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是什么在威胁中国的独立电影

2006-5-9 12:48  来源:www.fanhall.com 作者:朱日坤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本文为第三届南京独立影像节册子所写)


按照原来的想法及与策展人曹恺的沟通的结果,我本来是想写一篇关于过去一年多时间来国内的独立电影包括独立纪录片的发展概况的。我平时更多的工作是作为制作人和发行人与一线的电影人特别是独立电影人在合作,所以对这些动态性的东西了解稍微多点。只是后来想到,这种罗列作品的做法未必对大家有什么作用,同时对作品的理性分析并非我所长,那应该给更多的专家学者们研究去的东西自己还是不要乱抢为好,所以还是从自身感受出发谈谈一些自认为可能是我们的危险性的东西为好。


我的担忧首先源自我偶然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则消息。为了给历史留下多一点的证据,我现在将这个消息转载如下,希望没有侵权的问题,当然如果这个消息是假的话,那我们应该感到庆幸:


辽宁省“扫黄”“打非”办关于立即查缴《铁西区》DVD光盘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扫黄”“打非”办,省内各市“扫黄”“打非”办:


近日,在北京、沈阳等地的音像市场上出售的名为《铁西区》的DVD光盘音像制品,该片分为《工厂》(上、下),《艳粉街》,《铁路》共四片,均无SID码,假冒广州市新时代影音公司名称出版,戏王之王ISRCCN-F21-98-0045/V.J9。该记录片内容存在严重问题,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方针相背,也极大地损害了沈阳乃至辽宁在世界的形象。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扫黄”“打非”办协助我办对辖区出售该音像制品的行为给予严肃查处。


省内各市“扫黄”“打非”办接此通知后,立即组织执法力量,对本市的音像市场进行彻底清查,发现有销售该音像制品的,要坚决予以收缴、并严查源头,遇到重要情况及时向省“扫黄”“打非”办报告。


联系电话:024-23255630


二00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作为目前国内纪录片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由独立导演王兵制作的《铁西区》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已经得到知识界认可。市面上的盗版光盘这么多,严重影响了不仅仅是沈阳而且是全社会主义祖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可惜尊敬的领导们却丝毫不顾这方面形象的破坏。但是看到一个记录了真实情况的纪录片,领导们就开始害怕了。从这种简单的逻辑可以看出,一些领导不是怕影响“在世界的形象”,而是担心影响了自己的怕被人发现的东西。这么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事情领导不去关注,这么多失业人口领导也看不见,这么多贪赃枉法领导只觉得应该,而一个小小的出现了盗版的影片《铁西区》他们就“亲自过问”了。


如此我们可以推论:中国的盗版并不是打击不了的,只是大家为了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愿意去打击而已。当然出现了《铁西区》这种情况后,我们可以考虑,盗版的打击确实是深有必要。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连盗版这种在许多人看来渊源莫深的东西都可以打击彻底——后来我们就看到许多店就不卖这种影片了,特别是在沈阳——那还有什么问题我们无法解决呢?


后面还有更值得我们放心的问题。一个可爱的观众跟我交流的时候侃侃而谈:“《铁西区》这种中国电影几乎就是胡说。你知道吗,现在的沈阳铁西区建设的非常好,沈阳的形象完全不是影片说的那样。我有朋友就是那里的,他都跟我说过了。”我没有反驳,面对我们这么识大局懂政治以及能够认识到一个电影的险恶用心的群众,那应该是我们的荣幸。我没有去过沈阳,我不知道现在究竟是什么样。我现在生活在北京,我周围都是高楼大厦,我想起去过铁西的人,如果他们看到的确实就是这么好的景象,那也是正常的吧。也许是该把一些作品都给封掉的时候了,如同我们的历史书一直教导我们的那样。


现在的电影,许多事情是不能去说不要去说的。文革不要去说,八十年代不要说,五十年代也不要说,六十年代的也不要说,爱滋病不要说,同性恋也不要随便说。你要说了,你就是地下,你就是边缘,你就是非主流,你就是晦涩阴暗,你就是做电影去讨好国外的观众和电影节评委。观众、传媒、网络评论家,大家已经形成了伟大的共识,而且大家的态度比学习三个代表还要积极些。。


