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头昏脑“砍”电影
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这世间的一切事,好像都是有法又无定法的。特别是具有“特色”的中国,“中国特色”也十分符合相对论。
甭扯远了,咱还是来“砍”电影,来“砍”咱中国人自己的电影。
电影,合理的分类是因为有剧情片、纪录片和试验片,那为什么又有文艺片和商业片呢?以前都在拍胶片电影,现在又有了DV电影、手机电影,这内中又如何去划分什么呢?中国不少爱钻牛角尖的影业学者都热衷于玩文字游戏。
中国时下的社会现实,有太多的变数之由,都是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风劲吹,也刮到咱中国本土来了,风还是一样的风,但到了咱这块土地上,就会引发“砂尘暴”,于是人们就消受不起,不是真的消受不起,而是消化不起。
当下的中国电影就消化不起,可说是消化不良,引起了“肠梗阻”。市场经济在中国也有些年头了,唯独电影业“肠梗阻”。医生说,还不那么简单,还会引发“交叉感染综合症”,什么还会?已经患了“交叉感染综合症”,正在深切治疗室呢!
又是商业电影又是文艺电影,挺让电影业作坊伙计们费神儿的。这其实是荒唐的陷阱,中国当下是大俗民族,就需要大俗电影。
可,城市电影院尽放贵族电影,票价又那么贵,大俗民族怎么消费得起?中国的老百姓,不可能人人都是财主。所以,盗版影碟挺时兴,便宜又方便哪?
这么一个地大人多的泱泱大国,民族电影的发展,至今都未形成为一个法治完善、运营兴旺的电影工业。可叹不?可悲不?
电影业的不景气,自然就可想而知。许多从事影业的“工匠”们,不少都歇业了,有闲呆着的、有改行的……。不过,也有一批不肯罢休的勇夫,硬要挺出来拼拼,于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以及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一批活跃影人仍在浪尖上苦练着活儿。可张、陈、冯三大师又偏偏要玩命似的拍摄贵族电影?而贾、王、娄们又偏偏执着于个性电影?……尤其是那些初生的“牛犊”们,因为他们更年青,所以硬要追逐电影,玩儿一通狂奔……,他们更不服!
有人投资,又有比较好或者不错的剧本,就是机会。值得一试,又值得表现一下,问题是要表现得与众不同的见长,不说很成功很好,起码有不同凡响的长见。
冯小刚不止一次的在说:“电影成败关键在剧本”。这句话,并没有讲错,挺对。英国资深影评人、著名的电影刊物《
说到中国电影的现状,业界绝大多数人都清楚。只不过都不想说而已。道理非常简单,说也没用,不如不说更好。几乎都是这种麻木的心态,说严重了是冷漠的心态吧!中国影视业界的学术专家并不算少,他们真的妄自尊大,觉得自己就是当今了不得的“理论权威”了吗?我看,没有一个人是这样愚痴的,没有。
要说一些影视业界的资深专家、教授,在某某地点出席一个什么国产电影的座谈会,持不同观点的建议、批评,甚至是反对当然都会有,要不怎么说他们是专家、教授呢?很正常。年轻的制作人要沉得住气,不要因为有的就是自己上学时的师长,就不敢吱声儿了,这也不妥。创作上的对与不对,是要经受时间和观众考验的。再说,一些教条的电影理学也是需要发展创新的,除极基本的元素外,都可有法不定法。这是相对论的观点。
《
传承与颠覆始终是一对矛盾,如果没有矛,哪有盾?如果没有盾,矛就太嚣张了!一切的事物都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电影文化也不例外。还是姜文说得好,什么文艺片商业片?观众喜欢看的就是好片儿。这句话是话糙里不糙,挺有内涵的一句话。说得不对吗?
你能出钱让一个小青年玩一部个性化的电影吗?拍出来没人儿看,赔本赚吆喝也不怕!你成吗?人家朱文就有这本事,自个儿写了自己特爱的故事,又有人出钱让他玩,怎么不玩?叫我也想玩。问题是你叫朱文吗?做导演的人很多,各有各的招术,有贤招、有损招、有闲招,还有恶招等等,你也管不着,你能指挥人家吗?不可能。最后,还不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还不就是大众和小众这回事儿?人家要大众就大众,要小众就小众,自己去悟、去盘算……
所以说,当下的中国电影,还得把法治环境先弄好才行。电影的发行放映市场这么糟糕,谁去管过?怎么管?问题都是多年积压起来的,这叫积重难返。但是,问题总得解决吧!
说起来不怕人家笑,现在中国做影评的人也难。就如同卖西瓜的主儿,你吆喝半天,人家就是不吃,你也没办法。所以说,只有自娱自乐,谁想去做权威?眼下没权威。老百性就是权威,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你拼命地喊:这是市场经济呀!也没用。中国盗版碟已成大气候,花几块钱猫在家里瞅影碟,多自在!这叫经济实惠,这就是“中国特色”。电影院线制成了翻牌的所谓院线制,这也是“中国特色”。
当下社会,只有适合国情的时尚风和追星风在疯狂的追波逐浪,也不知道到底为个啥?只有纸醉金迷的乱世佳人,在一个又一个的千篇一律的演唱会上莺歌燕舞。弄得不少的中国人不分男女和老幼,个个拿着电光棒神魂颠倒的左右摇晃。这也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一道亮闪闪的风景线,好像若大的中国都成了歌舞王国了。这倒不是说,乱世中形形色色的佳人不好,有好有不好,也符合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