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良知的底线,传媒,你为谁说话

2006-5-30 18:31  来源:现象论坛 作者: kavkalu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首先郑重声明一点,《好死不如赖活着》是有国家正式出版文号、由北京现象工作室独立发行的中国人文记录片,它适合任何人群的观看,我们这次在上海举办陈为军导演《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文记录片研讨会的目的在于探讨当下人文记录片的形式和发展方向以及给沪上记录片爱好者有一个交流的平台,然而上海某主流报纸出于吸引眼球的目的竟然用了《独立电影免票入场挑战神经》以及更加哗众取宠的副标题,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我对这种不顾事实、混淆视听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我个人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为传播中华先进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更多的上海市民看到中国独立记录片和中国文艺片,我们发起了《影像现场》独立制片沪上推广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当下,在一个DV普及的年代自觉充当有心人,记下身边的所见所闻,从长远的意义来讲这就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以及文化工作者我们深深知道正确的舆论导向给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举办的研讨活动将严格遵循真实性、学术性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坚决响应总书记的关于“八荣八耻”的号召选择片源,让大家在欣赏到更多、更好的正面文艺作品

那天和陈为军导演的互动观众反映热烈,几乎每一个观众都对这部记录片以及拍摄者陈为军导演表示了敬意和崇敬。远在河南的中国防艾著名人士高耀洁女士因为身体原因未能成行,但是她为本次活动发来了热情洋溢的书面发言,并委托她在上海的助手周筱赟博士在现场致词【见附录1】。上大影视学院的刘海波博士向观众详尽讲解了记录片拍摄者的道德底线和观众知情权、社会道德和良心的关系。在场的上海SMG纪实频道摄影师柯丁丁先生一再叮嘱我:你应该广泛向社会和传媒推荐这部具有强烈人道主义精神的记录片,因为他直接改变了中国独立记录片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因此引起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我们真切希望所有的关注能够注意到这部充满人性友善和关爱的记录片,我们不仅看到社会和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艾滋病人的关心,我们更看到中央政府、温总理、胡总书记、吴仪副总理对于艾滋病群体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真诚呼吁上海的传媒,不要为了吸引眼球而歪曲是非,这样做不仅是违背党的新闻原则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的有关政策也违背了作为人类的道德良心和操守。 这部电影不仅成年人可以看。中学生、小学生更加应该看,了解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才能真正激发城市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国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作为国家公器的主流传媒,这是你们应该的责任。
关于那篇失实的报道,我会逐条驳斥。

未完待续


【附录一】
陈为军先生记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
放映仪式上的书面致辞

高耀洁

   得悉陈为军先生的记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即将在上海举行放映仪式,我非常高兴。这次活动的主办方邀请我参加,可是这段时间我的身体状况很不好,无法前来上海参加,只能请周筱赟博士代为宣读我的书面致辞,以表达我对陈为军先生的敬意。

   大概早在2004年,我的助手就得到了这部片子,使我得以先睹为快。我深深地被陈为军先生的这部记录片所感染,尤其是马深义的几个孩子在玉米堆上嬉戏的镜头,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不懂记录片拍摄,但以前曾有不少记者和我深入艾滋病村拍摄,与他们拍摄的片子相比,陈为军先生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几乎没有一句解说词,全部让镜头说话,而镜头是不会说谎的。

   我在艾滋病村做调查时,曾去看望过马深义和雷妹一家,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后来雷妹去世,我最近听说马深义也发病了,他们一家人,只有大女儿马妮没有感染。感谢陈为军先生用他的摄像机记录下的一切,这部记录片虽然只是拍摄马深义一家,但从中却可以反映中国农村艾滋病的严峻局势。可是至今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艾滋病是吸毒、卖淫、嫖娼者才会得的“脏病”,仍然误以为预防艾滋病和自己无关。吴仪副总理多次强调,当前中国的艾滋病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国正处于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艾滋病也是病,艾滋病人也是人,癌症、白血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治之症,我们不会歧视癌症病人、白血病人,为什么要歧视艾滋病人呢?陈为军先生镜头下的马深义一家都是由于贫困而卖血感染的艾滋病。即使由于吸毒或性乱而感染的,他们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惩罚,但难道他们就因此活该去死,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陈为军先生为拍摄这部记录片,想必遇到过很多困难,付出过很多艰辛,我希望他能够继续关注中国的艾滋病问题,用他的镜头记录下更多的历史,以警后世。我更希望更多的人通过他的这部记录片,增加对当前中国艾滋病疫情的了解,消除对艾滋病的误解和歧视。预防艾滋,人人有责,谢谢大家!


2006年5月26日
(本文已获高耀洁医生的助手周筱赟博士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摘

【附录2】
好死不如赖活着》简介
马深义一家住在上蔡县文楼村,他的家庭就爱滋病的受害者。他们一家五口人,有四人感染了艾滋病,只有9岁的大女儿是健康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讲述的就是这个家庭的生命故事。
影片的镜头从2001年的春末夏初开始,历经盛夏、深秋、严冬,一直到春节,近距离地拍摄了马深义一家面对爱滋病和死亡的人生经历。
夏至:马深义的妻子雷妹面对已经发病来日无多的现实,已经完全崩溃。在镜头面前,她时而歇斯底里地哭喊,时而神色飞扬地回忆自己当年结婚时的红火风光。马深义无奈地诉说自己对家庭和孩子的绝望。
大暑:小儿子马占槽因为艾滋病的关系一直在腹泻,已经消瘦了很多。口腔已经溃烂的雷妹已经遇见到自己过不了今年就要死亡,平静地面对镜头安排自己的后事。
立秋:因为弟弟的死亡和妈妈的去世,雷妹的病突然加重,这时的雷妹已经不能起床。每天躺在一个板车上,被马深义推进推出。秋日的下午,已经失去神志的雷妹躺在板车上,苍蝇在她的口里进进出出,她连赶苍蝇的力气都没有了。
中秋:今年的玉米是个丰收年,小院子里的玉米堆成了孩子们的娱乐场,垂死的雷妹被拖到诊所打吊针,孩子们暂时忘记了家庭的灾难,欢乐的笑声飘荡在玉米堆上。中秋节的夜晚,劳碌了一天的马深义照顾自己的几个孩子。
霜降:在这个清冷的秋夜,草本植物的大限的节气中,雷妹去世了。面对妻子痛苦的死亡过程,马深义恐惧到了极点,他忍不住对着镜头诉说自己对死亡的恐惧。
立冬:雷妹死后的马家,因为家中少了一个痛苦挣扎的标本,重新归于平静。马深义对金钱的看法也因为雷妹的死亡开始有了变化。在上“五七”坟的时候,已经懂事了的马宁宁的哭声萦绕在初冬的田野上。
冬至:在雷妹百日坟的前后,下了一场大雪。这时的马占槽已经会走路了。
春节:马深义给自己的孩子买了过年的新衣,一家人暂时忘了艾滋病带来的痛苦,开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附录3】
获奖记录:
2003 Peabody Awards
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

GRIERSON 2004  The British Documentary Awards
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

One World 2004
The Rudolf Vrba Award for the best film in the right to Know Category

Official Selection at 2003 Sundance Film Festival | World Documentary
获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

2003 IDFA Joris Ivens Competition
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

在HBO等全球几十个电视台曾同一天播出本片
HBO的评语:SMALL FILM,BIG THING



周筱赟博士在现场宣读高耀洁老师书面致词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