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梅.忆录

2006-8-7 12:03  来源:现象论坛 作者: CATS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初中临近毕业时需在一个月内填写完数十本“毕业纪念册”,需填写内容名目繁多,还得绞尽脑汁想“临别赠语”,经常忙得连上课都顾不上。 “毕业纪念册”中除了生辰八字等常规“资料”外,记得其中还有一项是“偶像”。当年同学们都以“见多识广”为荣,所以都在这一项上填上了所有认识的港台明星,哪怕只是听说过,能写出名字的,都算是“偶像”了。

当年正赶上视“崇拜偶像”如毒草的“五讲四美”年代,港台风的盛刮被妖魔化为洪水猛兽,再加上资讯的极度贫缺,经济的普遍拮据,在当时即使是在离香港最近的省会————广东,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充足条件让一个少年人去“崇拜偶像”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纪念册上被填过的几十个名字,其实都是少年人的逆反心理加虚荣心双重作用下的无聊产物,几乎全是言不由衷的谎言。

当年港台流行风被妖魔化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梅艳芳。
她的存在曾是所有卫道人士的恶梦,即使在以“崇拜偶像”为荣的年代,敢于在同学们面前宣称“我的偶像是梅艳芳!”的人也几乎是绝无仅有。她在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眼中是一个丑陋的,令人恐惧的巫婆(有一点背景可能需要说明一下:当年梅艳芳的《妖女》刚刚面世三年,《烈焰红唇》和《似火探戈》的热潮尚未退却,而她的《淑女》大碟刚刚面世。)。

同学们都以欣赏梅艳芳为耻,以“批判”她为乐,我也不敢例外————我也乐于和别人热切讨论“昨天晚上看见的老妖婆的MTV好恐怖啊!还一边唱一边笑一边说话,多么可怕啊......”

只不过,我是言不由衷。
当年我还没有明目张胆地对一大群人说“我反对!”的意识和勇气。

其实我爱梅艳芳爱得死心踏地———为了买到一盘原版的《妖女》录音带我曾经花了两个月跑遍了全市所有大大小小的音像店(终于最后遇到一位好心的陌生人,免费用原版磁带帮我翻录了一盘《妖女》,后来被我听到磁粉都几乎掉光了。感谢那位不知名的好心人!);为了《淑女》封面里的一张照片我不惜花25元的“私房钱”买下极其昂贵的原版磁带(而当时我一个月的零用钱只有三块钱),为了把租来的《1988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录像带留下来,我不惜厚着脸皮去向我九十高龄的太姥姥“借钱”买空白录像带,又费尽口舌说服同学借来两台录像机帮我翻录,因为我家根本连录像机都没有。

结果那盘录像带一直躺在我的抽屉里,直到若干年后发霉报废了也从来没有播放过————我家至今没有买过录像机。
对一个少年人来说,这一切的代价都是极其昂贵的(顺便提一句:我至今未曾买到过《妖女》这张唱片)。

在毕业前最后的一刻,我觉得自己至少应该说一次真话。

所以,我在每一本留言本的“偶像”栏上都端端正正地写上了三个字:
梅艳芳。

我至今认为对少年人来说,“偶像”是必须的,就象一个人需要粮食一样。
当然,这个“偶像”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表层性的欣赏”仅仅触及“偶像”这一概念的表层,只有认同一个“偶像”的内在特质,推动自己去积极辨别偶像身上那些有利于自我成长的特征,从而把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崇拜偶像”。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人生来不是一张白纸的话,他对“榜样”或者“偶像”的选择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不知道什么缘故,我从很小起就欣赏一种妖冶的美艳而不是清纯可人的美(需知当年可是港台美女如云的年代————李美凤,利智,刘美君,李嘉欣,关芝琳......随随便便抓出一个小有名气的艺人都是大美女),我尤其欣赏一种似火的不可驯服的野性美(或许这也是我一直喜欢猫而不喜欢狗的原因),而梅艳芳的形象彻底完满了一个尚很无知的怀春少年对“完美女性”这一概念的塑造;而(天生比大多数人更具艺术天赋的)我其实也早早感受到梅艳芳的歌声中蕴涵着的独特文化以及她作为一个“成功艺术家”这一事件背后的巨大意义。

