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如何灼痛自己的
当法国的总体票房销售量在2005年较前一年下降11%;当美国2005年全年票房收入连续第三年下滑,且比前一年下降了6%,观众人次减少9%;当全球电影似乎都不约而同地陷入重围的时候,香港电影业也依然被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各类电影公司面对着进退两难的局面,顿时手足无措,心灰意冷。
踏着夜色,行进在弥敦道上,曾经歌舞升平的场面不再,过去摩肩接踵的感觉不再,空剩一色出租车停靠两旁,冷清萧条的凄凉景致,实在让人怀念当初的香港,想必这情景和电影现状大概解脱不了干系。香港的电影人素来力挺本土电影,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香港电影的记忆,寻回香港电影过去的繁华,即使背负着盛宴无大餐,杯酒无佳肴的骂名,一年一度的电影金像奖却依然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帷幕。
金像奖当然要颁,星光大道也自然要走,可处在如此尴尬的境地,却来个25年辉煌的总结,却更加显得时下香港电影的相形见绌。
我不知道组委会如何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是掩耳盗铃的心理过分严重了些,不过也好,就让我们借着金像奖的璀璨光芒,来审视一番香港电影的现状,究竟这“光芒”是怎样一步步灼痛了自己。
第25届香港金像奖在可怜巴巴的51部影片中,硬是选出了某些质地并不怎样的五部影片作为最佳,分别是《
《
《
《
《
《
就本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从这些片子中轻松的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一部大片是单独一个电影公司投资的(严格意义上说,《
再转过来看看其余提名的影片:《
了解这些信息兴许并不足以发现某些问题,回归到香港电影的源头,“从前世看今生”,深入众多公司的兴衰史,恰能找到目前香港本土电影必然的发展趋势及其软肋。
香港电影制作公司的【前世】:
如果把香港电影史按照公司变迁来简单划分的话,它可以笼统的分为六个时代,其分别为1、黎氏兄弟时代(其中邵氏兄弟崛起);2、永华公司时代(大光明、长城公司并立);3、邵氏公司与电懋公司两雄鼎立(中联电影公司并立,长城、凤凰、新联公司并存);4、嘉禾与邵氏公司的鼎立;5、嘉禾、德宝、新艺城三势鼎立(银都机构崛起);6、后百花齐放的电影公司时代(以及九十年代后诸多公司剧烈萎缩时代)。
1、黎民伟、黎北海开山辟地的电影时代:(二十世纪十年代至三十年代)
自1909年中国第一间电影制作公司上海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第一部故事短篇《
1915年,法国[百代公司]在港设立分公司,普及了电影放映以及器材的出租、出售,大型电影循环院开始建立在尖沙咀,于是1923年5月14日,黎民伟兄弟再次募股成立了[香港民新制造影画有限公司],也是第一所由香港本地人成立的电影制片公司,初期因为迎合社会与民众需求,主要拍摄新闻纪录片,这也使得黎民伟,后来成为了中国的纪录片之父。
1924年,[民新]在广州开办了香港第一间演员训练机构[民新演员养成所](训练班系列今后单独撰文),专门培养电影人才,这个创举也使得后人广为模仿(从六十年代的[南国演员训练班]至七十年代著名的[无线演员训练班]都是受此启发)。接着由黎北海编导拍摄了第一部剧情长片《
此间成立了诸多的电影制片公司(单独拍摄制作影片的公司),发行主要依靠后来卢根所创办的[明达公司]和[振业公司](卢根是当时上海著名的中国电影大王,拥有为数最多的电影院线),前者主要代理欧美影片发行,后者主要代理欧美电影器材销售,从这以后,香港的发行业和制片业相辅而行,蓬勃发展。
1925年6月由于时局动荡,香港爆发大罢工(电影工业总是被政治环境所影响),所有电影院线停放,拍摄停止,[民新]迁往当时中国电影中心上海,刚萌芽的电影事业严重受挫。
此前,香港电影的制作规模并不大,题材多是一些移风易俗或宣传抗日战争的片子。
1930年黎北海成立[香港影片公司],大罢工之后,他发现民众需要娱乐,于是他积蓄了4年的力量,顿时勃发,回应当时局势,拍摄了第一部讽刺局势的大制作《
同年10月,黎民伟看到了[民新]专长于制作而弱于发行的弊端,结合罗明佑在香港建立著名的[联华影业公司](罗明佑,1919年开始经营北京最大的影戏院,后建立华北电影公司,垄断了华北五省电影发行与放映业,与黎民伟建立[联华]后拍摄了著名的《
此时香港均播映默片,一般除了音乐之外,外加解画人构讲。
