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DV作品《梦想家》日志

2006-4-3 18:25  来源:现象 作者: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2005年12月19日开始记载:


梦想家的路程


这是一个从2005年4月就开始的计划,当时我刚完成《听说我们曾相爱》,开始思考下一部影片的题材。同时我想要在大学期间完成一部真正的90分钟长片,因此这一部影片的显得尤为重要。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我这个下部影片的剧本,因为先前的影片剧本观众微词颇多,我本身也在不断的反省当中,决定至少这部长片在维持自己的视觉优势的同时,在剧本上也要有个突破,不再是一个鸡肋的自我的本子。当时我脑子当中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恐怖片,基于我们学校异常丰富以及真实的恐怖故事地点等;另一个剧本就是讲述一群怀揣梦想的人的故事,他们有做DV的,有做音乐的,有写作的。向GF谈起这两个设想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并且说这是我从做DV开始到现在她最感兴趣的作品,我也觉得,在进行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探索以后,也应该为真正的学生生活影片正正名,《梦想家》从此开始起步。


尽管我们对前期的剧本筹划作了很保守的估计,但是在计划中的暑假两个月里,出来的剧本架构仍不让我们很满意。这次的剧本刚开始由我,浅草,磊磊3人讨论,后来因为关系,认识了李敏,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编剧。但是,讨论了几次后,因为她已经在一家公司开始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讨论,于是不得已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核心创作群。我们对一开始的《梦想家》的剧本架构不满意即在于太平淡。如果一个剧本在你自己头脑中播放的时候都不能吸引你自己,那他如何去吸引观众?我们始终告诉自己,我们不是要做一部普通的学生DV,如果剧本的剧情和画面在我们自己脑中无法与好的优秀的电影相比时,我们必须重来。于是我们大刀阔斧地修改了剧情架构和叙事方式,删除了一个主角,但是同时,也不断把好的桥段,以及脑中自认为非常美丽的画面记录在专门的智库中,作为将来创意的参考。
随着暑假的过去,剧本的进度还是远没达到可拍摄的程度。我们进入了大学的最后的一年,时间的压力和学校的压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和剧中人物一样的情形。所以说完成后的《梦想家》,其中90%的情节事件都是来源真实的,很多都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


我们决定在学校里面招募编剧,要求就是会编故事。但是并没有人来应征,有的海报仅仅贴上去10分钟,就被校外来的海报所覆盖,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气愤,想作为小细节写入剧本,但后来觉得有所繁琐,而打消了念头。不过,虽然贴海报并没有找到编剧,但是浅草主动联系自己同学,找到了她们班王嫣婷和祖捷两位对我们计划非常感兴趣的同学。王嫣婷的热爱写作,文字功底了得;祖捷则愿意来为我们做制片工作,也愿意做拍摄过程纪录片。新人的加入使一度陷入泥沼的剧本编写再度启动。我们把我们原有的架构,满意之处与必须修改之处与王嫣婷做好了沟通,祖捷也提出了不少看法。一个星期以后,王嫣婷拿出了14页的文学剧本第一版,我们都非常惊叹于她的速度,而且,剧本的大发展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和鼓舞,大家再次打起了精神,但,这只是第一部。由于王嫣婷并不了解DV拍摄,因此对于我们想反映的DV人生活着墨不多,同时,有些人物由于设定不完善,很多戏都感觉单薄无力。而且14页的文学剧本对于一部长片来说还差太远太远。我们每个人都在剧本上涂满了自己的想法、建议,交给王嫣婷汇总。


两个星期过后,她拿来了《梦想家》的第二版文学剧本,这次有25页。看完剧本,我们感到《梦想家》的雏形开始显现。先前几个次要主角渐渐开始丰满,情节变得更多更复杂,而且王嫣婷的文笔赋予了剧本一种独特的气质,虽然我们的影片不会呈现出这种气质,但是如果有出《梦想家》小说版的可能,我们希望她的风格能呈现一个不同于影片的她的《梦想家》。第二版的完成虽然让我们离完成又近了一步,但是离可以开拍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浅草,我,磊磊看过以后觉得还有几个问题,第一,主角的形象并不突出及吸引人,毕竟这不是一部群戏。第二,北方味太重,虽然王嫣婷是上海人,但是她笔下的人物都带着浓浓的京味,可毕竟我们大部分主创都是南方人,总带着一点含蓄,怕把握不好那种豪放,也和自己的初衷不符。第三,故事后半段没有明显主线,这主要是由于以前我们讨论架构时,重心一直在前半部有关。因此我着手开始写《梦想家》的第三版剧本。第三版剧本首先要经历的就是剧本化,把小说化的叙述方式变成视觉化的剧本;然后就是后半段的剧情编写,还有整体节奏的把握。这时我开始了在电视台的实习,实习要计入学分,所以我们谁也无法逃脱,好在公司主管都非常理解我,使得我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剧本的改写。当然,因为时间的流逝,我们在编写剧本的同时,就开始了资金的筹集以及演员的物色。其中发生了许多出乎我们意料的事,这就是社会给我们上的课:



为了资金的筹集,我们接了以前朋友新书的设计工作,那是一本有关80代DV人的书,报酬并不多,4000,但是对于我们的影片是一笔重要的启动资金。就在我们完成一章的样式设计的时候,也通过了作者的审核,但是却被那个所谓电影出版社的编辑指为一塌糊涂(他先前已经看过却从未指出!况且我们设计者当中好几个都是拿过平面设计以及广告创意大赛的奖项,至少是属于水准之上),并极为迅速的,不给我们一丝修改余地的情况下,把所有资料从作者处要走,将设计工作交给他自己的一个朋友设计师做。先前我们签的设计协议仅仅是和作者之间的,而编辑却威胁,设计过不了他关就不能出书。于是协议成为了一纸空文,我们既不能骂作者,也因为得不到联系方式,找不到那编辑。这件事就以这种可笑的结尾收场了。
(当出书以后,却发现设计师其实是同被收录那本书的另一位DV作者,不知是因为那位编辑也认识此作者这样微弱的可能性还是其他某种原因,此中奥妙已不想再去纠缠)


后来,浅草通过介绍,和同学一起去一家名叫第五空间的公司。那个公司在好几个大学用优厚的条件招收学生撰写它号称的商业案例,我也跟着去参加了那个培训。在那个博士老总的乱吹下,我知道这件事有点凶多吉少。他的意思就是他们公司创造了一个系统,一个在世界上都令人佩服的系统,包含了古往今来众多经典战役,用户可以自己对某一战役的信息进行自由组合自由布局,并有人工智能给出评价(我已经开始呕吐,毕竟我是软件专业的,他居然还有号称自己在国际论坛上用耗资10万rmb研究的项目光盘打败了美国价值1亿美元的光盘,呸!),虽然那老总用了许多诸如思维模型,拓扑结构等等专业词语来糊弄,听的人云里雾里,但是我毕竟是学这一行的,他那个所谓的系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个数据库,把众多文字图片事先存好,所谓的自己设局,就是个排列组合问题,所谓的人工智能评价就是按照加权标准,对你的排列组合进行成绩计算,然后冠名为“思维活跃指数”。那个老总的意思是过去战争的智慧可以运用在现在的信息社会商业竞争中,但是要明白的是,真正的战争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怎么可以和所谓的“商战”相提并论?两者根本不具可类比性。到这里我们彻底明白了,这就是个忽悠一些愚蠢企业老总的骗钱系统,用那种看似非常高深的辞藻使某些没文化的老总觉得很有层次。不过,骗钱也罢,忽悠也罢,只要能拿到报酬,我们也不去计较那种公司的所作所为。因为虽然干的事很傻,但那公司所在的场所还可以,我们觉得他不应该太会乱来。显然在场的那些文科大学女生被那演讲震的一愣一愣,一群人签了协议。我看到了协议中的一条“案例理想酬劳4000元,按标准等级乘以系数,A等为1,B等为0.75,C等为0”


c等为0就意味着一分钱没有,而评价人员则是他们公司。我明白了,虽然此时浅草还心存幻想。她和她室友辛劳两个礼拜,查书看碟查网络,完成了各自的案例,虽然没有把握拿到完全的4000,自认2000还是绰绰有余。结果自然是一分钱没有,极其恶心的是,公司的人扔下一句话,不合格,但是他们会改改再用!协议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条款,他们的协议上清楚表明他们只拥有审核通过的案例的版权。浅草火了,恨不得砸了那家公司。第一:评价标准属于他们公司自己,这根本是霸王行为。第二,使用他们其实并无版权的未通过之案例。第三,纯粹的欺诈,浅草以及她同学都是我们学校中文系的优秀学生,我们学校的中文系又是市内非常不错的专业,两人的历史战役的资料汇总居然同时被评为不合格简直匪夷所思。然而对于这样的骗子行为,小小的学生又能有什么改变,当整个社会都在嘲笑大学生的傲气与能力不符,谁会多来关心你的权益?最多来一句嘲讽“这就是社会!”