许多人会用“百变”来概括梅艳芳的歌唱艺术,但实际上这一不精准的词汇正是“表层性欣赏”的产物。如果一定要从“偶像”的内在特质角度用一个词汇来概况梅艳芳,我比较赞同用“进取”一词,这一词汇也同样可以用来概括梅艳芳的整个艺术生涯。

从《坏女孩》开始梅艳芳实质上表达着一种极端个性与独立的文化反叛————在八十年代,绝大多数流行歌曲以及歌手都是以表达个人情感、唯美温情为要义的;人们是第一次从梅艳芳那里得知还有这种“只要肯努力好学(用心营造),必有丰硕收获和成就(惊世骇俗),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相貌的不完美)”的无边魅力存在;人们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当大小屏幕上有几百个苹果脸少女或蹦蹦跳跳或卿卿我我时,惟有梅艳芳在不断地往歌声注入坚毅、热忱和挚爱生命的内涵。
在那一个酝酿变革的时代,在新与旧的冲突矛盾中,梅艳芳本身就是一个“变革”的符号。 即使是在香港,梅艳芳也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异数————她也曾经遭到了卫道士们的大面积抨击(1986年极富新意和意识大胆的专辑《妖女》轰动全香港也引发了评论界无数恶毒的攻击),但梅艳芳极具创意及毅力,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把事业带上巓峰。

论艺术,梅艳芳是最典型的香港成功的例证,她的成功不折不扣正是香港从政治动荡不安走向经济起飞、繁荣富庶的一代精神的完美写照;
论为人处世,梅艳芳更是当之无愧的女中豪杰,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她用顽强的意志,迸发出生命的无限光辉,激励人们勇于面对挫折,热爱生命————只一息尚存,定奋斗不止!

此等“偶像”,百年不遇!

“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仅仅是消费形式本身,如同水面的浮沫”成为了现今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在廉价娱乐明星充斥的今天,梅艳芳已被不少年青人淡忘,但梅艳芳的精神无疑是具有永恒的启示作用和榜样价值的,因为她探索了艺术家的创新进取所能达到的限度。如果说“进取”是艺术面临的最大难题,那么梅艳芳精神所代表的就是艺术家在陷入“价值迷失”时最有力的自我救赎之道。
从那十年至今,梅艳芳身上的种种特质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至今我仍无时无刻不在庆幸上天让我在最需要一位“偶像”的年代赐给了世人一位梅艳芳。

1993年后的梅艳芳我很陌生———在那外表闭塞却实际上大量的讯息都随手可得的大学校园里,“旧偶像”必须被淡忘而为“新偶像”让位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后来偶然在电视上看到的演唱会片段之类不算的话,我最后一次看到梅艳芳是在1989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错以为梅艳芳的年龄应该是在40岁到45岁之间,我在1990年最后一次看到她时还是那么以为的(而实际上她当年只有27岁)————并非因为她的容貌不美,而是我难于想象在一个年青女子会拥有那样雍容华贵的,独有深厚阅历能够换来的成熟气质,更难于想象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女子脸上竟能那样写满沧桑。

我不会忘记当我看见梅艳芳一袭黑衣,坐在一个星星形状的吊篮,从舞台上空徐徐降下时我心中的“朝圣感”。

确实,惟有“绝代风华”一词可以用来形容当年如日中天的梅艳芳。

但令我更为印象深刻的是她演唱《夕阳之歌》时脸上的那种沧桑感:那是由心而生的,几无法自制的真情流露。
如果从审美角度,那一瞬的梅艳芳是绝不美丽的,她的脸因为强烈的肌肉收缩变形得很厉害,她的整个表情都带着一种欲哭无泪,令人不忍目睹的悲壮。

说“令人不忍目睹”并非夸张,我刚看了几秒种就把眼睛低下来—————我不敢去看那么不美的梅艳芳。
但我旁边一位老者,我非常敬畏的老师,一位坎坷了一生的艺术家这时突然对着电视屏幕发出一声赞叹:
“这女人多美啊!”

