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始于包子铺,终于避孕套...
2006-8-8 13:54 来源:网易 作者:错错错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很少看八卦娱乐新闻,很晚才知晓雪村自己投资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名为《新街口 》的电影。记得三年前到京之后,便有“老北京”告知数年前新街口因盗版音像制品而闻名,大有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江湾五角场之于盗版软件的盛景。这两年盗版影碟生意日渐式微,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新街口仍不失为一处淘碟的好地方。由于身居住所距新街口仅一站之遥,因此经常出入于数家音像店之间。眼下有这么一部电影,自然有分亲切感,毕竟能在电影里看到熟悉的地方是件令人兴奋的事。
不过,看完《新街口 》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那是一种兴奋过后的失望:雪村的《新街口 》不是北京的“新街口”!《新街口 》讲述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群北京胡同里地痞混混的故事,无关现在杂乱的商业街,更无关盗版光碟和地下文化。影片中的“新街口”对于“当地”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疏离感的地方,它没有今时新街口的脏、乱、挤,没有周末的繁华与热闹,没有陈旧又狭窄的街道,更没有上下班时的水泄不通。
虽然影片颇受批评,在“玩弄电影的闹剧”、“杂碎们的鸡零狗碎”的一片嘲弄声中黯然收场。但在我看来,这部以雪村名义拍摄的《新街口 》有着值得肯定的地方,至少它是一部相当商业的个人一体化电影。
作为电影处女作的《新街口 》是雪村重振旗鼓的选择。近看一篇《向你打听一个人 》的文章,内容有关找寻许美静等一干曾经发红发紫的明星,读完后深有共鸣。中国人天生有一种人走茶凉的习性。明星们一旦失势就没有宣传,没有宣传就意味着失踪,失踪也就没有人会再记起,而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言之凿凿的粉丝们早冲着其他的红星尖叫了,繁华转眼空、芳华弹指老是昔日红星真写的写照。一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让雪村名扬九洲,在多少“文化名人”挤破头都难得露脸的“春晚”上高歌一曲,可谓是功成名就。然而,中国的造星机制决定了其貌不扬的他在数年后只能混迹于朱延平让人呕吐的古装贺岁片《一石二鸟 》中司职搞笑的小丑。或许,胶片上别样的感受让雪村萌生转行的念头,出资三百万大胆地扛起摄影机拍摄《新街口 》,一时间“携手宁浩”、“比肩冯小刚”、“袭吻女主持”一系列事件成了娱记们乐此不彼追踪报道的焦点,雪村再一次成功地走进大众的视野。
《新街口 》也是刚刚兴起的中国商业电影浪潮的产物,它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时期都市平民阶层青年成长的记忆,氤氲着属于那个年代的气息。此类主题是中国新生代导演热衷表达的题材,雪村在影片中表现出与学院派导演的“另类”。建国无力的爱情少了《青红 》中令人绝望的悲情,群殴致死的三儿比《阳光灿烂的日子 》中多出些许残酷,影片对底层人物生存状态的捕捉少了《站台 》中的卑微,字幕告诉我们大岛茂、板带儿、沈红等人都成了成功人士,这比贾樟柯镜头中依着门框抱着孩子喂奶的青年形象明亮了很多。
雪村在《新街口 》中经营着一个不错的故事,痴心不改的建国对于沈红的追求、喜欢吹牛的三舅退休前的牺牲,操刀砍人的建军报复后的自首,深藏感情的三儿的群殴身亡,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但是,第一次与导演“亲密接触”的雪村显然缺少驾驭故事的能力。建国、建军、板带儿三人合伙在国营店前倒卖商品是极具喜剧效果的设计,可没有产生《疯狂的石头 》中“土贼三人团”在车厢里以假中奖可乐骗人桥段的“笑”果。建军和三儿与一群流氓大战后的烈火是影片商业气息的突出体现,但火堆过于具有规则进而失去真实感,也必然冲淡三儿身亡带来的悲情。最不能接受的是影片不伦不类的慢镜头。从整体来看,《新街口 》是一部具有时代感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理应忠实于生活的本原,呈现自然的生活状态,但开篇一段警察与建军、板带儿等人之间的追逐与逃离戏却成了定格式的“体操表演”,整一个有背整体格调的瞎闹。片中沈红的粉墨登场与《独自等待 》中李静的闪亮出场是如出一辙的运镜。看着这个慢镜头,我以为建国的瞠目结舌是第一次见沈红时的惊讶。后来沈红的一句骂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两人早就有那么一腿啊。既然沈红与建国是旧识,又何必运用一个慢镜头,而且是以建国为视角的主观镜头呢?