黎北海在1933年创立[中华制造声默影片有限公司],结合西方最新科技,设置了香港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3年还开启了一个新的局面,粤剧名伶薛觉先编导主演了《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开始,香港为英国殖民地,暂时免除了战争,上海的很多电影人南迁到香港,拍摄了第一部国语片《
2、永华电影公司在艰难环境中的兴起(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1年12月香港被日军攻陷,电影工作者一致停止拍摄(两次停拍都是政治原因),因此电影制片历史上第二次全面停顿(其间只拍摄过一部剧情片和一些新闻纪录片)。直至1945年8月战争结束后,废墟中的香港才重新开始了制片业务,
1946年建立了[大中华影片公司],其后「大光明」、「永华」、「长城」等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公司相继在港成立,拍摄了诸多国语片,不但使国语片在香港迅速成长茁壮,在中国大陆各地公映亦广受欢迎,因此吸引了不少知名影人南来香港拍片,奠定了香港电影业的兴盛基础。
邵氏公司的[天一港厂]改组成为[南洋影片公司],继续制片。
其中,李祖永创办的「永华影片公司」,更可以说是香港第一间大规模、现代化的电影制片机构(缺少发行与电影院线,因此生命力不持久)。李祖永与张善琨都从上海转移而来,在香港成立了[永华],从内地延揽大批编、导、演人材,并斥巨资建影棚及购置先进器材,有力推动了香港影业的发展。拍摄了著名的国语片《
3、邵氏公司与电懋公司在繁荣期的对峙(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1949年之后,大批上海电影人到达香港,开启了国语片的第二个顶峰,仅50年代就拍摄了452部,自此,香港取代了上海,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中心地带,至今未变。
重点要谈的是在三十年代建立的[天一港厂],在此时已经改组成为了[南洋影片公司],并于1950年以[邵氏父子公司]名义在港拍摄国语片,属下的「南洋片场」改为「邵氏制片厂」,负责人为邵氏兄弟中的邵村人和他的几个儿子。「邵氏父子公司」一开始对制片事业的兴趣不大,反而将发展焦点放在电影院,先后购下「北河」、「油地」、「中华」(翻修后改为「丽都」)三家戏院,并自建「新华」戏院。组成了「邵氏父子院线」,这些遗址如今在香港尚可以找到,从此成为电影发行业和映演业的重镇。
1953年,星马「国泰机构」的娱乐业巨子陆运涛的子公司登陆香港,简称“国际”。1955年是陆氏影业王国的转折点,因为[永华]因财务不继而衰落,陆运涛接管了上海商人李祖永建立的“永华”后,便开始招揽“食客”和“智囊团”,比如成立了由张爱玲、宋淇、姚克组成的“剧本编审委员会”。1956年,陆氏把“永华”和“国际”合并,改组为[电影懋业公司](简称电懋),以“巨片标志、荣誉之征”作为口号。由于陆氏在西方受过教育,于是执行好莱坞的管理模式,并打造明星制度。创业片子为林黛主演的《
邵逸夫见[电懋]形势大好,亲赴香港,收回香港「邵氏父子」的制片权,于1957年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接收了在清水湾新建的「邵氏影城」制片厂,自行拍摄影片。
于是,香港的国语制片界首次出现了「电懋」与「邵氏」两雄对峙的竞争局面。
不过电懋和邵氏虽然经营模式类似,但出产的影片大不相同。[电懋]受好莱坞影响,以中产阶级为目标,出产的电影90%以上都是时装片、歌舞片、都市喜剧等。[邵氏]的影片则很多都是源自上海的创作路线,以中国为主题,出产大量历史片、武侠片,或者是反映香港低下阶层生活的片子。在激烈的竞争下,香港国语片的摄制水准突飞猛进,成为亚洲各国唯一可以跟日本竞争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五十年代香港人兴趣更偏向于国语片)
另一个影响香港电影业发展的重要事件,是「自由电影界」的出现(立场左右派的出现)。
[长城]、[凤凰]、[新联]由于政治原因,被排挤在台湾和香港之外,遂开始和大陆进行合作,拍摄一系列的商业影片。(这三家公司在大陆影响很深远,直至后来改组为[银都机构])
1960年,「邵氏」出品了香港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国语电影《
在这一年,堪称香港电影史上的繁荣期巅峰(电影年产量首次突破了300部大关)。在制作上,50年代曾经一度蔚为电影主流的家庭伦理片及社会问题片逐没落,品类倾向娱乐性浓厚的商业片,以迎合战后出生的年轻一代观众(香港娱乐片发展于此)。武侠片和喜剧片两大类型跃升成为香港电影制作主流,并将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八九十年代。
