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们来说戏
6月30日有两部小成本制作的国产电影上映,一部是徐静蕾的《
《
事先听说了影片主要构成就是两个人在一个屋子里喋喋不休地对话,整体看下来竟然并不觉得沉闷,最主要是因为对白精彩、连绵不休,而且徐静蕾在一个小屋之内尽量做到了调度有方,两个人物之间的强弱关系也在一个半小时内有所转换。
看完全片,我竟然意外地感觉还有点喜欢这部电影。一是因为我觉得它多少有点真诚的地方,无论是王朔作为创作者的反思,还是从演员转换到导演身份的徐静蕾面对自我的瓶颈,在唾沫横飞的本子和电影里,尽管自嘲是永远也不能避免的,但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了他们对于自我状态的审视和反思。
二也许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部典型王朔语言风格的作品,尽管仍然如此明显地打着王朔文字特点的烙印,尽管风格一如既往的幽默、自嘲、犀利,很多观众看后也说一听就是王朔式的语言,但还是有一些地方不一样了。王朔似乎正在走出他的文字给自己形成的阴影,早期语言的玩世不恭色彩在其中有所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人到中年的坦然心态和面对自我的纯粹,使得通篇语言呈现出与以往并不尽然相同的气质,我感觉是王朔内心的变化带来了文字的蜕变。这种变化的感人程度超越了电影本身,正如影片核心是对娱乐圈创作者面临的问题的一些思考,都超越了这部格局狭小的作品本身。有时候,似乎能感觉到王朔越过了电影在说话,整部影片似乎更符合“那一夜,我们来说戏”这个题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