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港片为何五月内地“集体缺席”?

2006-6-2 18:02  来源:新浪 作者:shutian26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五月已经即将过去,仍未见有香港电影(包括香港与内地合拍电影)在内地公映。这是自从《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定》(CEPA)签订以后从未有过的现象。就连港片向来注重的长假期档期“五一黄金周”也放弃了。为什么?难道内地市场再没有吸引力了?难道港片真的只重新注重香港本土市场了?出现这种状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自上月的《伊沙贝拉》之后,至目前为止,就不再见港片在内地公映。上月底和本月初,有两部事先声明不会主动寻求进入内地市场的电影《至尊无赖》和《黑社会之以和为贵》在港上映,而本月在港公映的则有《半醉人间》。然而,至现在为止,五月票房是外片天下,最卖座影片除了《黑社会之以和为贵》占据票房第三位外,前五名的卖座电影均为外片。换言之,这个五月的港片在本土市场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在香港电影如今仍然欲振乏力的处境中,香港电影过去的“五(月)穷六(月)绝七(月)翻身”定律似乎仍在重演。

  “五穷六绝七翻身”向来是香港电影市场基本不变的规律。因为每年的五六月是学生考试月份,考生及其家长都会集中精神在他们的学业前途上,那就会大大减少光顾娱乐场所包括电影院在内;七月份,所有学生考试已经结束,开始放暑假的时候,考生们及其家长全都放松了,他们就需要能够让自己彻底放松的时刻,稍为重要的影片就会瞄准在这个时候出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暑假档期”。“翻身”机会到了。可是,这放在内地适用吗?不知道。既然如此,港片却不肯一试,白白放过内地一连七天的“黄金档期”,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了——这实际预示着香港电影与内地市场的磨合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港片以本土市场列作首先考虑的要素,并非是从陈嘉上的《至尊无赖》和杜琪峰《以和为贵》为始。早在三月份,就有《终极格斗》、《少林僵尸》、《终极忍者》等港片没有进入内地市场。只是这些影片的导演没有像陈、杜那样具知名度而不会高调作“事先声明”而已,故此这方面的讯息让内地传媒忽略。事实上,从这些影片片名大概就可揣测得到它们并不以内地市场为主要目标。

  从这些“次要”导演作品宁愿缺席内地市场到陈、杜两名导演不求主动进入内地市场的张扬,让我们看到CEPA曾经给港片带来的兴奋度已大大降低,对不少人来说,更可能是陷入一种迷思:原来内地电影审查制度尚需要长时间来摸索,因为它没有分级制;原来内地市场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理想更非可以顺手拈来;原来内地市场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说要进入就进入的,但,内地市场的前景、潜力又实在太诱人了,轻易放弃岂不是丢了大好商机?结果,港片好像是泅在水中央,两头不到岸。

  就在这样的犹豫、困惑和些许不甘心当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个五月,港片集体在内地不见了,缺席了。

  这使人联想到甚至与禅学有关的问题来:电影是电影,电影不是电影,电影还是电影。此话的意思是,一部电影放在戏院中与观众见面,它当然就是一部电影;但是,电影有时又超越了电影本身,如有些电影会考虑到自身文化身份,香港电影就是一例;然而,说到底,它还不就是一部电影?在个人看来,港片如今正徘徊于“电影不是电影”这样一个难以解脱的困思当中。如果这判断是正确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更大的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原来不是凭一纸CEPA就可以解决的。

  甚至,这也不是凭智慧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港片在五月在内地缺席,不过是表面现象,需要人们作更深层次的思考,方可从中找到某些切入点,找到“楔口”双方才可减少磨合时间。看来,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时间。世上有些事情从来就是急不得的。
相关链接: 张扬 杜琪峰   张扬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