友情客串出演是当代影视的常规套路,《新街口 》网罗了一大帮在街市民众间颇具影响力的明星,使得影片阵容相当可观。但是影片的宣传海报无疑在迷惑观众,曾志伟、李绮这些友情角色取代了黄渤、吴超这些角儿牢牢占据着海报的黄金地带,这种架势与《那山那人那狗 》中陈好的头像一样喧宾夺主,曾志伟扮演的“大家乐”老板只有两出戏三个镜头,而李绮仅是以协管人员的身分一闪而过,倒是勾起我对《甲方乙方 》那句“打死我也不说”的怀念。据雪村坦言,海报经中影审批通过,合法合理。如是,真不知道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当权者们葫芦里装的什么膏药,让一个名不符实的海报糊弄百姓?他们是得了眼疾还是收得利益?局外人不得而知,唯有私下“汗”一声…
从海报以及雪村在公映前的一系列走秀宣传来看,《新街口 》无疑选择的是商业路线,只是影片不该挤进暑期档,与《超人 》、《谍中谍III 》等大片争羹,而且《新街口 》这个具有地域性的片名也会令许多外地的观众流失。由于表现的成长题材具有普适性,影片并没有过多属于新街口的主题。若出于商业的考虑,完全可以起名《一个包子引起的血案 》。因为,影片以包子铺说开,最终以一场血战到达高潮。如是片名将借《无极 》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的噱头而具有极强的宣传意义。另外,影片最初的片名《避孕套 》倒是切中影片最后点题的结尾:主人公拿着避孕套迷失在大雨中预示着雨后的清醒与返航(当然,个人觉得这个结尾过于流俗,追求沈红很久的建国居然会不知道如何返回沈红的家?由于有原片名《避孕套 》,正好从侧面应证《新街口 》这一片名的牵强附会)。避孕套这个与性有关的概念自然会引起处于热血澎湃期少男少女的猎奇欲念,而他们正是中国进影院看电影队伍中的主力军,再加上目前“中央一套”事件,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势。
在表演方面,雪村虽然有着《一石二鸟 》之类的积累,但明显缺少系统的专业训练,更像是一个业余演员表演小品,最后“大团圆”酒桌上的半醉敬酒时“马尾”尽露――怎一个“装”字了得,与沈红最后的激情戏更是没有半点投入的动作。饰演板带儿的黄渤在今年夏天随着《疯狂的石头 》风风火火了一回,黑皮一句“”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在《新街口 》中很好地演活了一个在背叛与忠义两边游走且具功利和精明的待业青年。如果有好的剧本,假以时日,黄渤极有可能成为国内最具人气的喜剧演员。吴超是片中最帅气的演员,却每每在地痞欺压邻里大众时最显流氓相,呲牙咧嘴、怒目瞪眼、叼着烟吐着气的痞子形象显示出一定的演技。
为了突出时代感,影片添加了大量具有时代符号的记忆,譬如“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曲情”,也运用了铁臂阿童木、《血疑 》与大岛茂等“历史画面”。雪村稚嫩的技法使得这些标识时代的影像的嵌入显得非常粗糙,除了“中国女排第一次获世界冠军”画面外,其他都是占满真个屏幕,没有找到合适的桥段将其嵌入正片,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过渡,倍显突兀。在这方面,雪村真该从贾樟柯的《小武 》、《任逍遥 》等片中学习,取得真经好好补上一课。
作为音乐评书品牌的发起人与倡导者,雪村在电影行当严格来说是一个门外汉。由一个“门外汉”打造的《新街口 》本身有着好的题材和商业意识,又因没有上乘的驾驭能力,致使影片流于粗俗与肤浅。对于自个掏钱自个制作自个演绎自个吆喝的影片,我们在直击影片不足之后,也就没有必要一棒子打死。从任何角度来看,个人一体化的作品无疑有助于中国电影的繁荣,面对有志于扛起摄影机的人,谁又能断言中国出不了似史泰龙与《洛奇 》般的影坛佳话呢?
不过,看完《
虽然影片颇受批评,在“玩弄电影的闹剧”、“杂碎们的鸡零狗碎”的一片嘲弄声中黯然收场。但在我看来,这部以雪村名义拍摄的《
作为电影处女作的《
《
雪村在《
友情客串出演是当代影视的常规套路,《
从海报以及雪村在公映前的一系列走秀宣传来看,《
在表演方面,雪村虽然有着《
为了突出时代感,影片添加了大量具有时代符号的记忆,譬如“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曲情”,也运用了铁臂阿童木、《
作为音乐评书品牌的发起人与倡导者,雪村在电影行当严格来说是一个门外汉。由一个“门外汉”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