经历了那些起起伏伏,我们的心态却渐渐的平了。我们经历过了,对《梦想家》的感触也就越来越深了。我在实习中继续着剧本的撰写。虽然一直想把先前经历过的那些让人愤怒的事情写到剧本里去,但后来浅草说,《梦想家》不是用来泄愤的。于是,完成的剧本中并没有我们被某个不知是否存在的不负责任的编辑放鸽子,也没有可笑的骗子公司,有的只有我们对于梦想的执著。第三版的剧本,我首先完全按照标准的电影剧本格式进行编写,同时完全重写片子的开场,因此开场30分钟的戏是完全重新编写的。然后,大幅提升主角成正的重要性和心理描写,丰富人物。还有完全重新编写剧本的后半段及结尾部分。终于在2005年12月中旬,完成了《梦想家》剧本的第三版,一共为95页标准剧本,33000多字。第三版的完成标志着《梦想家》初具成型,然后开始的就是大家的进一步修改及丰富。这部影片将是剧情以及表现均为一流的影片,我们不怕别有用心的流言蜚语,因为我们确信已经做到很好。



12月18日


我和浅草在来福士广场见了朋友介绍的两位交大同学。Bobo她们是交大大三的学生,前面正在和时尚杂志筹划活动,从我朋友口中得知了《梦想家》活动,非常感兴趣,决定先全力为我们拉赞助,成为我们的制片。我们非常需要有能力的外联制片,虽然能力还有待验证,但是有人帮忙总是好的。先前在大二曾一起拍过片的乱世佳人也打来电话,说他有朋友的公司有赞助,有朋友的帮助真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2月19日


写完了上面一大段过去的回顾,我开始继续记述《梦想家》的历程,这也是将来我们拍完影片以后,回过头来看,一种可见的印记,一段岁月的印痕。
今天主要是完成对先前《梦想家》前期的回顾。剧本还在改,还有不少小地方要磨,有不少细节要加,不过大的剧情已经有了,一切就方便一点了。公司里我现在也没什么事了,主要是开始准备实习报告,和实习评价,准备结束实习,全力拍摄《梦想家》。


12月20日


还有两个礼拜就要结束实习了。随着《梦想家》的起步,实习对于我来说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一种煎熬。事情还是那么多,实习报告要订成一册书,仔细看看我从来没有细读的实习条例,规定之多之繁复令我惊叹,更明显的是感觉到学院的一种功利主义。如果说现今教育是磨平人棱角与创造力的行为还并不能让人信服,那类似软件学院这样的极端功利,仅以培养一个公司需要的螺丝钉为目标的教育行为绝对是一种令人悲哀的现实。不过,总有理由,它可以说是为了让你更好的踏入社会,它也可以说社会就是这样,但我想,我们所描述的《梦想家》就是这么一群不相信所谓社会权威的人,他们从来不会认同自己的命运被决定的事实,他们是生活在银幕那一段另一个世界里的人。


梦想家》应该是一出悲剧,尽管我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那是因为我希望观众高兴。但其实,面对现在这样一个我们无力改变的社会现实,像成正这样的抗争者更加凸显出了一种悲剧色彩。就像浅草说的,拼命抗争其实无可改变的命运,这才是最大的悲剧。我们都以各种理由在欺骗自己麻木自己,当自己沉沦以后,再开始攻击那些还充满希望的人们,这就是一个轮回。就像20世纪初中国被侵略,人们却无比麻木。如今一个个行业被国外强势入侵,一个个行业都鼠目寸光,安于成为世界的大工厂,我们和一个世纪以前被同样的外敌,被同样的欺骗,只是这次,没有军舰大炮在我们身边,我们认为,这就是太平盛世。


