您好,请 登录注册

棒打《天狗》

2006-8-18 19:16  来源:现象论坛 作者:李祥瑞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不知道大家看过多少部开头声明“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必须承认,敢于打出这行字幕的好莱坞电影很少有让人失望的。香港电影的做法恰恰相反,即使剧力万钧,也要谨慎地声称“本故事纯属虚构”。国产主旋律电影则是另一副嘴脸,无论多真实的故事、无论作者怎么自吹自擂,只要东西往银幕上那么一搬,就变得假了、虚了--因为中国电影的艺术表达向来受限,不可能任你尽情宣泄,意识形态管理的高压之下,影像感染力弱于文字母本的病例比比皆是,疫情泛滥势不可挡,把真人真事往假里编便成了一种不可逾越的业界规则,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伟大起点滑向“故事纯属虚构”的糟糕地步是国产片永远跳不出的怪圈--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对原著小说保持应有的尊重,但对电影就完全不必客气,必须棒打它一顿才好。

不过批评国产片,尤其是批评主旋律作品,还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毕竟好多大帽子在那里等着。最难应付之处,就是国产片往往有一个良好的动机,如“弘扬真善美”、“寓教于乐”或者“刺激影市”、“拯救中国电影”之类……肩负如此伟大的使命,电影的面孔便俨然成了老虎屁股,再丑再臭也是打不得摸不得的,不仅打不得摸不得,评起奖来一向只看动机不看效果的所谓国内权威奖项还要给它套上花环,赞美抬爱一番。在“老子是主旋律”这面“正义旗帜”下,电影本体和观众屡遭强暴与戏弄,专门滋生病态电影的温床中,国产片伪劣之作愈发肆无忌惮层出不穷。《天狗》即为一例。


有人说《天狗》是现实主义电影,这话错了。《天狗》是中国式现实主义,不加上“中国式”三个字,就等于对“现实主义”四个字的侮辱。正因为《天狗》是中国式现实主义,才有人对其加以宽容、或者加倍谴责--与以往一样,我又成为后者。

天狗》的主人公护林员是个好人,一个为保护国家财产与黑恶势力坚决斗争的好人。国产主旋律电影永远是“题材决定论”以及“概念决定论”的信仰者,如果主人公是“英雄”、“楷模”之类,作者肯定不会对其作为“人”的一面加以发掘,他们只喜欢造神,灭绝人性的神。用自己都不信的话教育别人,是意识形态制造者的特权。而且,不使用这一特权,国产主旋律电影作者连生存的机会都不会有,为了谋求政府奖赏赐并获得体制恩典,艺术和良知当然可以丢掉。

护林员爱山上的树木,和《可可西里》一样,这种事关环保的时兴题材颇能赚人眼泪,也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当时多少人为了保护羊子的高尚目的,容不得旁人批评那部电影?《天狗》的“保护伞”也够大,谁说这电影儿不好,就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道德错误,就是不环保不爱护国家财产,罪名不小啊?!

好莱坞大片教导我们,一个没有私心杂念的英雄,是假英雄。在好莱坞电影中,多少伟大的举动发端于一己私利?可是我们的国产主旋律影片一直拒绝承认这个,他们回避人性中的真实层面,孜孜不倦地制造“道德完人”,并企图用这人性尽失的“丰满形象”统领思想道德建设……于是,所有国产主旋律电影都成了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喜剧片或者恐怖片。


还是从《天狗》的第一印象说起吧,故事发生地果然是个景观型的村落,乡村土语也有着不小的奇观效应,加上村民们的形象,特张艺谋--这简直成了电影界的时尚。只是镜头总用摇晃的方式提醒观众一切都是现实主义,过于自作多情,也过于单调。护林员进村后,忠于职守,不通世故,结果老婆孩子都遭罪。后来,他与黑恶势力正面交锋,展开战斗……

故事开始很久了,《天狗》仿佛空洞地诉说着某个理想,与鲜血淋淋的现实全然无关。护林员为什么爱护国家财产?仅仅因为死里逃生的战斗经历和部队里的强制性输灌式教育?《可可西里》中的巡山队长还说了一句“我的羊”,《天狗》里的“英雄”却失去了“自我”,沦为国家威权主义的忠实奴仆。影片并未深入“英雄”的精神世界,甚至在他与黑恶势力的斗争中,妻子和孩子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受尽凌辱,护林员的私人情感空间被彻底蒸发了,他像可可西里少言寡语的巡山队员一样,除了“高尚的目的”,什么也不想。护林员的日记,没有内心的秘密,只有一个国产主旋律片所需要的毫无人性可言的交代材料式的客观视角的叙述--如此处理真的很难令观众把“英雄”作为一个“人”来看待,我们从小到大所见过的“英雄形象”还少吗?诸如此类的“英雄”活在黑板报上活在《新闻联播》播音员的嘴里。护林员最接近“雷锋”的地方,正是他写日记,而且写了厚厚的一大本!厚厚的又沾上鲜血的一大本日记,在特定的观看环境中(比如大学生电影节上的集体洗脑仪式),确实算得上闪光不已的细节,也容易使头脑发热的学生泪流满面起来。

但是,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不是学生。参与电影节活动本身会让学生们对电影以及电影人产生空前而盲目的好感,就像一位经常参加该电影节的年轻导演所描述的那样,相当多的“评委”带有追星心态,正是他们的热情以及善意保护了有谋而来的伪劣产品。


我们且看看《天狗》是怎样的“现实主义”。

1、批判的锋芒直指居住在山下的村民,而对直接导致砍伐林木现象发生的制度以及市场需求采取回避和软处理的态度。愚昧无知的村民参与了对“英雄”的“谋杀”,“全村人都吃这林子呢!”这番话说明护林员的敌人不是一个一个两个的黑恶势力,而是更加广大的人民群众,否则,怎么一开始全村子都来讨好他一个人呢?黑恶势力破坏资源敛财,当地民众也有生存需要。影片只是粗线条地将事件记录为正邪交战,对社会背景未做深入挖掘。
2、盗伐林木的黑恶势力成为罪大恶极者,包庇纵容黑恶势力的政府领导也就是幕后真凶却被作者巧妙地赦免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的老村子,居然一直没有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出现,可谓咄咄怪事。直至“最高领导”(是个县长)驾临该村三堂会审,也只有一个“村长”(应该叫村委会主任吧!)承担用脑袋接屎盆子的义务--这是哪个地方的现实?党领导、党干部们别有用心的缺席,给影片的现实主义抹了一把黑。不过,还真没想到现实中的“组织”居然把这个严重暴露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问题的故事拍成一部教育民众的电影公然售卖,而且企图利用孤军奋战的“英雄”唤起民众的正义之心,简直无比可笑。
3、被断电断水后,护林员竟然在村商店买了一大堆可乐回家--这个广告,可比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狠多了--在任何一个地方,水才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第一需要,加糖加色素的高级饮料在贫瘠之地应该是一般家庭消费不起的“奢侈品”了。护林员700多元家底,敢买价值200多元的可乐(而不是农村商店常见的劣质矿泉水或者饮料!),并且极其天真地用可乐来和面、擦脸,如此荒诞离奇的情节,居然堂而皇之地上演着--不是天狗没脑子,就是编剧弱智。

漏洞还有很多,比如剧中人说:“喂,我是吴县长,哦,邢副厅长你好!”这种道白居然在号称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里出现,确实贻笑大方。

总之,《天狗》的现实主义是假惺惺的现实主义。


相关链接: 新闻联播 张艺谋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