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不少电影都瞄准内地电影市场的时候,也有一些香港导演坚守香港本地市场。昨天(4月27日)上映的杜琪峰的《
黑社会之以和为贵》是一例,前两个星期上映的《
至尊无赖》也是。
《至尊无赖》事先声明不需要内地市场,该片导演陈嘉上说,香港电影要夺回本土市场才是根本,我拍摄的这部片不会主动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希望能够有更多港产片首先为了本土观众而拍摄。
然而,《至尊无赖》自4月13日起公映,要的就是复活节这个档期(14日至17日是复活节假期),至24日已有18天,票房收入为770万港元,每日平均票房不到43万。就该档期而言,只有不到800万的票房,当然不甚理想;但如果放在平日档期的话,能超过两周映期并有此票房数字,在港片低迷的今日,该收入是较为理想的了。
笔者要看《至尊无赖》时,孩子和他的朋友都觉得奇怪,居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说:吓,你要看这部垃圾电影?我笑说:不是说这部片不要内地市场吗?那我就看看现在不要大陆市场的香港片是怎么样的?
就水准而言,本片不是陈嘉上一部成功之作,但陈嘉上是不会拍垃圾片的。就形式来说,郑中基一人饰演两个角色,其中小混混角色无赖至让两美女都爱上他,不过是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五福星”系列洪金宝、吴耀汉、岑建勋等五大“丑男”总是轻易虏得美人心的套路,只是在对白上较为显得Update罢了。那个年代确是“丑男”当道——“光头佬”麦嘉、“肥佬”洪金宝、“鞋揪”吴耀汉、“卷毛”岑建勋、小矮个泰迪罗宾等等,但都为票房保证。相反,在《英雄本色》(1986)之前,周润发、李修贤、张国荣等靓仔小生或俊朗硬汉主演的影片,却非票房保证。“现在”要拍回给港人观众看的影片难道就需要“丑男”(郑中基至少不会被认为是俊男吧)?当然不是。陈嘉上大概也不是这个意思。但陈嘉上要的是在故事情节上仍是不无反智的搞笑噱头,最能让时下香港青少年感到过瘾并熟悉的潮流对白,教育程度不高又不思进取的小混混却能赢得美人归,虽然是一个梦,但能满足许多人。陈嘉上想说的香港人电影就是只要你敢,你就可以了,其余的你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昨天《黑社会之以和为贵》在香港公映了。该片也是并不打算要进入内地市场——内地电影审查未获通过,杜琪峰和他的出品公司也不会为迁就内地市场而删剪不符内地要求的片段。该片在台湾就被要求删去一段被认为是“过于暴力”的某场戏,然后以“限制级”公映。不过,负责该片在台发行的公司和该片出品公司要求上诉,要求不删节任何部分而以“限制级”公映。事件究竟进展如何?迄今为止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作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江湖故事是香港文化绵延支流之一。这个只有香港观众才能接受或了解香港者才会不那么反感这样的题材,影片所突出的就是香港特色。笔者不以为“香港特色”就大晒(就可以横行了)而无需接受世俗的审视。只是在这样一个香港电影遇到新问题的当下——不能西瓜芝麻全要,也不可只要西瓜,因为芝麻炒起来比西瓜要香;然而,只要芝麻的话,却又白白丢了西瓜。杜琪峰的这部避免不了被称之为野心之作的影片就肯定被投向更多的目光。就这样,“香港”肯定是会被放大的,虽然明知芝麻不会变成西瓜。没有香港电影与内地市场及内地电影文化的磨合前提,就不会出现这放大的问题,这个磨合过程正是我们要探索的。
其实,陈嘉上和杜琪峰有意无意地突出“香港化”,可能在于身份意识,如是,这无疑是刻意的。例如陈嘉上和他这部影片,其实他过去就是这样去想,这样去拍,现在仍不过是没有变化地拍,但说了些对香港电影关注的话,强调是要拍给香港观众看,那份刻意就十分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