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邻人13号》心中的怪兽

2006-2-3 12:41  来源:网易论坛 作者:畸小山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我体内有一个怪物。他在不断长大,变得越来越强壮。我已经没法控制住他了……”这是一位双重人格者的告白。话语间闪现着他对自身的恐惧,也有对听者的警告:小心,如果靠近我,那个怪物便会将你吞噬。用词也许稍显文气与笨拙了些,不过“吞噬”真是太过干净了。手执尖刀,破门而入,抓起你连捅上一百来刀,或是割眼插脑……这由血腥唤起的官能恐怖感并非是我的杜撰。前者是电影里出现的场景,后者是原著漫画中的片段。漫画看到这里,一格特写利刃横割眼球的画面,与《一条安达鲁狗》中用刀片横割眼球的镜头如出一辙,却又有不同。布努艾尔与达利合作表现的这个超现实主义镜头,虽充满了怪异和荒诞,可没有沾染丝毫的血腥味。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导演井上靖雄并没有让这个场面赤裸裸的出现在电影中。显然,他无意把它搞成又一部充斥官能恐怖的异色电影。

其实,双重人格一直是西方电影的传统题材,从比较早期的《化身博士》里善恶剥离的海德大夫,到希胖镜头下的《精神病患者》所拥有的母亲人格,又或是近来投入大剂量生产的《致命ID》中一次搞出了十个人格互相搏杀。时至今日,颇为泛滥,故近来这种题材也不多见了。这部日本电影《邻人13号》不敢说有什么锐意创新,但也绝不算跟泛滥之风的又一泛滥之作。它确实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故事的主角村崎十三在学生时代常常遭受同学的欺负(怕是用“凌辱”更为适合)。性格懦弱的他不敢反抗,只是沉默与顺从。被压抑的愤怒不断积淤又无处发泄、无地转移,巨大压力中的自我面临着崩溃的境地。又一次的凌辱,十三被实验用的硫酸烧伤了面颊。作为导火索,这次事件点燃了他心中愤怒的炸药,“轰”的一声,临界点炸得粉碎,屈辱与仇恨令他的人格彻底分裂开来,另一个被称之为怪物的“我”——“13号”诞生。原著漫画中“13号”作为村崎十三另一个人格的存在以及他们共同的复仇目的在一开始便表露无疑。复仇之路上,各式各样的阻碍者不断出现,诱使“13号”频繁现身,虐杀不断升级。这使得十三的对于身体的控制力逐步丧失,两种人格的交战在虐杀中挣扎。而电影则没有继承这种血腥直白的叙事结构,它在刻意隐匿或者说模糊了某些事件之后,把观众引入了一个心理认同的陷阱。


影片伊始就给我们了一个非现实的场所:一座从外表看来破陋的小屋,被灰色滚滚的乌云遮蔽的天空,荒凉且非现实感强烈的大地。房间内是一片暗红色调,十三赤裸身躯坐在那里,脸上血肉模糊。这个场景反复出现,并不时穿插进十三对于当年凌辱现场的闪回记忆,致使画面散发着强烈的象征气质。那个伫立在一片荒芜中的破落小屋正是十三内心里的孤寂。赤裸的自我,不曾退却甚至依旧溃烂淌血的伤痕,显示着他不可抚平、不可挽回、不可治愈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而仿佛弥漫着恶臭的暗红房间则是痛苦与愤怒铸就的自我牢笼。这时,小屋外,出现了一个只穿着牛仔裤的男人,我们始终看不到他的面孔。他径直走进了小屋把十三暴力的拖出了屋外。电影至此回到了现实的场所,十三跌坐在自己的宿舍门外,门牌号码13号。不见面孔的男人便是“13号”,但影片并没有在开端就挑明这点。并且导演刻意启用了另一个演员来饰演“13号”,不仅使得人物颇具神秘感,也是在淡化作为恶与暴力化身的“13号”与十三之间的情感关联,为后文的心理陷阱打好铺垫。

悲惨的童年遭遇以及现实的内心痛苦纠结出一个扭曲不正常的人生。如此展开的故事为村崎十三顺利博取了观众的同情,也让我们顺利产生了对角色的认同感。而在对十三的复仇对像赤井的刻画上,导演则没有让他按照原著漫画那样首先以一个安定后的普通人形象出镜。这显然是会破坏掉观众因为认同角色,所以对他的复仇行动作为惯性也继续认同的情绪。同样的原因,在漫画里赤井对于家庭的温情到了电影中便几乎被省略了。长大的赤井又再一次以一个惯于欺负别人的颇为类型化的坏人形象被塑造出来,很自然的成为了我们的厌恶对像。对于十三的同情与认同,对于赤井的厌恶,导演很成功的增强了我们作为惯性继续认同十三向赤井复仇的情绪。一旦认真的投入影片情境,“那样恶劣的人,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念头笃定会曾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甚至在“13号”行动时我们还会抱有不希望他被抓住的想法,这皆是源于对十三的角色认同。虽然在情感上我们已经淡化了他们之间的关联,但实际上我们又很清楚他们就是同一个人的事实,所以为了认同十三必定是要对“13号”的行为进行袒护。此时,我们已经中圈套了。

伴随着复仇的不断展开,“13号”不仅冲出了十三的控制范围,也撕破了我们的心理底线。十三在与阿关坦白另一个自我时,出现了一段动画,简单幼稚的人物造型把可爱与恐怖怪异的捏合到了一起,充分展示了那个名曰“13号”的怪物的癫狂与凶残。这只是虐杀的开端,虽然十三曾试图阻止,可是他又是那般软弱无力。导演开始施展手段将这两个看似对立的人格在映像中融为一体,在情感上强化他们之间的关联。最终这一切在谋杀赤井儿子时被完成,掐勇气脖子的不再是以“13号”的形象出现的村崎十三了,而是那个貌似善良懦弱的十三。所以,我们对于十三的认同感逐渐转变成了一种与其同谋的罪恶感,罪恶感与自我认同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继而形成自我认同的危机。说得简单点就是它会让你心里很不舒服,为了消除这种不舒服,就需要调整或者取消认同感。影片通过叙事手段掌控观影心理的变化过程,由此制造出了一种颇为另类的悬念与惊悚感。

电影结尾,一番挣扎之后,赤井的性命被“13号”彻底把握。得知自己亲手开枪打死了儿子,赤井终究低下了头,向十三认错。意想不到的却是这句轻叹般的认错毁灭了疯狂而强大的“13号”。又是那个荒野中的小屋。暗红里,十三起身在“13号”惊诧的注视下开门,消失在一片光亮中。十三彻底告别了“13号”,告别了屈辱与仇恨的记忆,告别了许久萦绕心头的痛苦,可是那些被他虐杀的人们又如何忘却呢?这终究还是个悲剧。镜头切到了另一对孩子的身上,他们与儿时的赤井与十三一样,一个是欺负者、一个是被欺负者。不同的是,被欺负的孩子并不像十三选择始终的忍受直至人格爆裂,于是他反抗了。事情似乎朝着不同方向开始进展,一如毕业照里不再有人缺席。放学,正巧路过拆除中的那栋双层公寓。13号房间黑暗的窗户里,“13号”凝视着孩子。这样的结局预示着什么呢?也许是悲剧不会再发生了,也许他可能便是下一个“13号”……


相关链接: 大地 井上靖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