什么是生活?价值在哪里?我想说的事实是,其实我们的大部分人的生命过得并没有价值,这就是悲剧!然而真正的悲剧是,还会有人声嘶力竭的喊,既然我有生命必然有其价值。暂不论述上帝评价体系的存在与否,很多人在一生中实现了什么?生子,上班,看热闹,起哄,逆向行车并骂行人走路不长眼睛,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螺丝钉。对于有人说生子就是一种神迹,每天的生活都是一种美,有人赞颂每一件微小的事并称之为伟大,我只能说评价体系的混乱混淆了世人的眼睛。他们看到小事赞颂论就以为真的伟大了,真的美丽了,真的值得了。我常常玩笑地认为,这种小事论是一种阴谋,某些阶层的人为了自己的生活,催眠大众阶层,让他们安于所有的小事,来为自己的安逸添砖加瓦。这也是一个悲剧,而且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悲剧。我们会为了捍卫我们自己每个人所信仰的东西而互相攻击,会为了捍卫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而做任何事,所以使得我们正在经历的每一个悲剧都不存在被改变的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继续把戏演下去,并且期望,如果演的好,上帝能让你来成为那主角。只是和赌场一样,赢的总是庄家。


12月22日


没想到圣艾克絮佩里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浅草昨天对我说,她读完了圣艾克絮佩里的《人类的大地》,里面他就写过,有很多人无意义的过完了一生,最可悲的是,没有人会意识到自己的无意义。相对于其他人的可悲,我们的可悲在于,我们知道了那种无意义,却无法改变些什么,其实我们仍和大多数人一样。疯人院里不疯的人总有一天会疯的。Coco与卷毛行走在高墙上寻找世界末日,在夕阳漫天飞舞的黑羽中,他们知道了没有世界末日,也没有神的存在,那时,她也死去了。我们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也像那疯人院的高墙,不敢跃下。直到有一天,我们走到尽头,我们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没有找到。


昨天去食堂晃了几圈,没有找到中意的人选,磊磊说贴海报,其实真正的主角,真正的那个合适的人不可能招募,只能我们自己去寻找。还是做个试镜吧,交大那边有了几个候选人,但是在没有定下来之前,我们也没那空去一个个详谈,元旦前把所有的候选人召来试演一下,争取定下主角,立刻开拍。剧本这边还是要修,我们要求每一个段落都好看,每一个画面都好看,整部片子能有一个氛围,与感觉,观众看完以后,一定要能拍案叫好,不然就没有做到我们的最好。国内傲气的DV人不少,才气的DV人也不少,有很多人看得出很想从事这一行,就像我们《梦想家》的主角。因为大半年没有关注DV界的发展,下了最新的片子看看。可以看得出很多人虽然在做影像,但是,作品那些镜头里面也没有一种能让人洞察的美感或灵气,有的虽然本子可以,但是却根本没有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让人根本看不下去。中国影视教育始终还是影响到了应该先锋无忌的DV,中国始终还是文学的电影,而不是视觉的电影。就像周传基可以始终在那边摇旗呐喊,电影和文学是两码事,另一边始终拍着“充满韵味”的电影。谈论电影首先强调剧本的文学价值本身就是荒缪,能拍出美丽画面就始终是MV?剧本永远都是半成品,没有优秀的视觉表达和讲故事能力,剧本再好有什么用?没有好的故事,你等待,你去磨,你去改,总会碰上;但是作为做影片的人,如果你不会用镜头表达,不会用镜头讲故事,不会用镜头表达你的世界,怎么能做影像?怎么能做导演?没有这样的能力就不要只看到剧本不足,需要看到的不足还更多,就不要再以为把剧本弄好就能出好片子。以前看过一部DV片子,就是手拿DV,找同学拍的故事,这片子没有调色,没有什么特技,镜头也晃,但是它用了一些很独特的导演表现手法,剧情也层层套,有些镜头用的居然很有意味,虽然没有精致的后期,也没有无病呻吟的思想,但却让我觉得很好看。我以前也是走过一些弯路,也希望新的做DV的人不要在多把精力放在后期技术。既然要做导演,应该要学表达艺术,也应该学学镜头的寓意。很多人都以为后期万能,可是如果你前期的镜头摆得惨不忍睹,怎么能做出好画面?不过,一波又一波的后来者坚信后期万能,坚信他一定要做到《蓝色看台》的胶片效果,我还是一遍一遍重复我的希望,希望他们不走弯路。
有些人喜欢抓住《永恒阳光》攻击我,我也说过,那种表现效果是我自作主张的重新拼凑无可避免地结果,不过那些自知与我差距的人只能抓住这根稻草一遍一遍的重复,以凸现自己的其实异常平庸的“与众不同”。我希望,这一个DV的地下圈还是多一些团结和共同努力的好,缺乏权威所以互相不服气,其实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稻草,没什么好争的。


