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争取一个上天堂的名额《毁灭之路》

2006-2-15 18:43  来源:网易 作者:湖边的鱼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影片接近尾声,朗尼向苏利文摊牌:“这里谁没有杀过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都上不了天堂!”苏利文则反击道:“迈克可以。”之所以能够这样坚定地问答,是因为他早已暗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迈克走上他的老路。影片最后,迈克双手握着枪面对杀父凶手却迟迟不开枪,眼看杀手渐渐逼近,已倒在血泊中的苏利文拼尽老命,击毙了杀手。迈克对苏利文解释说:“我还是下不了手。”苏利文欣慰地笑着说:“我知道。”他知道儿子是清白的,将会过上自己一直期望的正常人的生活,死后可以堂堂正正地升上天堂。他可以含笑九泉了。


影片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美国,就是邦妮与克莱德这一对雌雄大盗风头正健的时代,也是《铁面无私》中年轻的特派员李斯勇斗芝加哥黑帮的时代(有趣的本片中苏利文面对也是芝加哥黑帮)。影片一开始便是迈克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冰天雪地中,严酷的自然环境喻示着恶劣的社会环境。一路上他遇到尽是垂头丧气的人群,他叫卖报纸的头版新闻是工厂又出伤亡事故了!破旧的建筑、死气沉沉的厂区、冰雪覆盖的街道,无一不显示当时美国社会的凋敝萧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济危机是这样,深藏在苏利文心里的恐惧也是如此。


毁灭之路》讲的是苏利文是一个精明强干的杀手,替黑帮老大朗尼卖命。儿子迈克一直对父亲的职业很好奇,偷偷钻进了父亲的汽车,目睹了父亲协助郎尼的儿子甘南杀人的场景。甘南为掩盖自己的罪行,欲杀苏全家。结果苏的妻子与小儿子死于甘南枪下,侥幸逃脱的父子俩走上漫漫的复仇之路。故事听上去有些俗套,的确也是,灭门——逃亡——复仇,这样的叙事模式,即使放在中国的武侠片中也一样适用。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套的复仇与自我救赎的故事,影片却演绎得别开生面、精彩绝伦。


影片首先让人动容的当然是父子情深。当朗尼知道迈克跟踪的事,安慰苏:“迈克一定吓坏了,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你已经熬过来了,他还不能适应,以后他会习惯的。”可以想象,这时苏的心一下沉到了冰点。他一生最害怕的就是儿子步他的后尘。自己已无力摆脱了,必须让儿子远离杀戮。为了免受自己的影响,在平日他有意识地疏远儿子。矛盾的是在复仇过程中,他只能带上仅存的儿子。苏在要求芝加哥黑帮保护被拒,无奈只得反戈一击,大肆抢劫他们存在银行的钱,逼他们妥协交出甘南。行动的第一步便是要教会迈克开车来作为接应,感情略显淡漠的父子俩便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慢慢亲近起来。


片中与苏利文父子对应的是朗尼父子,朗尼认为既然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应该这样生活,没什么可以埋怨的。他知道甘南犯下的罪行,但因为是自己的儿子,除了表示痛心疾首之外,他无所作为。当苏告诉他甘南罪不可赦时,他没有否认但同时无奈地说:“要我将钥匙交给你,让你开门去杀死我的儿子,我做不到。”这也是一种父爱,因为血脉相承而无法割舍,只能任其沉沦。片中还有一条隐性的父子感情就是朗尼与苏利文,在苏走投无路时朗尼收留了他,给他一份职业,让他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他视朗尼为自己的父亲,对他亦步亦趋、惟命是从。但也是朗尼带他走上了万劫不复的不归路,最后他只有硬下心来杀死朗尼,才能彻底与过去决裂,完成复仇与自我救赎。


摄影也是影片亮点之一。难以置信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影片竟然能够讲得从容舒缓。片中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观众却丝毫感觉不到拖沓与倦怠。特别是表现人物活动空间的纵向深度时,如楼梯、过道、走廊、会议桌等等,片中频繁运用推镜头,以缓缓推动的镜头来表现空间的狭长与单调,用以暗喻人物的各种心理以及他们各自的宿命。当人物离开城市来到野外,随着汽车前行方向作横向移动的镜头显示的则是自然空间的广阔无垠与勃勃生机,两者相较,其中的褒贬不言而喻,同时也为迈克最后的归宿埋下伏笔。


灵活自如的长镜头运用使得本来平淡无奇的场景变得饶有趣味,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职业杀手“记者”的出场,影片用一个望远的推镜头,产生他双手拎着照相器材,努力急步往前赶,却仍在原地踏步的效果。这里不同于《毕业生》中达斯汀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