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年代》重拾童年记忆
2005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数字长片单元最佳影片的得主,《
影片并不太强调故事的完整性,这样的“战斗”随时会停止,接着又会不小心以某种方式重新点燃,片子结尾时,二弟偷偷喜欢上一个城里来的姑娘,后来姑娘走了,他独自行走在乡村小路上,正黯然神伤,碰到四蛋,抬头问了声好,四蛋正纳闷,怎么就这样“相逢一笑泯恩仇”了?这时,二弟那暂时尘封的记忆重被激活,他回头又开始追赶四蛋,字幕出来“战斗还在继续……”
这样的结尾可以做多种解释,效果比起一般所谓艺术影片,最后来个主角以非常缓慢的步速走向远方,突然傻笑定格,要更好一些。很多评论认为此片精彩的原因,是以非常“粗糙”的手段,表现出了儿童世界的天真无邪,无所忌讳。这自然是一条再合理不过的角度,而我的看法是,西北大学选送的此片,之所以能在电影节中引起这样的关注,还是因为对于儿童世界,有着非一般的解读。
通常影像中的童年生活是快乐,光明的,偶尔来点不和谐,也会马上安定祥和起来,孩子之间天生没有如大人间的猜忌与怨恨,我们会留恋,会羡慕,会希望能重回童年,虽然知道这样的想法不现实,只能出现在童话故事中。于是,当成年人看到儿童之间相互打架,也只会觉得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孩争夺的东西,在成人眼中毫无价值。而观看此片后,我觉得成年人是有点失忆了,或是只想把童年作为一个存放美好记忆的回收站,而将那些带有成人色彩的部分,人为的删除了。
和朋友们讨论,很多人都说,以这样的角度来看片,是那些小时候擅长欺负人,或是被欺负的家伙,《
导演张忠华说很爱自己的母亲,最想做的事是要帮母亲拍一部片子,而对于做一个专业导演,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关于此片的个人阐述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不方便仅仅通过影片,猜测导演真正要表达的,是否与我的想法有相通的地方。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坚持自己看童年的角度,坚持感同身受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美好的,或是有遗憾的,因为,这永远是我们个人不容忽视,回避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