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空山灵雨》:武侠电影中的中国禅

2005-12-24 9:41  来源:天涯社区 作者:高振原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一部充满禅意的电影,虽然披着武侠的外衣,在我看来,仍难免让人敬而远之的。所以,在看胡金铨的《空山灵雨》时,我虽做了充分思想准备,可仍是战战兢兢,有如履薄冰之感觉。就像我在一位朋友博客上所说,对大师的电影总不太敢下手,生怕自己半途中睡着了,或越看越兴趣索然。倘如此,既是对大师的大不敬,也是对自我品位的嘲讽。
    
  幸运的很,第一次看胡大师的电影,却没有遭遇这样的尴尬。其《空山灵雨》环环相扣、悬念丛生,不觉有任何板滞、沉闷,而构图之精美、意味之悠远,已臻化境。今天渐为人所遗忘的大师胡金铨,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最精妙的影像阐述者之一。
   
  片中处处充满禅意,很多地方更是直接运用了禅宗典故,但导演处理得当,毫无牵强之感。为了选定三宝寺的新主持,老主持和悟外法师出了一道题,让徒弟三人各去后山打一桶清水。三人取水的方法各有不同,大师兄是和师弟们合力所得,二师兄则用细沙滤出,只有三师兄慧思用木桶在河中随意一舀,浑浊不堪。师父问三人原由,大师兄答道:“千溪万水同归大海,才能照出一轮明月”;二师兄慧文则曰:“修行有恒,澄清俗虑,才能返本归真”;只有慧思出人意料,他说:“顺其自然,心清水自清。”一语道出,主持与法师频频颔首。无疑,这是化自那个关于六祖慧能的著名禅宗故事。这里,慧思借用了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真真达到了四大皆空的境界。
   
  另一个富于禅宗意味的故事是悟外法师讲法于巨石之上,侍女们裸身在池塘中洗澡嬉戏,一旁则是听法诵经的僧众。众和尚毕竟俗念未净,如此人间艳景在前,岂能坐怀不乱!可偶一睁开眼睛,碰到竟是悟外法师凌厉的眼神。反观邱明,对此熟视若无睹,眼中有困惑而无欲念,这一切都为悟外法师看到眼里,为其后来成为主持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说,这场美女戏众僧的好剧,正是法师为了考验邱明而刻意设计的。
   
  邱明因买度牒赎生方得进寺修行,却以带罪之身一跃而成三宝寺之新主持,初看实在有些费解。可仔细一想,却是符合佛教精神的。佛教讲究佛缘,无缘之人,终世修行,却不得其门而入,有缘之人,即便罪孽深重,却能在瞬间大彻大悟,修成正果。邱明确是有缘之人,他的执着,他的坚忍,他慈悲的风范,都是常人、包括那些所谓的高僧难以企及的。他称世人窥探以久,视为无价之宝的《大乘起信录》为祸害人间的一张破纸,并依然毁之,亦是智慧的表现。
   
  老主持的大徒弟和二徒弟自不足论,不过慧思倒是主持的好人选,他品行既好,悟性又高,兼精通佛法,协助老主持多年,实在比邱明更为恰当。他在邱明成为主持后所表现出雍容大度之风范,更让人敬佩。老主持为何不选他,颇让人费解。
   
  与理想化的禅宗世界相对的,则是现实的丑恶。老主持所请来的两位挚友,王将军和大财主文安,都是居心叵测之徒,数年来打着行善的旗号,实际上是对寺中那部价值连城的玄奘法师手抄的《大乘起信录》虎视眈眈。世人如此,三宝寺中的出家之人似乎更甚。老主持的大弟子和二弟子,也应是得道高僧,却依旧难以逃脱名利之窠臼,为获得主持之位,二人暗中活动,依附地方势力进行种种见不得人的勾当。连张指挥也说:“如此贪名好利,来当什么和尚”。在新主持定为邱明后,大师兄恼羞成怒,竟欲杀之而取代。如此看来,这所谓的佛门清净之地似乎比俗世更为肮脏。胡金铨作此描写,似乎有影射世事之意,这位精研明史、钟爱诗歌与戏曲的旧文人式的导演,以此来寄寓他的悲怒之情。
  
  倒是悟外法师确是奇人。他不避荤腥、不讳女色,游刃于僧俗二界,出世又入世,却能持慈悲之念,渡罪孽之人,或许这正代表胡金铨对佛家精神的理想化追求。
   
  《空山灵雨》除了在意境营造上的成功外,胡金铨赖以扬名的武侠元素仍没有放弃。片中打斗场景虽不多,也不曾摆脱地心引力飞来荡去,但源自中国戏曲的动作设计,配以中国传统器乐,实在别有一番韵味。《卧虎藏龙》中让西方人瞠目结舌的武打场面,包括音乐的运用,与此坡有类似之处。胡大师本人声名不显,而数十年后的“偷技者”却红极一时,这大概是先行者共同的悲哀吧。特别是影片开始,窃贼白狐二人在庞大的寺院中纵横翻腾、移步换行的那一段,镜头运用之精妙,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现在的武侠片导演,在局部上或许有所创新,可要在整体上达到胡大师这般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则难矣,至于《英雄》之流,更无法望其项背了。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