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V字仇杀队》从恐惧到民权

2006-8-5 11:20  来源:后窗 作者:眉间尺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对于娱乐电影,我从来都不排斥,不过个人可能更偏爱那类带点思考性的娱乐电影。有一类娱乐电影虽然包裹着商业的外壳,但骨子里却有着导演独特的思维方式,诸如《黑客帝国》。《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此番扶自己的副导演迈克泰格上位,让他来执导了影片《V字仇杀队》,尽管如此,但这部影片的骨子里依旧是沃卓斯基兄弟的思维。从某种程度而言,《V字仇杀队》同《黑客帝国》系列仍有着几分相似,那便是对极权控制的黑色思考。

对于这部黑色电影的风格并不相作过多的探讨,《V字仇杀队》秉承了《黑客帝国》以来强烈的视觉效果,但却控制在极为有限的部分。因此与《黑客帝国》不同,影片的视觉效果更多是为影片的表达而服务的。抛开影片的商业外壳,我以为影片一直在努力表达它的思想内核,希望观众能够领略电影所表达的意思。在看完这整部影片之后,令我突然想到了狄更斯的《双城记》、乔治奥威尔的《1984》,还有罗伯斯庇尔。与同为英国作家的狄更斯和奥威尔一样,巧合的是电影的原著作者阿兰莫尔也是位英国人。这几位英国作家的共通之处是在其作品中都表达了对政府恐怖主义和强力极权的否定。

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三巨头之一,在镇压复辟势力时曾推行了革命恐怖主义政策,正所谓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样的政策是非常受争议的,也许在历史进程中似乎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它却违背很多东西,同时也容易误入歧途。影片《V字仇杀队》中的极权政府正是用这样的强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统治,使权力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 *** 被任意践踏。独裁者舒特勒的上台正是利用了民众的恐惧心理,刻意制造恐怖活动来实现自身权力的空前集中,一个极权独裁政府从而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于是政府日益剥夺了民权,以对付恐怖主义为借口,通过监听监视、药物控制、秘密警察等各类手段来维持独裁。从影片中诸多象征性的细节来看,舒特勒的身份更象是影射纳粹元首希特勒。不过在改编后的影片《V字仇杀队》中似乎更透射出对当前布什政府所推行政策的置疑。《双城记》中狄更斯对以暴制暴革命手段的忧虑和否定,以及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对独裁极权统治下思想禁铟与民众集体失声的描绘都在影片《V字仇杀队》中有所展现,影片实际上认为以任何借口来推行诸如挤压甚至剥夺民权的政策都是非常危险的,它的负面效应通常会大过正面作用。

影片中围绕“恐惧”展开过较多的谈论,而娜塔丽波曼所饰的女主人公艾维实际就是一个面对恐惧的民众缩影,而V怪客最后帮助艾维完成了一次蜕变,克服了自身的恐惧心理。在这里影片说明了心中有恐惧必然会有弱点,所以也容易被独裁者所利用。在影片中V怪客有计划地点燃了民众的愤怒,利用愤怒来克服恐惧心理,从而也使得民众的思想得以复苏,从而在影片最末处涌现出成千上万的V怪客,使V成为民权复苏的的一个符号。在帮助艾维克服恐惧的过程中影片插入了另一个小故事,那就是女同性恋者不被社会认同以及在极权下统治下被任意摧残的故事,对同性恋的同情实际上来自导演沃卓斯基兄弟自身的一种呼吁。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vohagLyFPIcwGSW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