双雄对峙的「邵氏」的「电懋」公司,在60年代初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邵氏]因为两部影片占领国语黄梅调市场(《
更出人意料的是「电懋」首脑陆运涛,在1964年赴台湾参加亚洲影展期间竟因飞机失事意外去世,对「电懋」的业务进行了致命的打击。
1965年,「电懋」改组为「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仍维持国语片的制作,但在市场竞争上已不是「邵氏」的对手,正式结束了两雄并争的阶段。
[邵氏]与[电懋]的竞争,同样也是受环境影响下,大公司的应变手段,值得后人借鉴。
其后,邵逸夫起用原为宣传部主任的邹文怀(后脱离[邵氏]建立[嘉禾])主持制片重任,又积极培养新演员,开设「南国演员训练班」,从中挑选优秀人才参加电影演出。(其中有郑佩佩)
没过多久,观众厌倦了黄梅调,「邵氏」的此类电影走下坡路,于是又全力开辟「新派武侠片」,促成了动作片男演员的崛起,并逐渐反过来成为支配国语影坛的主要力量。编剧出身的张彻开启了一个新武侠时代,也陆续捧出新人:姜大卫、狄龙、罗烈,成为最受瞩目的一股武侠片创作力量。
至于粤语电影界的发展,明显可见受到“战后婴儿潮”和“社会转型”的影响,载负传统道德观念主题的影片日益减少,而强调年轻人享受青春及时行乐的娱乐片增多,有不少影片在故事内容和编导手法上可以看出鲜明的欧美电影色彩。陈宝珠和萧芳芳成为60年代当红的明星偶像,她们都主演了不少洋溢青春气息的歌舞片(例如:《
好景不长,「越南战争」突然爆发,中南半岛政治局势动荡,香港粤语片失去了主要的海外市场。
更严峻的是香港的第一家无线电视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又在1967年开播,基本上取代了粤语片在香港平民百姓生活中原有的「主要娱乐」地位(震荡不亚于网络的出现)。不少粤语片演员被吸收进入「电视」这个新兴媒体,粤语片的发展很快便从繁荣转向衰落。(1968年87部,1969年71部,比繁荣期的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二)。部份粤语片为挽回市场颓势,尝试拍摄色情片(香港色情片的开始),但因当年香港电检尺度仍相当严格,社会道德风气亦比较保守,所以并没有得到观众的热烈反应。
4、嘉禾公司与邵氏公司在新时期的双雄对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香港电影转型的一个新时期,由于电视新媒体的冲击,粤语片的拍摄逐年下降,甚至在1971年时被迫停产,当时所有的香港电影都以国语发音(呵呵,目前看来,无法想象当时的影院气氛该是怎样?)。
粤语片的转折点,应该是[邵氏]的火眼金睛点中楚原这批千里马,大胆的让他拍摄一部反映香港社会问题的讽刺喜剧《
电影公司方面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即[邵氏]副总经理皱文怀脱离[邵氏],另辟蹊径,于1970年率众(大多是[邵氏]工作人员)成立日后影响巨大的[嘉禾电影公司]。这一做法的影响不亚于现在环球董事长斯泰西.斯奈德转投派拉蒙公司,对环球公司的业务发展无论如何都有一定影响。[嘉禾]初期还是惨淡经营,直至第二年皱文怀遇上了自美国发展回来的英雄式人物“李小龙”后,局面彻底发生了变化,李小龙凭借《
自此,[嘉禾]公司迅速发展,取代了1970年[电懋]改组的[国泰],再次和东家[邵氏]开始两雄鼎立的局面。
另一方面,再次冲击[邵氏]的事情发生在演员身上,[邵氏]旧将导演李翰祥,此年从台湾经营[国联电影公司]失败归来,重新投奔[邵氏],发掘了一代喜剧明星许冠文,拍摄了《
李小龙的猝死,令[嘉禾]损失惨重,皱文怀立即调整策略,任用武术指导出生的刘家良、袁和平、洪金宝、成龙等人,其中成龙结合港人素来中意的喜剧,自创幽默派动作片,重新开创了功夫片的一类门派,自1978年主演《
此时,[邵氏]的力量明显下降,[嘉禾]与[邵氏]的分庭抗礼之争自此分出结果,[嘉禾]成为了香港新一代的电影制片王国。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国外电影学院毕业回港发展并从事电视编导工作的年轻人,结合本土意识,大胆学习西方电影手法,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徐克、许鞍华、谭家明、于仁泰都在此刻崛起。
电视台从此也加入了电影制片的圈子,并举办选美和唱歌比赛,发掘新一代的人才,促成了往后香港[明星制度]的兴盛。
