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现象罗大佑

2006-5-8 22:46  来源:网易 作者:叶自飘飘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黄花岗有七十二个烈士


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孙悟空的魔法七十二变


我们又等到民国七十二年


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


有多少沧海一夜变成桑田


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面


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


清清楚楚写在你的脸上


你是个道道地地的聪明人


慌慌张张迈开你的脚步


你是个匆匆忙忙的现代人


有人默默耕耘默默从事


有人在过着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


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


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幸福


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


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


我不懂大家心中作何感想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现代都在传统边缘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


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


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都曾经是新的一年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现实生活不能等待奇迹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如果只要生存非常容易


只要你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但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戏


你戴着面具如何面对自己


或许你将会真的发现一些奇迹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或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一盒记不得名字的磁带里。该磁带收录的主要内容大体是用当时流行的舞曲风格把若干首流行或不流行的歌随便的串联在一起,那个年代,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原唱什么是歌星,只要歌听着好听就好过瘾就好,而在那其中,便有一首《现象》。


演唱者是谁记不得了,反正是屠洪刚、廖百威那一派的风格(当然不是他们现在的风格,而是如我们后来所知道的最初模仿齐秦的唱腔),《花祭》过后就是一段《现象》,唱者轻松流畅甚至有些滑稽搞笑。不过,就这么我对这首歌有了最初的印象,一方面因为象爆豆似的念唱,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绕口而含义不确切的歌词。那时候我还年轻,还没有足够的分辨一首歌高明和低下的能力,只是觉得好玩,并记住几句琅琅上口的歌词。“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若干年后,当我疯狂地迷上了罗大佑,我终于知道,那首《现象》的作者与歌者应当是罗大佑,而它最原始的名字叫做《现象七十二变》。而我也终于听到了原唱,浮世绘的白描,配以沙哑的嗓音,更见矛盾与沧桑。而《未来的主人翁》里的那个摇滚青年罗大佑说:“真真正受过伤的人,才知道疤痕也有生命。真正为大众创作过的人,才知道那是如何难以攀登的山岭。真正爱过、关怀过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管道通往人性。因此,我想那些一心想掌握别人的人,才终于会了解他们自己原来也逃离不了那个摆布他的命运。久违了,朋友。虽然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够好,但起码我知道我进步在那里,因为我清楚我有没有尽力去做,所以我依然不会塞一首不痛不痒的歌在你手里,你会了解的。而我也知道下一步我要怎么走。”


然而,在现实越来越铺天盖地,不随波逐流就得用去罗大佑的全部心力。《青春舞曲》象一只执着的胃,痛苦地搅磨消化着巨大坚硬浑浊的现实。在这张演唱会专辑里,《现象I》改写的歌词,疑惑与无力却与日俱增,努力到最后不过是嘲讽,“有人慢慢抛开一些回忆,有人在慢慢接近一点真理;有人在爱丽丝的仙境闲逛,有人学国王穿着新衣裳。”“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改变了你的悲哀你的笑脸,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面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到了我告别一段时间的时候了,我总不能骗你说我脑袋里还充满着音符。多久?请别问我。——罗大佑1985如是说。


“我为大家弹一首曲子。”琴声缓缓,熟悉而陌生,愤怒的批判化作柔情款款,“七十二年说了一声Bye-Bye,我们的眼泪跟着掉了下来。我们再也不会觉得多么奇怪,我们的生命活得多么精彩……”想起当初那个听磁带的小男生,想着现代传统边缘的岁月,有一种滋味说不出。


另附: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收入了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现象七十二变》列在新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在《导语》中,编者认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