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恶补国产电影,看了《向日葵》《电影往事》《美丽上海》。加上《长恨歌》,两部上海生活,两部北京故事,觉得看了南北四部曲。
《向日葵》和《美丽上海》都是讲家庭。前者是父子间永恒的冲突,父亲画画的梦想破碎后试图让儿子实现自己的梦;后者是母亲带着文革伤痛面对四个儿女。同是家庭,我们看到不同的地方:南方的家庭,温婉柔和,总是回忆当初的繁华似云烟,却摆脱不了烟火气息,那公用的厨房,虽然少不了张家长里家短,但也优雅淡漠,却总是在亲人中不小心把陈年旧事挖掘,如同伤口涂蜜,惹了蜜蜂来再加上一口盐,冷热双重,让你疼也不是甜也不是,只有惆怅与那丝丝难过,却不乏细节的繁琐和精致;北方大多感情简单粗暴,但也不是没有温情:父子君臣,互相臣服折磨,看谁先服输,母亲则格外尴尬忍辱负重,如同伏侍大口喝酒吃肉的伙计。但简单粗暴下面则是细腻感情,只不表达出来,似乎表达了就是输家一样。
《电影往事》和《长恨歌》是怀旧多于现实:当最初的梦想成为过往,我们只能继续怀念自己心里的电影梦;当爱情成为往事,我们只能在寄居的都市寻找当初的身影。当我们开始思念那《露天电影院》,当十里洋场的繁华成为过往……爱情成为遗憾,回忆成为躲避,当下承载的是拒绝:拒绝长大,拒绝浮躁,拒绝这迷失的世界……但人在红尘,我们只能对夏雨那憨笑做记忆定格,那是再也回不去的痛,是昨日黄月的苍凉与迷茫。所以那可以看到电影的望远镜只能面对曾经失落的惨淡人生,当初的爱巢成为生命最后一刻的幻影。爱情只能是昙花一现。当电影胶片被DVD取代,当从前的惧怕人群到现代的孤独观影,我们拥有的,只有自己的记忆和空洞的网络和现实。无一例外的,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怀旧,再怀旧。所以看到银幕上那怀旧的舞场,讲述文革的淡然语气,露天电影的亲切,当初游戏和事件的还原……几乎立刻回到那个时代,而且,几个导演也算是真实还原了环境,倍感亲切,也混乱,仿佛是跑片员跑错了地方,倒也连的上那氛围。
《向日葵》《电影往事》两部北方电影,都是理想和现实,亲情的伤痛为主线,当自由和画画成为父子的主要矛盾,当放映员成为自己后父的尴尬,电影和绘画,都在主人公之间快乐而痛苦的滋生着。当爱情成为过往,当亲情成为逃避,在光与影画布与油彩间,他们徘徊而认命的快乐着,伤心着。但,心底依然不能割舍,尽管是用极端方法:儿子不停的抗命,女儿是用偷窥的方法。记忆中那什刹海的冰冷和大漠的流沙,尘封的是低下温柔的悸动,不动声色却细水长流。如同父亲收藏儿子最初的画,如同女儿那久远的电影海报。他们试图逃离,却一次次证明,怎样逃离也是逃不开心里的罪恶和恐怖,以及那极端的爱。导演张扬或许是想用时代变迁来表现父子观念的不同,地震,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以及当代。父亲守旧,固执,分房的矛盾,为房子假离婚后却不和妻子住的倔强,儿子的反抗则是为自己活,怕责任而不要孩子……最终看似妥协,但也没有彻底妥协:儿子画画向父亲致敬,父子握手言和,父亲出走,儿子终于知道父亲责任,做了父亲,新的关系又轮回,生生不息。《电影往事》则是喜欢电影的女孩,有了放映员后父,有了弟弟,却不能成为少年宫成员,失却自己最初理想,更加因为看电影的意外使弟弟丧命,从此放逐自己。长大后她把自己的房间变成一个放映室,亲近父母用望远镜关注,最终还是温情。导演小江,用散文化风格,把电影最辉煌的时期展现,同时给我们一个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很难得,这是个女导演的处女作。
而南方电影《美丽上海》《长恨歌》却是感情变迁的伤痛。从日常小事反映事件,是最容易打动和吸引观众,可惜众多导演野心太大、也不屑做小电影。其实平民电影最难拍摄,因为近在身边。做琐碎的不如记录片,提炼的太厉害观众认为虚假。尤其是上海,优雅和烟火气同在更加难拍,或许女性的细腻更加适合。《美丽上海》就是彭小莲的作品。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母亲经常不自觉的回忆伤痛往事,伤害的是曾因小时侯因被孤立揭发父亲的小女儿不愿意回国,那个时代也造就大哥的离乡背井,二姐下乡的惨淡婚姻,而这个时代,更加造就自私的小儿子……每个人都在回忆过去,拿旧物怀念。现实呢?当初的小楼即将被拆除,而且有外来人居住一同用厨房,大儿子想落叶归根,二儿子表面自私实际上是保护自己的方式,二姐寄人篱下,不过想让女儿替自己长脸,小妹永远活在自己的过去,终身漂泊……时代发展太快,但人永远只活在自己心里。一个家庭,一个人,也未必能和这个时代融合。而《长恨歌》也是一样,时代在变化,而不变的,是心里对安稳感情的渴望。爱不爱最初的男人是其次,重要的是有人来爱,才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所以留在公寓,或许是爱在等待,或许是证明她是爱过的。上海的女人总是从容而文雅,所以宁愿多花钱也要拿蛋青做脸,也要虚荣的到商店去买最新潮的东西,也要吸引年轻人证明自己年轻有吸引力。但,总需要一个男人懂她,但未必得的到她。但她不知道,生命就像那镜子里的花,杯中的茶叶,凋零漂浮着。感情不再,也许会淡然着,幽雅着老去,残酷如黑幕交代那些人的死亡。在迟暮前凋落,也许是最好结局。关锦鹏冷静的描绘这个女人的一生,但缺乏了一些细节交代,匆匆忙忙的讲完了故事,缺乏情感节奏。或许是导演手法,但,总觉得缺少了人物自己的情感点。
那些回不去的时代,永远阳光灿烂。于是,我们看到《电影往事》中的望远镜可以看到那些久违了的老电影;《长恨歌》里的镜子永远提醒时光不在;《美丽上海》总有那些久远的小道具,《向日葵》那些怀旧的画以及到处是拆建的现实……人物在新旧之间心里挣扎着。忘不掉的还是望不掉,无论是上海秋色的美好,舞会的精致与粗糙,电影那迷人的影象,以及老房子那只孤独的老猫……而银幕外的我们,记住的是大小夏雨那傻呼呼的笑;北京这些年变迁的沧桑;弄堂那烟火而细致的生活,还有一个女人寻找爱的一生。
大梦初醒,依旧守望人生,期待更精彩的影象。如同那一盆向日葵,在阳光里绽放,向往这更多的电影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