12月29日


昨天在东方电影频道做了一个小小的访谈,他们要播放《听说我们曾相爱》。谈到了有关DV圈,上海DV以及DV影像特质等的问题。我不知有多少会被放在节目中播出,但觉得其实,我还是留了很大余地,并没有完全说出我的想法。也许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更真实的东西。
首先,做DV的没有一个能做电影,至少对于中国DV人来说,到目前为止的情况就是这样。这就是事实,在国外可以有人拍了DV,技巧成熟以后然后去拍电影,但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例子。电影学院的毕业生都不太有机会能拍电影,更不用说非专业出身的人了。所以以我看,大部分的DV栏目都在胡扯,每一个认真做片子的人都是有一个当导演拍电影的梦想,但不管是栏目还是那些掌握资源的人,没有一个真正的来看来听做DV的心声,说了一万遍,现在拍DV的始终是别人的一个噱头,你想别人对你会有什么关注,做梦!
然后对于上海DV,自从和我一起做片子的那一代人都开始踏上社会以后,我就不认为上海有什么DV圈了。那些有独特个性,有不错技术的人都没有能继续自己的梦想,或者非常艰难的在想办法;而后继一代中有没有发现具有亮点和代表性的人物。可以说,上海没有什么DV氛围了。北京有酒吧圈,有电影学院,上海有什么?酒吧是给白领和玻璃的,在上海的人都是做市场做金融的,影像能有多大的生存空间?更何况没有未来,上海有DV圈又怎样?
DV影像特质,当然有人会坚持DV就是DV,就是充满DV感觉的影像;可以对我们营造电影感的DV影像不以为然或无法理解。DV始终只是工具,和胶片一样,我们最终还是根据所拍的片子选择影像感觉,拍剧情片,我们需要让观众投入剧情,投入本身就是经过艺术创作的故事,用一种有距离感的电影氛围的图像,有什么可指责的呢?如果我们拍真实为重的影片,就会追求尽量真实的影像。一切都是因片而异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国内常有不少喜欢钻牛角尖,吹毛求疵,或者说“较真”的人。但是,把时间花在这些方面,并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DV还是以浮躁的作秀为主,后来的一堆堆年轻人也看到了DV华丽的外表,不管究竟喜不喜欢电影都硬是插进一脚,我们也继续做着那些不好的榜样,吸引着后来人一个个跳进这陷阱。


到今天为止,筹备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剧本也在继续大修,前几天,经过讨论,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又有了一定的完善和调整,对某些情节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但是,修改还是要继续进行,因为我们还没有对剧本完全满意,我们还有时间。我们对《梦想家》的要求是以一部好的电影的要求去做,不是DV,也不是好的DV,而是电影,优秀的电影,所以对我们的挑战非常大,但是我们也乐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很快就2006年了,2005年并没有太多成就,这是为了2006年的厚积薄发,2006,A NEW YEAR!A NEW LIFE!


12月30日


今天看了一半《费利尼对话录》,看得很投入。洋洋一本书的对谈记录把费利尼这位伟大的导演的思想生动的展现给我们。我们经常会把一些大师和伟人神化,把那些人变成和神一样的没有瑕疵的人物,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电影大师真实的一面,非常真实,非常坦率,他毫不避讳自己没有看过爱森斯坦的电影,也不避讳很喜欢看一些007影片,相比有很多人喜欢拿自己认为高雅艺术的东西掩饰,喜欢以鄙视通俗来体现自己所谓的不同,费利尼用一种坦率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一种真诚,也许正是大多数人缺少的,同时,装B的人却永远不会少。
1月2日会进行试镜,候选的女生始终不缺,然而男生却很少,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实在找不到关系联系我们学校的艺术系,以前认识的人也没有回音,所以,原创音乐方面只能靠朋友介绍,1月2日,会有上音的朋友过来,希望能在上海音乐学院找到合适的配乐人选。因为我非常重视配乐,所以才会在找演员的同时就开始物色配乐的人选。希望能在打造一部不错的电影的同时,也能制作一张让人心动的原声大碟。


