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金基德.江湖与庙堂.
2006-8-10 19:33 来源:第一电影 作者:赵猪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我一直认为,韩国电影其实只有四个导演.
林权泽,李沧东,金基德和朴赞郁.
林老更多的只是一个精神指标,一种象征意义上的东西.并不见得水准有多高.更多的时候,是匠气远大过灵性;李沧东是最好的,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虽然到目前广为人知的也只(薄荷糖)与(绿洲)两部,还远未能形成自己的系统,也无从评断其风格;朴赞郁的电影未免花哨得过分了点,技术好是好,有些东西了为耸人耳目而做,看多了就未免难受,我觉得朴最好的电影,还是(我要复仇),比较平衡.
这四大导中,我最佩服的,其实还是金基德.
(收件人不明)是冷冽残酷;(春夏秋冬又一春)则是禅悟与决绝;(坏情人)难免暴戾,却又能动人以情;(漂流欲室)明写情欲,暗中却直指政治高压;只除了(空房间)有些似是而非,故作冷静而又言不由衷,让我不是太喜欢.当然这也很可能与我确实不太懂西方那一套吧.一直都有人觉得我不够时髦的.
所以,从(空房子)开始,我曾经一度以为金导已经江郎才尽,无以为继了.即使有了(弓)这一片,我也始终拖着没看,但是谁知道看过之后,却又有些后悔.后悔没早看到这样好的电影.
最开始,或者是喜欢那种莫名其妙的乐器.肯定不是象电影里那样,在弓上架个共鸣箱就能奏出这样哀宛音乐的.那音乐哀宛又应景,同时还别有一种独特的海洋的气息,听得人一阵阵心头发凉,却又不能不随之波澜起伏.
再多看几次,就逐渐喜欢上这种静默的氛围了.所有的声音,除了音乐声之外,似乎都只是北京音效,所有的台词都可有可无,冷漠但又暗潮汹涌.那女孩子始终似笑非笑的表情很暧昧,但又确实风情万种.那老人的长相就很朝鲜,海风雕琢过一般的粗糙皮肤上,朝鲜人那种刚烈的气质一览无余.
从表面上看,本片就是一个简单的,关于乱伦爱的故事.金基德一向喜欢弄这种奇情故事,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我也早就习惯了,他在这种貌似惊人的故事之下,潜藏着的或者更加惊人的,有关国,家,有关民族性的更深刻的思索.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是无聊,瞎想.
老人代表的是传统,女孩代表的是新生,而男孩则代表善意的外来文化.三者之间只是一种拉锯的关系.这是必然的,传统虽然经典,但是难免会有不适应变化的地方,外来文化再善良,也是一种全面的颠覆.新生到底在这其中应该如何自处与融合.金导给了一种答案,或者也未必是答案,只是一种意向也未可知.
我沉迷于影片结尾,男孩带着两只鸡上船,女孩坐在船舷,虽然一样是那风情万种的笑容,却多了一种母性的光辉。一个崭新的民族出发了.
其实我们的民族也是如此.传统文化其实有着坚强的韧性.否则,它不可能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还在.说难听点,高丽棒子那一套,不过是儒家学说的一些分支罢了.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理会这些呢?
在台湾,或者多少还有一些,虽然主流的文化趋向都是西化的,但是民间的那种长幼,尊卑的基本礼仪都还在.你可以说着是虚伪,但这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假如连基本的道德规范都没有了,再先进的东西,恐怕也长久不了.香港也不错,香港代表的是蓬勃的生命力,面向着大海的的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西化的外表下,埋藏的却还是真正中国人的秩序和观念.
只有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中不中,西不西,旧有的一切都被颠覆,都被打破了,新的东西却又水土不服.让人难受.
江湖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话是慎独了点,但是谁有能真正做到呢?
庙堂在中国永远是最被高高在上的一个梦想,但是其实那些东西于我何干.陶渊明最终是要为五斗米折腰的,但是总还是有那么多人并没有泯灭自己的理想.
何必处庙堂之高远,江湖之广阔未必不能驰骋.
话是如此说,事情还是得别样去做,但是起码我必须告诉自己,做个平凡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好,中国人最高深的智慧其实就是避世而已.身居闹市而不受半点尘埃.妙哉.