需要补充的一点,至今存在下来的[长城]、[凤凰]、[新联]公司仍然挣扎在和大陆合作的边缘,[长城]开始拍摄动作片;[凤凰]开始拍摄武侠片,戏剧的是,现在港片的顶梁柱杜棋峰当年导演的第一部影片《
5、嘉禾、德宝、新艺城在八十年代的三雄鼎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初,香港推出了一个至今还“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系列片子《
于是一个巨大的实力派[新艺城]在香港电影界缓缓升起。
此时的[邵氏]制片业务大量萎缩,邵逸夫作出了一个决定,转移主业务,由电影向电视台发展,并在1985年暂停制片,将整个戏院院线租给了成立不久的[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拥有了放映优势,实力大增。
而经过十年发展的[嘉禾],野心勃勃,不满足香港本土的发展,决定壮大成为一间国际性跨组织的电影公司,除了不断拍摄传统国语片、粤语片之外,看准英语市场,自八十年代开始拍摄英语发音的国际娱乐片,将成龙和许冠文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步推向国际。《
这样,在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的三大势力开始出现,即[嘉禾]、[新艺城]、[德宝]。
另外必须要提的是香港的社会因素,1982年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前往中国谈判,决定香港九七回归,这个消息一出,港人普遍引起焦虑与迷惘,逃避主义的风潮开始影响电影界,“警匪片”与“黑社会”的片子大肆出现,吴宇森凭借《
大陆影响此时也开始深入人心,「长城」、「凤凰」、「新联」左派电影公司适应局势,于1982年全权融合中资,成立[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所有上层都有国内委派,迎合香港本土市场拍摄影片,并拉拢自由电影界人士,掀起赴大陆拍摄或者合拍片的潮流。
其余电影公司也争相建立,在新局面的电影界争夺一分美羹。
6、“后百花齐放”的电影公司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香港电影历史上出现过几个百花争艳的时代,不但指电影类型和电影语种五花八门,而且大小各异的电影制作公司也争相建立,彼此依存,争夺票房。
而九十年代的百花齐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则赋予了某种新的含义,它们延续了八十年代的辉煌,又逐渐趋向于下坡路,各类电影公司正向建立,可又没有完全独立制片的能力,要依附一些大电影公司的扶植,“后百花齐放的年代”(九七年前)应该说是低谷前的回光返照,临死前的垂死挣扎,仿佛无厘头喜剧的流行,社会的焦躁不安,政治的动荡不定,金融界的资金渐隐渐现,大致趋于外流,一切都处在未知因素当中,观众的喜好也变得参差不齐,网络、盗版的出现像当年电视这种新媒体第一次显露头脚一般,强烈冲击着电影…………
周润发在1989年出演《
1990年8月,周星驰因刘镇伟力邀,主演〈赌圣〉一片(刘镇伟当时的目的想和王晶在台湾的赌片形成对峙),成为90年代首席喜剧巨星,连续4年以《
此时,[新艺城]和[德艺]由于经济原因,陆续暂停制片。1987年,由社团出生的向华胜建立[永盛电影公司]后,看中社会动荡不安的人心与赌片以及喜剧的风靡,力图在[新艺城]和[德艺]之间填补缝隙,1992年,向华胜弟弟向华强另辟蹊径,建立[中国星电影公司],招揽周星驰、杜棋峰、王晶、徐克等人,开拍了一系列迎合市场的卖座影片,稳固了一定的公司地位。
与此同时,香港影坛跟中国大陆和台湾电影界的合作日益密切,两地或三地合作生产的影片越来越多,导演、演员、工作人员与资金的互动性空前增强,其中以1993年初在港推出公映的《
此外,香港电影公司与大陆各制片厂合作作「合拍片」,自1992年大陆电影政策放松之后也日渐增多,「合拍片」在大陆和港台电影市场连续几年成为卖座电影的主流。
一些九十年代崛起的大导演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影公司,诸如王家卫、刘镇伟、尔东升、王晶等,但这些公司一般自己不投资电影,要依附大公司的资金进行制片,存在一定的限制性。97后,诸多公司剧烈萎缩,那些勉强支撑下来的,为了应变香港明显低迷的市场,有些小公司索性转变思路,投资一些反映社会现状或人性的小成本艺术片,例如尔东升1993年的《
从香港电影公司的盛衰,再来看看如今的“东方好莱坞”,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