我当时惊讶得不知道如何反应,只是瞪大眼睛看着这位连“梅艳芳”都不认识的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时觉得老师可能欣赏的只是梅艳芳的古典化妆,或者是亮丽华服,或者只是因为欣赏她富有磁性的歌喉,所以爱屋及乌.......
但现在我明白了:梅艳芳用40年的光阴走完了别人可能需要用六七十年才能走完的心路,而我那位老师虽然从未见过梅艳芳,却能读懂那浓妆艳抹的背后那沧桑历尽的傲骨悲歌。

那才是梅花之极美————迎风斗雪,傲寒怒放。



梅艳芳效力多年的华星唱片公司2004年1月20日为纪念梅艳芳推出的《梅 . 忆录》3CD纪念套装分为“情归何处”、“歌衫泪影”及“飞跃舞台”三部曲。

“情归何处”收录《亲密爱人》等经典情歌;
“歌衫泪影” 收有《胭脂扣》《千年女王》等主题曲;
“飞跃舞台”则网罗梅艳芳动感快歌。

为配合梅艳芳生前的百变形象,华星公司特制了八个封面给歌迷更换,又收录梅艳芳当年为关怀艾滋活动筹款的主题曲《我们都哭了》,该首歌的收入在扣除开支后,更会捐给关怀艾滋基金。

十数位演艺界人士(如俞琤、陈少琪、芝See菇Bi、冯添枝、黄沾、郑国江、伦永亮及张文新等)亦为梅艳芳撰写了感性序文。

梅艳芳的歌唱生涯中风格的转变很大,个人感觉1987年和1991年似乎是两个分水岭:1987年以前的唱腔多尖锐犀利,似有竭力展示唱功的意图,演绎风格多有几分造作,不甚自然;但《烈焰红唇》中,梅艳芳开始全面展现出大家风范,无论演绎任何风格的歌曲都底气十足,游刃有余,一种成熟女性的非凡魅力开始超越她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形象全面渗入她的歌曲深处,这一特点在1988年(个人认为梅艳芳最出色的)《梦里共醉》专辑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但梅艳芳似不满于仅仅在形象和演唱风格层面的探索,有意涉足流行音乐中前人未曾或未敢涉足的“禁区”,1991年的《欲望野兽街》则是这一欲闯“禁区”的宣战书————把一张唱片取名为《欲望野兽街》而且在歌曲中极尽大胆的意识形态宣扬,非乐坛的至尊者绝不敢为之。

但因为这套纪念唱片是以“歌曲内容”来分类的,所以不同时期的风格差异就成为华星公司一个未经顾及的因素:在很明显的一首属于八十年代的感觉比较“土”的歌曲之后,会突然听到一首配器,演绎,风格都相当前卫的后期作品。
梅艳芳的声音听起来也差异很大。

对于有意识在怀念梅艳芳的同时感受她不同时期风格的差异的朋友,这套唱片可能会在这方面给人留下格外生动和深刻的印象。
其实即使是不同内容的作品也可以在单片中按照年代顺序来排列,这样一来风格转换也可以显得相对流畅,不知道华星唱片公司为什么不这样做。

这套纪念唱片中的任何一张在我听来都有奇特的跳跃感,这是我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

其实区区50首歌又何以能收尽梅艳芳演艺全貌?

唱片公司挑选的歌曲也未必是每个人心中的最佳名曲————比如《欲望野兽街》中的最佳作品并非是《欲望野兽街》而是《梦姬》,《烈焰红唇》中最可映射梅艳芳心路的《伤心教堂》也未曾收入......

当然,这是任何精选专辑都存在的局限性,不应强求。



相关链接: 李嘉欣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