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离中国人的生活太远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三届大学生电影节上,一部讲述农村护林员故事的《
“中国电影离现实越来越远了,国外的电影距离现实越来越近了。”这句近来流传于网络的一句话,虽不够准确与全面,但也不无道理。
一部电影即将出炉,见诸报端的各种报道,多是主演们的八卦花絮;观众被各种炒作忽悠着走进电影院,一个半小时后随着放映厅的大灯亮起,多数人记住的,恐怕是那几个明星的名字、是迅速变幻的大幅色块或影片中堪称构图经典的画面,至于电影究竟讲了些什么,不甚了了,也无心追问。当这类影片接踵而至,当观众终于被娱乐得已经疲倦,人们还会愿意一次次花钱进影院吗?
近年来,成为影院宣传重点,由国内导演、演员挑起创作大梁的影片,讲述的多是虚幻的古代侠客或现实童话;以DVD等音像制品进入市场的其他国产影片,多是创作者的个人投射,无关天下,无关大众,亦无关历史――国内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在影片中找不到自己。
与目前国产电影热衷于特技运用、场面制作或个人情怀不同,奥斯卡金像奖、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几个海外代表性的电影评选,近年来多钟情于关注现实问题、探索人性的作品。我们不必以国外的电影风向标为自己创作的追求,但当观众一次次不知影片所云,一次次失望而归时,国产电影是否应该反躬自省呢?
“娱乐至上成了标准,如何让观众买票来看电影?”擅讲百姓故事的影视剧导演杨亚洲说,“不是不可以炒作,但是当多数电影都在追求一次性消费时,有多少能够留下来呢?”
除了娱乐,今天的电影还有其他功能吗?“过去几十年,电影一直承担着引领观众了解社会、认识时代的使命,现在则被商业电影冲淡了。现在总是讲为商业利益拍电影,但就是很少讲为社会责任、为公共利益拍电影。”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说,“这不是把不同种类的电影对立起来,恰恰相反,不同种类的电影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共同支撑着一个多元和谐的社会。我们目前缺少的,是反映社会、探索人性的现实主义电影。”
商业电影有好莱坞式的制作与营销队伍,保障其票房收入;主旋律电影有国家相关部门的充分支持;其他反映现实的电影则需要电影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的执着。“我刚入行时,领导就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当时一听就以为是说教。”杨亚洲说,“然而到了今天,经过创作,我坚信现代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才是电影的主角。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不仅是创作者的方向,管理机构、投资方等其他环节也都要有这个意识。处于转型期的今天,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表现,这是电影人不能推卸的责任。”
传统不能放弃也无法丢掉
观众期待现实主义回归
相对于大腕云集、追求视听效果的娱乐影片,反映当下社会问题或探索人性的现实主义影片是否为观众所需呢?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大学生电影节上,从《
那么在中小城市、在村镇中呢?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李水合带着他的《
“现实主义,无论从创作还是接受的角度来说,都是我们不能放弃也无法丢掉的传统。”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说,现实主义影片是我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基因。每当关注现实、反映时代的影片繁荣时,即是我国民族电影的高峰时期。如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和80年代国产电影的繁荣。《
电影研究者戴锦华说,“电影关乎民族形象的树立与传播。”从一部部商业大片中,人们看到的多是浮于故事之外的东方符号,触碰不到中国人的情感与生活。今天的中国,当其经济腾飞日益引起世人关注时,她的民众心理、她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转型期中的价值观碰撞与社会多元的矛盾冲突是怎样的?这些,观众从今天的很多影片中无从知晓。我们需要娱乐,也需要好莱坞式的电影营销,但是当下我们更需要现实主义电影的回归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