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世界的尽头《春光乍泄》
*逃避或者强做微笑的故事
是什么构筑起这部电影里那么多的”孤独” 在流放与自我流放之间
两个边缘化的男人来到了 似乎可以找到世界尽头的地方 香港的另一面
究竟哪一面颠倒那一面正? 谁也没有底气说下去
在陌生的国度里两个香港男人有点枯萎和哀伤的登场了
从电影开头两个邮戳落下的时刻起 逃离已经变得没有了意义
世界其实就是一两黯淡的汽车 对 就像何保容他们开的那两老爷车
时而熄火时而温存 带着怀旧与那么点性感 晃晃悠悠的迎面而来
交流需要能量 能量又从哪里找? 无辜的人们没了去路
只好莫名其妙的梦游到世界的另一端 然后苍白又仓促的敷衍----开心就好
记得多年前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 孤寂的内心的确闪亮过幸福的火光
那时候 父母去了外地 我一个人在家 从出租店里借来
放进碟机 尽然一晚上看了多遍 看完第一遍 然后看第二遍
看完第二遍看第三遍 而近日再看 突然发现已分不清这个世界
敢问什么样的人才不被叫做”边缘人”?或许从某个方面看还有那么几位
但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其实都是这些”边缘人”中的一员
基耶斯洛夫司基 在创作<蓝>的时候曾经说:”我越来越发现人是孤独的
任何时候我们都首先想到自己 即使想到别人也是为了想到自己”
没错 正是这种天然的自恋或者说自我意识导致了我们注定孤独的命运
何宝容一次又一次的对黎耀辉说一样的话 “我们不如重新开始”
孤独导致了依恋 放任导致了伤害或者后悔 当黎耀辉明白了这句话
其实还有其他意思的时候 镜头里只有那永恒瀑布 飞流直下
我们可以改变什么 由自由梦想导致爱恨情愁由毅然离去转到悲苦的收场
不要再欺骗自己 我们其实很孤独!
上次在网上见到一句话 “你其实并不孤独 请不要假装孤独” 当时就很有些微辞
须回答 “你其实并不幸福 请不要欺骗自己相信我们是幸福的”
幸福与不幸福总得有个参照才好分辨 如果我们在幸福与不幸福之间反复辗转
你说我们是不是真正幸福的? 干嘛要去那个没有去过的大瀑布或者天边灯塔?
每个人都试图寻找答案 终点 结果 于是我们在悠闲游玩的路上乱了手脚
我们究竟要去哪里呢? 自己害怕命运的无情控制
只能强制的要求自己相信我们自己给自己定制的终点 于是我们越走越远
这些是不可避免的 两个同性恋男人即使逃到天涯海角
即便逃开所有的一切 也还是绕不开自己在不知不觉见创制的未来
现实之后躲藏这 心灵本身的痛 而心灵之后埋伏着 现实的荆棘和命运的玩笑
我们究竟何处安身 王家卫完全明白这样的处境 于是我们会发现他几乎所有的电影
都是在幸福与不幸福之间辗转的游戏 像无脚的鸟哪一边都不能降落
他的电影是焦虑的人们的怀旧或者幻想
可是即便我们无法选择 我们也只能朝向些光明或者温暖的颜色
<堕落天使>里的父子情 <重庆森林>里希望的留白 <花样年华>里面的那盏雨中的路灯
那飘散在馄钝摊上的热气 以及<春光乍泄>里面的最后一个微笑定格
即便命运捉弄 即便无能为力 人们还是本能的选择了那丝缕烛火的温存
<春光乍泄>里面有很多冷凝的镜头 有点干皱 甚至偶尔还有些黯淡
犹如散漫的寒光在影片里面突然闪过压抑的人群 记忆或者是遗忘?
猜测总是很悲哀的事情 要不然在这些色调里面感受孤独 要么在自己的猜想里匆匆渡日
有那么点凌乱 有那么点拼贴 有点眼花缭乱 感觉最重要
剧中的人们最终都还是要回家的 就像黎耀辉后来从”正面”颠倒了”反面”
从台湾转飞香港 在台湾的夜市上他也明白所有的人即便去的再远躲的再干净
还是要回来投靠别人的 人虽然很抗冷 但终需成群结队的渡完自己忧心忡忡的生命
也许这就是解决孤独的唯一办法 那就是不断的寻找温暖 人流浪累了还是需要歇歇的
就像王家卫的戏中就不断尝试着给我们些港湾停靠 一站之后是另一站
好让我们相信永远没有终点 即便他有些”欺骗”我们的意思 我看还是善意的吧
*关于香港回归
1997年<春光乍泄>的出现或许还是映照了香港人对于未来焦虑的心理
逃离还是回归?漂泊还是归依? 当未来的不确定性再次降临到香港人的头上
当领导人在香港的宾馆的电视机里安然辞世 未来又在哪里呢?
就想今天这个关于终点与路上焦虑的话题一样 做为香港人能做的或许就是一个微笑
相信”不管怎么样 我想找他的时候还是可以找着他” 眼望繁华 沧桑一笑
逃离的故事最终与回归的故事惊人的纠缠到了一起 伴随不安 艰难上路
*探戈舞曲 和 那一片苍凉
这张电影原声实在精彩 是实上也是这些音乐引导导演王家卫走出这部电影的韵味与风格
这难怪王家卫在电影完成后也非要完成一张原声带不可
整张原声带收录了caetano veloso的cucurrucucu paloma,frank zappa轻松自在且狂放不羁的摇滚乐
阿根廷探戈之父astor pantaleon piazzolla的探戈舞曲
和几段bar sur中现场收音的乐队演出 另外还挟杂了电影中瀑布的水声
球赛的广播 甚至现场收音时的ng等 是一张气质十分独特的原声带
而且呈现了十足的电影联想力 Piazzolla caetano veloso
的音乐为电影的那一片苍凉注入了灵魂的启迪
frank zappa 的现场版<HAPPY TOGETHER>也为整个回归的主题奏响的自由的旋律
记得 香港的罗展凤曾经对<春光乍泄>的原声进行过分析
这里就不再多说 有兴趣可以参看她的<电影*音乐>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