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他竟是这样做父亲的《孩子》

2006-6-7 13:18  来源:网易 作者:湖边的鱼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早在上个半世纪初鲁迅就提出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命题,片中的父亲跟鲁迅讨论的传统意义上的父亲还是有些不一样,他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从心理上来说,他压根就没有做好当一个孩子父亲的思想准备。这就是影片的主题所在:一个男孩如何长大成人,做自己孩子的父亲?

鲁迅举生物学上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他说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可片中的布鲁诺却在冲动之下,他将自己的亲身骨肉卖给了别人,连做父亲的初级阶段都没有达到。不过,影片并没有在道德上对他做任何预设的谴责。当然,就他的行为而言,确实非常可恶,甚至超越了通常人们认可的伦理道德范畴。影片始终对他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包括他去给未婚生儿子吉米登记注册,工作人员也是极富耐心告诉他在父亲一栏上填上他的名字。他推着婴儿车上下车时,乘客们也都主动上前帮忙。即使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布鲁诺还是无法适应父亲的角色,想当然地将孩子卖掉,若无其事地对孩子的母亲索妮娅说,以后要孩子的话,我们再生一个。他说得这般轻松,不禁让人啼笑皆非,难怪索妮娅要当场晕倒。

影片伊始,索妮娅甫出院就抱着新生婴儿无家可归,原来她租住的地方已被布鲁诺卖给了别人,换到的钱买了崭新的衣帽。当她找到他时,他正在街上向人乞讨,除了伸手要钱外,他还伙同一些不良少年实行偷盗甚至抢劫,明摆着,他就是这样一个得过且过不务正业的小混混。即使在正常的婚姻中,父亲的角色也是后天产生的,不象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母性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有个笑话说,一个男人在产房门前守候多少个昼夜,累得筋疲力尽,突然护士出来了,她将一样陌生的小东西放到他手上,对他说:这就是你儿子。可见父亲对自己角色的隔膜程度,更何况布鲁诺这样丝毫没有责任感的小混混。实际上,他也根本没将吉米视作一个与他血肉相连、在他生活中占据一定位置的小生命。他租了敞蓬车与索妮娅去兜风,也没忘了买一辆婴儿车,但更多将吉米看作类似玩具一样闲着可以逗着玩、缺钱了可以卖掉的物件。他居然可以边吸烟,边推着婴儿车向路人乞讨。他与索妮娅的爱情不容置疑,但还不足以让他认识到作为父亲的责任。直到索妮娅去报了案,他才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去赎还孩子。其实这时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真正所在,只想找回孩子,别让警察来找他麻烦。

真正的麻烦来自作为婴孩买卖中间人的黑帮份子,他们趁机敲诈他,让他偿还一大笔钱。他只好铤而走险与手下的小孩史蒂文一起去抢劫。结果遭到事主的穷追猛打,无奈之下,他俩只好躲进刺骨的河水里。这是影片的华彩段落,镜头如此贴近而又如此逼真表现出两人走投无路的窘境,特别是当史蒂文在水中冻僵,发现浸在水中的部分失去了知觉后惊惶失措的表情,还有布鲁诺强作镇定而实则束手无策的表现。在极度写实的同时,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升华,其中还含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史蒂文被捕后,布鲁诺本来可以一逃了之,但他却主动向警方投案自首。经过河水的洗礼,他幡然醒悟,不再浑浑噩噩地浪费生命,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终于长大成人了。影片最后索妮娅也原谅了他,两人在监狱中相拥哭泣。

影片还有一点也耐人寻味,周围的环境给剧中人物以相当的自由与宽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疏远与冷漠,其中包括登记站的工作人员、车上的乘客、街上的路人,还有布鲁诺改嫁的母亲,可以说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造就了布鲁诺得过且过的性格特征。任何看似美好的事物都可能是双刃剑,既能给你带来美妙感觉的同时,也会在无形中约束着你,就是自由也不能例外。

比利时的达内兄弟2005年在凭着本片第二次荣获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同样是描述社会底的生活,在他们的镜头里,对人物与环境的表现是这般生动感人,质感的画面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张力,所谓戏剧张力其实就是观众对画面及剧情产生强烈不安及期待的感觉,剧中布鲁诺的三次等待即为最好的范例。而影片运用的不过是最常见的手提摄影,紧紧贴近人物进行跟踪拍摄。看来决定电影水平的高低有时未必全是技术问题,更多的还是表现在各自创作观念的差异上。另外,男主角的扮演者瑞米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