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繁华背后中国影坛期待现实的表达

2006-1-2 9: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吴晓东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国产大片与好莱坞影片分庭抗礼,华语电影屡获国际大奖,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悄然起步,特别是首次突破20亿元的国内市场票房,更足以让任何一个中国电影人走到哪里都能挺直腰板、扬眉吐气。


  在纪念百年诞辰的缤纷光影中,2005年的中国电影陶醉了。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庆典,数目繁多、名目不同的颁奖,让中国电影从未像今天这样喧嚣。尽管银幕上还少有令人惊艳的镜头出现,但我们毕竟看到了复苏的曙光。


  大片造势进入“烧钱时代”


  继张艺谋的《十面埋伏》首映式2000万元“烧”出1.5亿票房之后,2005年国产大片首映“烧钱”之风愈演愈烈———


  戛纳电影节上,陈凯歌的《无极》和成龙的《神话》争相一掷千金地租古堡、包沙滩,排场和规模丝毫不亚于欧美的大制作;7月,徐克新片《七剑》耗资近千万元在长沙举行首映礼晚会;11月初,动作巨片《猛龙》耗费3000万元港币在万吨豪华邮轮上举行电影慈善首映礼;岁末,几部影片的贺岁大战更是在首映仪式上狠下功夫,就连小制作的艺术片《千里走单骑》都斥资1800万元把首映式搬到了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下。


  受《卧虎藏龙》启发、由张艺谋开创的华语电影大片模式在2005年完全成熟,遍地开花。这一产业化样板的基本特点是:以美元计算的超高成本,以古装武侠为主题题材,囊括中国内地及港澳乃至日韩明星的豪华演出阵容,必备大量动作戏、大场面、电脑特效,以亚洲市场为立足点。图谋欧美主流电影市场。今年,依此打造的《七剑》、《神话》等票房全部告捷,占据了全年电影总票房的大半壁江山。今天,中国最昂贵的电影《无极》更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奢侈排场,继续验证着“只有烧钱才能赚钱”的市场不灭真理。


  无可否认,这类超级大片确确实实以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拯救了低迷多年的中国电影业,或许这是当前所能找到的最佳的生存之道,但显然不能支撑起产业化的全部内容。


  一位网友说得好:“今天的中国电影人不必清高到无视市场运行规律,但也绝不该把所有的聪明悟性用在沿街叫卖的技巧上。制片、编剧、导演、演员们都在念叨生意经,仿佛电影无涉人生而只关营生。”


  艺术片市场之外集体怀旧


  “只有大片的风光,没有其他类型片的生存空间,这是电影市场的一种虚假繁荣。”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第六代导演张扬谈到新片《向日葵》艰难的发行时言辞激烈。


  2005年,50多岁的顾长卫,40多岁的王小帅,30多岁的李玉和张扬,不约而同地都打着艺术的旗帜在银幕上怀起旧来。从《孔雀》到《青红》,到《红颜》,再到《向日葵》,一时间,内地导演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深远而又隐秘的个人记忆。尽管国际电影节上大奖没少拿,但强有力的作者意识,边缘化的人物,沉重、晦涩、压抑的风格,还是让普通观众敬而远之。


  应该说,今年是这类中国新电影走向院线最多的一年,但热闹背后,这些离商业还有一段距离的新锐导演们却依然感到落寞和忧虑。今年上映的诸多艺术电影中,除了顾长卫十年磨一剑的《孔雀》以过千万的票房位居榜首外,《世界》、《青红》、《红颜》等终以数百万的票房草草收场。虽说它们都不指望国内票房来回收成本,但在还没有完全形成制片人中心制的今天,这次集体试水还是以惨淡而告终,再一次印证了艺术片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弱势地位。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以大师的名义走品牌路线。一个父亲为了在儿子生命最后时刻表达自己的爱意和忏悔,走上一段自我心灵的救赎之旅……人们走进影院,却发现张艺谋这次在《千里走单骑》里讲述的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温情质朴的故事和亲切感人的叙事手法,包容了最大范围的观众群,也完成了自《英雄》、《十面埋伏》之后从奢华到质朴的艺术回归。


  自2005年12月22日上映以来,《千里走单骑》首周票房已超过1000万人民币。有业内人士甚至预测,“四两拨千斤”的《千里走单骑》很可能成为今年贺岁档真正笑到最后的赢家。


  功夫片又进入了春天?