1月23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来写这么一篇很灰色的日记,也弥补一下这么长时间的空缺,把这一个月所发生的事记录一下。总的来说就是:所有的事都在出问题。第一是原本以为万无一失可以放心的学校影视工作室方面突然出现变故,第二就是赞助的渺无音讯。然而,对我们打击最大的就是影视工作室的突然变脸,我们最最放心最认为不可能出问题的方面出了问题,我们一开始底气很足也是因为有工作室的大量设备可以使用,但是现在一切都消失了。这一个即不像学校部门又不像企事业单位的地方给我们上了一课:人情是廉价的。几个月里,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工作室的老师对我们的态度有了360度的转变,甚至这种转变都被隐藏在表面之下,我们毫不知情。直到有一天,我们才知道我们是应该滚了……曾经看过一篇大学生片子的制片手记,虽然他们也遇到了种种大困难,但说到底,在文章里,他们的学校始终是坚定的支持帮助着他们,所有的设备也是学校的。可是我们现在面对的不仅是社会现实的压力,同时还有学校方面的釜底抽薪,而且这件事做的是如此低级卑劣,以致我们都无法去描述我们的遭遇和心情。当你最信任的人突然背信弃义,这种打击是最大的。
另一方面就是赞助的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筹资。先前接过一个帮同学公司代做剪辑后期的活,说好5千,那算是3部片子,可是做完一部以后,另两部杳无音信,而且拖起来没有结日,居然还不知能否谈下……,于是原来打算好的5千也不知何时才有,一切就是这样。话什么都好说,就是没有钱。对!就是没有钱!交大那几位同学始终拉的都是活动赞助,活动赞助对影片拍摄毫无意义,没有前期的钱做片子,为什么要拉赞助搞首映活动?这是一件毫无意义而且很荒缪的事,可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也的确理解,没有人愿意投钱给几个似乎没啥作为的大学生,我们认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自己筹资做这一部影片!有人愿意大把大把的钱扔在寺庙,扔在饭馆,我们认了,这就是荒谬的社会!学生不配拿钱,我们也认了!现在和学生什么都谈,就是不给你钱,为什么?因为是学生,你TM根本不配拿钱!就配被我们这些所谓的社会老鸟鄙视!


片子剧本的第六个版本在放假前基本定了下来,回首一看,这么几百遍改下来,现在的版本和最初的版本几乎已是天上地下。第六版相对于第五版也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而且同时,我们认为也是飞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始终充满信心在做这件事,没有因为那些外界的挫折而退缩,因为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做好了,所有人都会为我们而惊叹!


2月17日


好久没写日志了,也转眼就快到开拍的日子了。这两天忙着拍剧中剧《寻找者》的画面素材,顺便也是和主要演员进行磨合交流,感觉不错。同时,也算是对刚到手的稳定器的训练试用,有点难度的:)感觉是项体力活,估计拍摄完成以后,我的手臂力量会增强不少~这段时间还是忙着前期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似乎怎么忙也不够……在大家的省吃俭用及慷慨拼凑下,《梦想家》的前期设备采购就用掉了一万多块钱,全是自己掏出来的……所以我怎么也不希望我们的PR团队去和学校等过多的合作……我们自己掏心掏肺做这部片子,为什么还要给别人脸上贴金?不管怎么说,在大家的努力下,器材终于差不多到齐了,电池,广角,脚架,摇臂,稳定器,灯光……居然全都买来了……但是这还不是前期准备的结束……我们连我们自己学校的执行制片还没确定,考虑到演职人员都是学生,我们不能专职拍片,所以日程制定非常困难,还有很多场地问题需要解决……甚至连器材放哪里都是问题,现在只能暂放在寝室,不仅令人担心安全问题,而且这还意味着每次出去拍摄都要忍受宿管员怀疑的眼光甚至盘问!交通、食宿、场景、服装等等,这些都是大问题,但是何时解决?怎么解决?也许只有到开拍时才知道,这就是学生拍片!不可能只关心创作,我们所做的远远大于导演,远远大于制片……明天去招聘会拍点素材,算了下车费,又要20多块……这样的用钱速度怎么对得起父母?怎么活得下去?!一出行钱就花花流走……人的生活真的很艰难,我们还是幸运的,可以拍东西,真的还是幸运的。


