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紫禁晚照《末代皇帝》

2006-2-12 18:48  来源:西祠胡同 作者:不乱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最近回到家里,闲着无事,只有闷头看电影,一天三四部片子,总有些牢骚要发,总有些废话想讲,不是为了别的,只怕把自己给憋坏了。
   贝托鲁奇的片子,以前看过《巴黎最后的探戈》和《戏梦巴黎》,然而都不是很喜欢,并为自己坐怀不乱的定力深以为喜。一个艺术国度的来者,总是把感情处理得如此直接,暧昧有余而含蓄不足,不免有泛滥之嫌,且于我们这种“不开窍”的传统思维有悖。
   这很给了我看《末代皇帝》的理由。我真的想瞧瞧:当前卫的艺术撞上古老的宫闱,究竟会迸发出怎样激烈的火花?紫禁城的草木又是否听凭这异国老者的摆布,焕发出往日的容光?
   影片以插叙的形式进行着:爱新觉罗 溥仪,大清帝国的末代皇帝,在光影穿梭之中,在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和衣衫褴褛的阶下囚之间摇摆,挣扎。前半生荣华享尽后半生凄风冷雨。即便是媚日卖国,他也只是为了再一睹帝国如血的残阳。从颐指气使到唯唯连声,尊龙对溥仪的把握可谓是妙到颠豪。久居深宫,总想展翅高飞而不能出,那一脸骄容,让人能看到孩童般洁净却顽劣的心。他离不得乳娘,却偏偏失去了乳娘;他崇敬庄士敦的博学,却也失去了庄;最后连皇后婉容也变疯了。乳娘是呵护,是遮风避雨的大树;庄士敦是老师,意味着友谊,知识和信仰;婉容所代表的,是爱情。甚至连那个看守所所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溥仪的师长兼友人,带领他适应新的规则。因此当所长在文革中被批斗时,溥仪一脸执拗地告诉红卫兵:你们搞错了吧?他是个好人!
   贝氏的电影总是带有昏暗潮黄的色彩。其实这种稍显颓废的色彩倒也暗合了清朝衰老的迹象。溥仪3岁时登基,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拜,他父亲在一旁安慰躁动的儿子:快完了,快完了。这又何尝不是暗喻清廷气数已尽,苟延残喘。这马背上得来的江山,早已危如累卵。
   夕阳西下,映得紫禁城金碧辉煌。门口人头撺动,颇有一翻山雨欲来而风满楼的滋味。这时的紫禁城,不免人人自危,个个惶恐,懵懂的溥仪骑着庄士敦送他的自行车去看病故的妈妈,却在城门门口被守卫拦了下来。孩子没有自由,皇帝没有权杖,这恐怕才是封建王朝最荒谬的悲哀吧!
   影片里看守所所长与溥仪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当然,首先是他们所说的“敌人”。卖国贼的境遇就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人人都得打,且不能不打。我记得初审的时候,有一个长得很象太监的官员对溥仪咬牙切齿,恨不能扒其皮枕其骨,恰恰是所长站出来阻止了官员的过激行为。擅长人文关怀的导演其实在所长身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深入描写所长对溥仪的审查及改造,慢慢揭示出他们之间的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所长正是一座桥梁,使一个卸下盛装的“伪满州国”皇帝过渡到一个需要扶助,生命中有大起落的战犯,是所长教会他新的规则,所长的这个角色,使溥仪的前半生到后半生续接得分外自然,实在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影片的最后,溥仪又回到了紫禁城,回到了那个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雕龙刻凤今尤在,只是殿已空。这也许能被看作是一种回归,从小在宫墙之下长大的他,从渴望挣脱束缚,希望离开紫禁城,慢慢地开始习惯它,享受它,并不遗余力地希冀去维系它。直到他失去了,他还幻想用一个伪皇帝的身份去重新缔造它,去缔造出紫禁城里的一襟晚照!最终他发现,时代的车轮碾碎了自己的梦。心已死,哀莫过如是。
   当他从龙椅背后缓缓拿出他登基时装着蛐蛐的精致小盒时,我看到了一切衰老的特征。他最后一次远眺紫禁城的夕阳,然后蹒跚地走进了自己的黄昏。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