  2005年,和艺术片一样郁闷的是功夫片。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的拳脚功夫在每部影片里都一样,观众觉得不同,只是因为我身后的背景不一样。”2005年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功夫电影对世界影响论坛”上,大哥成龙表示:“功夫片下一步怎么走我真的不知道,能拍的都拍过了,没有什么新的了。”


  2005年初,周星驰执导的《功夫》在欧美市场接连获得票房佳绩;2005年末,继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之后,陈凯歌携转型之作《无极》将再次冲击奥斯卡。这一年里,加上徐克的《七剑》、成龙的《神话》、李连杰的《霍元甲》以及即将上马的《赤壁大战》、《墨子攻略》等,种种现象似乎都在指向一个事实:功夫片又进入了春天。


  有业内人士说过,只有为数不多的传统文化能够挺过20世纪后半叶,并适应现代商业社会而生存下去,中国功夫就是其中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观众最喜爱的影视作品之一还是武侠类,而本来就愁无米下锅的电影人,也乐得紧紧抱住“功夫”这根救命稻草不放。


  《卧虎藏龙》之后,张艺谋凭借《英雄》和《十面埋伏》率先走上了唯美的道路,眼下《无极》又依葫芦画瓢地上了场:风光、明星、电脑特技、视听震撼,所有这一切都像符号一样飘浮在银幕上,轰轰烈烈之余,创作者似乎忘了在冲击好莱坞的过程中,中国电影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别人的口味,好的电影应该讲自己的故事。


  “假如中国电影不死,那是因为我们有功夫。”老本这样一路吃下去,不知道这句话在20年之后是否还能成立?随着《夜宴》等一系列古装功夫大片还将汹涌袭来,电影人应该如何表达现实,或许是2005年中国影坛繁华背后最值得玩味的问题。


  繁荣除了“半价”还要什么


  在2005年这个酷热的夏季,中国电影观众终于等到了久违的好消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等3家协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发出倡议,呼吁从7月1日起将每周二定为“中国电影半价日”。


  先是争相观望,然后是小心试水,半年过去了,一些影院逐渐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观众也已经养成了最划算的观影习惯。有关专家认为,在全国设立一个“电影半价日”具有象征意义,显示出让电影票价回落、吸引观众回归影院的决心。


  近年来,中国电影票价一路攀升,从某种意义上说,看电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在北京,电影票的平均价格在30到40元之间,一些所谓“大片”甚至高达六七十元。有调查显示,中国观众每人平均5年才进一次影院。


  但“电影半价日”真的能拯救中国电影的票房吗?周二半价了,其余6天怎么办?和跃跃欲试的观众相比,业内人士多数对“半价日”兴致不高。在他们看来,影院设打折日也就和商场搞限时销售差不多,短时间内能把一定数量的观众拉回影院,但治标不治本。从电影市场的长远来看,“半价日”这种促销活动对整个电影市场来说只是一针强心剂。能真正把消费者拉回影院的,说到底还是好片子。就像当初轰轰烈烈的“5元票价”之所以无疾而终,就是因为没有丰富片源的支持,价格降低了,片子的水平也降低了。


  2005年的中国电影,虽然有一些显著的成绩,但造成中国电影市场多年低迷的四大病状——电影剧本荒、资金少、票价高、盗版不绝,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005年,即使有20亿元的票房,中国人均只有区区1.5元用于看电影,即使有260部电影拍摄完成,但公映并取得观众认可的依旧是凤毛麟角;即使不断有降价措施出台,但目前中国电影票价仍居高不下……


  “中国电影的病态,必须用猛药才能根治。”北京电影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军分析说,在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针对当前的形势,必须迅速在降低票价、建设数字影院、广泛引进包括外资在内的非公有资本三方面采取措施,这应该是当前拯救电影市场的“三把火”。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