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黑客启示录》
因为我不在北京,所以没办法参加此片在北大的首映,也就无法在第一时间一睹这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DV剧的风采,这着实有些遗憾。这是巴耳修DV小组的第一部长篇剧情片,也是DV江湖网的工作人员推出的第一部DV电影。编剧、导演和摄像都是雪冰。在巴耳修的论坛上,这部DV电影已经运做了将近一年,早就把大家的胃口吊得老高。我很急切的想知道,一个看了无数大师电影的“文艺青年”拿起DV来拍出的东西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也在准备自己的DV电影,因此《
《
这部DV电影,在我看来主要是反映一个人在困顿之中是如何排解自己的痛苦的,以及在排解的同时是不是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是不是能明白无误的辨明自己的理想,是不是能准确的做出正确的判断。陈玮原来是一个黑客,现在在天天给杂志和书商攒稿件。这样的生活并不能使他快乐,况且这样的生活还使他一穷二白。影片并没有交代陈玮不做黑客的原因,可是我们也能猜出来——肯定是做黑客与他的生活态度相悖。要不,凭他的能力,生活过得像铁克那样是很容易的。同时陈玮还是个大龄青年,爱情问题总是困饶他。一个女记者,成了他生活中的爱情幻像。因为这个女记者偷学了陈玮的技术,盗取了房东的6万元钱,陈玮和她分道扬镳。同时这件事也成为了陈玮重操黑客旧业的导火索。在这里陈玮处于两个两难的境地。其一,接受这个认错但是道德感不强的女记者,那就突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接受这个女记者,那么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又会变得很遥远。其二,对付铁克的破坏行动,那么他自己又回到了那个他早已退出的圈子;要是对铁克的行为视而不见,那么又违背了陈玮的良心、触及了他的道德底线。影片最后的情节是陈玮重操旧业,这是一个可以预料到的结果,铁克没有对陈玮进行暴力报复,陈玮也完成了铁克的活动。这也许是一种妥协,一种理想对现实的妥协。要不这就是雪冰头脑中那种纯粹的宽容意识。这个两难问题不可能得到彻底而完美的解决,顾此失彼是解决这种问题永恒的遗憾。陈玮也有遗憾,他失去了一个姑娘——尽管只是一个爱情幻象;他破坏网络——无论他搞破坏的动机是金钱还是泄愤。总之,他的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在非A即B的选择中,没有人能一路凯歌、笑到最后。
这个DV电影有两小段情节是超现实的——陶渊明和李白的出现。作者在这里用这两个古人——这两个纯理想的化身来反映现实的困顿,诉说理想的无力,讽刺当下人们生活得没有出息。雪冰生活在北京的通州,那里聚集了很多的画家和诗人。雪冰用李白之口,痛斥诗人的“没有出息”。现在的诗人是拿诗混饭,可是李白是拿诗交友、以诗易酒。以李白的眼光看,现在的诗人必然是“小赤佬”。李白在这里是陈玮的才情的外显,他何尝不想“直挂云帆济沧海”?陶渊明出现在一个拔刀相助的情节中。作者无疑是想用陶渊明的“无争”的思想。这也是陈玮淡泊思想的外化,他离开那个黑客的圈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是在现实中,陈玮的困境根本不是这样就能解决的。我认为这两段处理是有新意的。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尤其是陶渊明那一段。我估计陶渊明肯定躲在一个什么山林里隐居,根本不会在街上溜达,更不可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况且要是观众对这两个古人不了解,那就会如坠云雾,一头雾水。倘若要是留下这两段,又想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就干脆让这两个古人直接道出作者的用意。虽然少了一点含蓄,但是有力。
不知道雪冰为什么要用黑客来演绎他的故事,在我看来陈玮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有着自己的爱好、有着自己的理想、有着自己的操守。可能是雪冰生活在通州这个满是诗人和画家的地方,想刻意离自己远一点,想用别的视角来看自己的生活。就像影片中引用的里尔克的那首诗中写的:
“谁这时没有房屋
就不必建筑
谁此刻孤独
就永远孤独”
最后来说说这个DV的遗憾和不足之处。女主角太不丰满了,她是这个DV中承上启下的人物,她成了陈玮的爱情幻象,她让陈玮重新做起了黑客。可是他的镜头太少了,没有起到作用。另外陈玮的转变缺乏说服力,一个人不大可能在爱情失意后没有任何的过渡就走向另外一面——而且这一面走得很彻底,简直是另一个极端。要是DV中能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描述陈玮的转变,我想这样做效果会更好。
这是巴耳修DV小组的第一部长篇剧情片,能做到这个水平非常不易。我很期待雪冰的下一部作品。这篇文字,是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