2月28日


梦想家》终于开始拍摄了,最近阴雨天气,又非常寒冷,实在不是拍片的好天气,但是时间不等人,为了抓进度,满负荷运转了两天。在拍摄的刚开始便如此高负荷的工作,身心之累真是未曾想像。两天的拍摄成果既有好的,又有不足……好不容易挑战了一个长镜头,但却因为画面看上去实在不漂亮而决定放弃,打算重拍那段场景。日程果然要拉长的……临时把一场在后门的夜戏提了上来,虽然已经竭尽可能的低调,但还是引起了一定的围观。当然,我并不反对围观,但我痛恨那种围观了不算,还喜欢凑到摄像机旁边来问东问西的人,你TM以为你是谁?!……以前常常看到某某剧组粗暴待人的新闻,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现在发现并不是无法想像,毕竟这社会上永远不缺少喜欢犯贱的人。
在文科楼的拍摄因为场景始终和要求有差距,完成的效果总是觉得差强人意,而且由于小剧组低调的缘故,一直不太敢在外景拍摄时搬出摇臂……在文科楼又碰上了被人盘问,态度异常恶劣,幸好我们辩称自己是拍作业。这让我想到了:一,该死的学校,每到学生一出名就急着拿来作秀,平时毫不关心。二,中国恶劣的拍摄环境!我不知国外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恶劣,在轻轨上拿个大点的DV就会被盘问,对着商店拍也会被B4,对着摊贩那更不行了,等等等等……在公共场所拿个稍大点的DV就好像犯罪一样,要遮遮掩掩。全是那些该死的电视台偷拍害的!(不知对不对)你用偷拍手段搜集证据不是不可以,但是屡屡在大众媒体上曝光是一种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偷拍本身就是作为一种非正常手段存在,媒体本身已是错误的一方,却还广而告之,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全民的“摄像机恐惧症”,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和商贩像我们国家这样害怕镜头!由此也导致了中国影响作者创作空间的直接受限,想要捕捉原生态已经是非常非常困难……



3月11日


今天雨很大,拍摄日程又一次耽搁。经过这些礼拜的拍摄,华师大这边的拍摄渐近尾声,由于交大制片方面不断抱怨过来师大不便,所以我们也尽量将场景改到交大去拍,没有办法。
和交大PR方面始终相处得不太好,她们试图是以制片的身份介入,也是我们一开始希望的,但是不管是前期准备还是拍摄时期,始终是我们在做各项文本工作。作为广电专业学生,在我们非专业面前居然将场景表说成分镜头剧本……如果能把事完成总是好的,但是有时事情没有完成,说很忙,我们也知道大家做这个都不容易,但是并不是因为你忙同时还做《梦想家》就能给你制片的头衔,我们只能看你究竟付出了多少。我们熟悉剧本就必须是我们做场景表做日程安排?那全世界的编剧导演都干这个,还要制片干什么?剧本发来似乎只是导演演员看,你们不看的么?没必要么?这些都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和剧组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关系,你不是BOSS,不是老大,钱也不全是你出的,你来剧组不能是以探班的名义,老板的身份;你如果想成为制片,你必须是剧组的一份子,让全剧组的人都感受到你为《梦想家》的付出!另外,赞助的问题。不要因为是学生拍片就小看我们,我们对我们的实力和影片有自己的衡量,也不要期望能随随便便让我们出卖影片权利(包括任何署名的权利,我们都将根据实际贡献决定字幕表),我们以全心的热情在做这个项目,不会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对于投资商任何无法接受的剧本改变条件,我甚至可以自己豁出去,自己解决全部的影片拍摄资金,也不会向任何外部势力低头!这是长片处女作,我不会让任何人破坏这一部作品的完整性!


3月27日


昨天所有的设备都已经移师交大,华师大这边的戏基本结束以后,就是交大方面的大戏开锣。这个周末会先前往郊区拍摄郊区部分的戏,然后才开始交大的拍摄。
昨天晚上,正式和原先制片决裂。不是因为拉不到赞助,只是因为态度以及互相之间的相处。如果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不一样,如果一开始就以怀疑的态度,甚至是怀疑我们人品的态度,怎么合作?!就这样,也不想多说,这样的事非常影响创作。好在我们《梦想家》的剧组经过近一个月的拍摄,互相已经非常熟悉和默契,我们互相信赖着才能成就这个梦想,不能有任何其他的不和谐因素来打扰!
我们不是为了任何利益来做《梦想家》,我们所想做的只是证明自己,完成梦想!
就这么简单。
就这样!
Over!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zvAIoVaVeK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