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十七岁出门远行《背鸭子的男孩》

2006-5-15 13:41  来源:现象论坛 作者:狙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熟悉当代文学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本文的标题来源于最近以长篇小说《兄弟》而再度成为焦点人物的作家余华——他早年曾经相当有名的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取这样一个和余大作家发生瓜葛的标题并非仅仅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是希图所谓名人效应,而完全是源于在观看《背鸭子的男孩》的过程中,我的第一个直觉反映。

一个年仅十七岁的乡村少年,肩膀上背着两只鸭子在一天清晨上路了,他的任务是为了寻找自己离家多年的父亲。而在寻找的过程中男孩所遭遇的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人性裂变,就是《背鸭子的男孩》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的关于中国当下社会的生存图景和灵魂挣扎的一个寓言。如果说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通过一种荒诞的外壳为我们制造了一个卡夫卡式关于成长和人生的仿梦童话,那么《背鸭子的男孩》则是在极具现实穿透力的叙事当中为我们讲述了现代社会人类精神荒芜以及在这荒芜之中人性毁灭的悲剧。

作为一部警世之作,《背鸭子的男孩》这部电影的象征意味是十分明显的。比如男孩肩上那两只鸭子,似乎就是某种来自乡土田园人性美好的象征,而当男孩初一进入城市,鸭子就在公交车站差一点被偷,这里显然暗示了主人公在现代文明中将不断被掳夺的命运。尤其是在公安局一场戏之后,两只鸭子似乎是从天而降一般又再次出现在男孩面前,这里导演显然没有给出我们现实逻辑意义上的解释,作为观众我们当然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如果一定要个说法,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是对男孩人性尚未泯灭的一个隐喻,直到最终男孩主动丢弃了这两只鸭子,这个时候他原有信念的崩溃以及疯狂的报复也便开始了。而男孩最后捅在自己父亲身上的匕首,让我又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结尾,同样是在现实面前的执拗和一意孤行,同样是以自我毁灭的方式与这世界做个一刀两断。两个少年最后疯狂刺中的目标,当然都不仅仅只是自己心仪的女孩或者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应该是所有人,是我们这个日益沉沦而又不自知的社会。

影片的英文片名为“TAKE FATHER HOME”,可以说当“背鸭子的男孩”走出家门寻找自己的生身之父时,他也就开始了寻找自己精神之父的旅程。在寻找的过程中,流氓和警察曾先后充当了替代性的父亲角色,男孩也在这样两种不同的价值趋向之间来回游移和挣扎着,而正是最后现实中的父亲真正出现,才最终把他推向了流氓一边。由此,精神之父的寻觅与人性的坍塌之旅也就重合在了一起。当男孩象自己的“流氓父亲”一样在公共汽车上以暴制暴的完成了自己的成人仪式,他挂在嘴边那一丝阴冷而又坚定的狞笑,的确浸透着生命无限的困厄和悲凉。而这样一个大逆转式的结尾,虽然批判的锋芒毕现,但似乎也多少有些失于简单了。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部几乎等于零成本的DV电影作品,《背鸭子的男孩》的制作在我看来可谓称得上是“精良”的。虽然正式的摄制组人员其实也就导演和他的女朋友两个人,但整个影片却无论从摄影还是表演以及配乐等方面,都没有给人以寒碜的感觉。以区区三万块钱,能够完成这样一部总共有一百多个群众演员出场的制作,这与导演本人对DV美学的坚持和出色的调度控制能力是分不开的。当然更为成功的方面还在于,这部电影本身直面中国现实和人性悲剧的勇气,鲜活的生命力和尖锐的质地,这又一次印证了我最近越来越强烈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中国目前最好的电影都是独立制作完成的DV作品,至少就我个人看到的无论是《香火》、《烧烤》、《牛皮》还是《好多大米》,这些新导演完全个人化的作品的不断涌现,都更加坚定了我对DV电影未来的信心。

如今,主流媒体还一如既往的把目光集中于张、陈和冯等大导各种不厌其烦的炒作和金钱游戏上,无聊漫骂和无谓争执以及失望仿佛驱之不散的苍蝇一般附着于中国电影本已不新鲜的肌体上;而另一个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士开始言必称贾樟柯和王小帅,但大都却无非是附庸风雅或者百般挑剔最终不置可否。以上种种给人的感觉是,似乎中国电影除了上面这些人就没有别的指望了。而其实呢,有更多年轻也更加优秀的创作者已经在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并开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十七岁出门远行”。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