林权泽,李沧东,金基德和朴赞郁.
林老更多的只是一个精神指标,一种象征意义上的东西.并不见得水准有多高.更多的时候,是匠气远大过灵性;李沧东是最好的,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虽然到目前广为人知的也只(薄荷糖)与(绿洲)两部,还远未能形成自己的系统,也无从评断其风格;朴赞郁的电影未免花哨得过分了点,技术好是好,有些东西了为耸人耳目而做,看多了就未免难受,我觉得朴最好的电影,还是(我要复仇),比较平衡.
这四大导中,我最佩服的,其实还是金基德.
(收件人不明)是冷冽残酷;(春夏秋冬又一春)则是禅悟与决绝;(坏情人)难免暴戾,却又能动人以情;(漂流欲室)明写情欲,暗中却直指政治高压;只除了(空房间)有些似是而非,故作冷静而又言不由衷,让我不是太喜欢.当然这也很可能与我确实不太懂西方那一套吧.一直都有人觉得我不够时髦的.
所以,从(空房子)开始,我曾经一度以为金导已经江郎才尽,无以为继了.即使有了(弓)这一片,我也始终拖着没看,但是谁知道看过之后,却又有些后悔.后悔没早看到这样好的电影.
最开始,或者是喜欢那种莫名其妙的乐器.肯定不是象电影里那样,在弓上架个共鸣箱就能奏出这样哀宛音乐的.那音乐哀宛又应景,同时还别有一种独特的海洋的气息,听得人一阵阵心头发凉,却又不能不随之波澜起伏.
再多看几次,就逐渐喜欢上这种静默的氛围了.所有的声音,除了音乐声之外,似乎都只是北京音效,所有的台词都可有可无,冷漠但又暗潮汹涌.那女孩子始终似笑非笑的表情很暧昧,但又确实风情万种.那老人的长相就很朝鲜,海风雕琢过一般的粗糙皮肤上,朝鲜人那种刚烈的气质一览无余.
从表面上看,本片就是一个简单的,关于乱伦爱的故事.金基德一向喜欢弄这种奇情故事,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我也早就习惯了,他在这种貌似惊人的故事之下,潜藏着的或者更加惊人的,有关国,家,有关民族性的更深刻的思索.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是无聊,瞎想.
老人代表的是传统,女孩代表的是新生,而男孩则代表善意的外来文化.三者之间只是一种拉锯的关系.这是必然的,传统虽然经典,但是难免会有不适应变化的地方,外来文化再善良,也是一种全面的颠覆.新生到底在这其中应该如何自处与融合.金导给了一种答案,或者也未必是答案,只是一种意向也未可知.
我沉迷于影片结尾,男孩带着两只鸡上船,女孩坐在船舷,虽然一样是那风情万种的笑容,却多了一种母性的光辉。一个崭新的民族出发了.
其实我们的民族也是如此.传统文化其实有着坚强的韧性.否则,它不可能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还在.说难听点,高丽棒子那一套,不过是儒家学说的一些分支罢了.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理会这些呢?
在台湾,或者多少还有一些,虽然主流的文化趋向都是西化的,但是民间的那种长幼,尊卑的基本礼仪都还在.你可以说着是虚伪,但这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假如连基本的道德规范都没有了,再先进的东西,恐怕也长久不了.香港也不错,香港代表的是蓬勃的生命力,面向着大海的的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西化的外表下,埋藏的却还是真正中国人的秩序和观念.
只有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中不中,西不西,旧有的一切都被颠覆,都被打破了,新的东西却又水土不服.让人难受.
江湖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话是慎独了点,但是谁有能真正做到呢?
庙堂在中国永远是最被高高在上的一个梦想,但是其实那些东西于我何干.陶渊明最终是要为五斗米折腰的,但是总还是有那么多人并没有泯灭自己的理想.
何必处庙堂之高远,江湖之广阔未必不能驰骋.
话是如此说,事情还是得别样去做,但是起码我必须告诉自己,做个平凡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好,中国人最高深的智慧其实就是避世而已.身居闹市而不受半点尘埃.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