在一次我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同道教授组织的小型纪录片作者座谈会上,一个来自某电影院系的年轻作者大声的质问其他人:你们的作品都是太阴暗晦涩了,怎么能做这样的东西给大家看?然后他给大家展示他拍摄的关于北京城市的有趣的故事。在几次放映会或者各种私下或者公开的交流中,也有不少导演宣称:“我的作品一刀未剪,电影局对我们实在是太宽容了。”或者是“我觉得现在的创作尺度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包括学院派的部分教授们的“中国票房论”也高唱赞歌验证了目前的舆论方向的正确性。


当然,也有唱反调的论据或者说是不和谐音。一个刚从外国电影节归来的很有才气的年轻导演告诉我:他在欧洲的一个电影节上碰到了国内某局的人,然后大使馆就给电影节打了电话,然后他的参赛作品就基本被撤下来了,后面电影节就几乎没有人再跟他说过话,不知道是因为害怕惹事还是背后的人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我们的影响力可以波及欧洲诸国,那应该是非常值得国民自豪的事情。但是如果只是放在电影的严格控制特别是舆论控制方面,那也许还只能说是悲哀。一个年轻作者,他的力量是特别有限的,既然这些作品在国内已经被思想进步具有非常觉悟的观众所否决,对于一些拿出自己身上所有的几万元辛苦折腾出一个DV作品的电影人来说,他们的目标只能是看看能否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展上找到一定交流机会。他们的身份都是非官方的,民间的,艺术家气质的。这样的人跟动辄能有大使参赞背景的大人物来说,他们的声音之微弱也许只有几个人能听到。在这种条件下,连一个最狭小的空间都不留下,我们的电影连参加任何一个影展都需要不断的审查盖上几个大红头章才行的话,我们所谓的艺术的自由是在什么地方?


我常常对一些想做电影的人说:如果你的电影想获奖的话,不妨冲着华表奖去。华表奖每年单是最佳电影奖就要有颁发十个电影,按照每个一百万人民币,单这个奖项就要花一千万人民币。欧洲那边的电影节,其实这方面都是抠门专家。一个奖给一两万欧元就不错了,换成人民币不过一二十万,何况更多的是只给几千欧元,这还是最高奖之类的才能有的鼓励。何况欧元在欧洲的购买力跟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相当,也就是说,我们一百万的诱惑来对抗对方的几千,相差和止上百呢?现在不少人攻击部分电影人“冲着国外电影节奖项去”,稍微想想就能明白:如果有两堆人民币,一堆是一百万元,另一堆是几千元人民币同时放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哪一个?所以不要总从奖项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我这两年来对许多国内的所谓“正式制作”的电影兴趣式微,我更多的期待反而放到了个人化的DV作品和纪录片方面。或许只有在不受太多经济控制,同时制作形式多样和没有太多官方印记的极小成本的电影上面,我们才能看到我们所谓的个性的以及独立性的东西。自我审查意识已经深入许多创作者的脑髓,而这种情况下,一些作品的奴性是显而易见的。


自由表达是一个“艺术品”的基本要求之一。商业性具有双重属性,某些方面商业要求会抹杀作品的独立性质,当然也有不少的商业诉求是在保持作品的比较完整的艺术品质的基础上实现的。其实,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什么小成本电影或者独立电影创造过票房(商业)方面的奇迹,这点上中国的票房现实跟好莱坞和韩国等经常有小成本电影获得高票房的情况是没有比拟性的。但是国内的许多不公平的观点往往只把污水破到独立电影的身上的。


西方的不少电影业都把独立电影看作主流电影的后备力量来源,即使独立电影在哪个国家都不是风光无限。独立电影往往是电影创新的突破口,年轻的独立电影人往往是下一拨的主流电影的力量所在,另外低成本的独立电影往往容易创造票房奇迹,所以也经常给电影投资商所倚重。只是在我们这里,电影被分为主旋律电影和其他电影。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其实更准确讲是政治宣传电影,而不是电影产业里面的“主流片”。这种政府买单,占用大量纳税人的财政贡献的影片,往往不计成本,而最终的成本是由纳税人承担。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进行到这么多年,在我看来,国企改革最不彻底的就表现在电影这个领域。简单的说,如果这批宣传政治片放在扶持中国电影产业这个方面,而电影审查稍微放开的话,中国电影早已经不是目前的状态。只是这种痴人说梦,或许只有等到我们的电影产业向死而生的时候才有可能惊醒。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