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技巧手法还是故事本身?

2006-7-21 18:32  来源:西祠 作者:裴三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最近看的片子里有这样两部:一部是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俄罗斯方舟》,一部是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的《儿子的房间》。关于前者,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此片就是那部整部电影一个镜头的NB电影了,虽然是一个镜头但是确实是十分唯美漂亮。”关于后者,简介里的话却是这样的:“在技术方面没有特别之处,色彩饱满,光线柔和,基本上是线性叙事,很容易理解。”同样是电影,但却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片子。知道我想说什么了吗?是的,我想说的是一个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电影中,重要的到底是技巧手法,还是故事本身的感染力?
 
    首先阐明我自己的观点:我相信在电影中,故事本身永远要比那些技巧手法更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故事,再完美再新颖的技法都不足以使电影本身成为一部出色的作品。有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前几天看的一部叫作《内心的伤痕》的片子,介绍说这是一部伟大的Cult电影,当然在这之前我对Cult电影这个概念一无所知。但说实话,这样一部电影,我是一点也看不懂,当然也谈不上喜欢。安排一两个男女在沙漠或者是海滩之类的地方,然后生一堆火,有一匹马经常在那里走来走去,整部电影根本就没有什么情节可言,只能偶尔听到几声女主角的哭喊。我不知道这样的一部电影想要说的是什么,它只会让我云里雾里。在这里还有一个可以举的例子是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威,他的电影我看过的也算不少吧,,八又二分之一女人》、《枕边书》、《厨师、大盗、情人和她的老婆》都看过,《塔斯鲁波的手提箱》看了一点点就不想看了,《魔法圣婴》至今放着没兴趣看。他自己说:“我拍电影整个儿孜孜以求的就是探讨隐喻和象征。”为此,在他的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的隐喻、暗指,一切似乎都被抽象化了,各种各样的画面都被打乱了以后又被赋于一层或多层的意义。看他的电影就像看着一副副的画面猜迷一样,但却始终无法猜出那些漂亮画面后面的那个故事的本意。我总觉得这样的电影是失败的,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述说,一种表达,一种把制作者的想法拿出来与观众分享的过程,如果你想要更多的人理解并喜欢你的电影,就应该尽可能地让观众能更好的更容易的去理解故事本身,就应该使电影本身更容易让人懂,就应该尽量消除电影本身与观众在理解上的障碍而不是去设置障碍。
 
    当然,对于电影来说,技巧手法并非不重要,形式永远不能大于内容,但好的技法的确可以令作品本身显得更加出色。同样的故事,好的叙述与差的叙述出来的可能会是两部完全不同的作品。但问题是怎么样的技法算是好的技法?在我看来,只有那些看不到的技法才算是好的技法,换句我常说的话,就是真正的技巧是不着痕迹的。一部好的电影,展现在你面前的就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镜头的运用也好,画面也好,音乐也好,演员的表演也好,各种各样的叙述方式也好,这些都应该是电影这个整体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是存在的,但它们不应该突兀地让人只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只有能更好的表现电影主题本身,它们也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就像侯孝贤的电影,经常会看到听到有人赞叹他的长镜头的运用,但我总觉得在观片的过程中,他的这些长镜头是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因为电影本身的故事太有吸引力了,那些长镜头只不过像是我们自己的眼睛,远远地全情投入地看别人的悲欢离合。事实上是那些优秀的制作者往往更加懂得如何恰当合理地运用技法来表达主题。一个导演,只有在技法和主题上能做到很好的把握才能算是好导演,一部电影,同样只有在技法和主题上达到完美的平衡后才是算是好电影。
 
    最后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开头用《俄罗斯方舟》作为例子,并不代表我对这部片子在艺术价值上的评价,事实上我对这部如俄罗斯历史画卷般的片子理解不深,可能是因为对俄罗斯的历史了解不多的关系,这部片子我在看的时候并没有全部看完。之所以拿它当作一个例子,只不过是它从头到尾用了唯一的一个镜头这样一种难以想像的高难度技法激发了我这方面的思考而已。
相关链接: 侯孝贤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