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如果.爱》:歌舞“皮”,苦情“馅”

2005-12-20 9:21  来源:网易娱乐 作者:不详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如果.爱》作为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早在国内公映之前就赢得了“国际性”的喝采。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甚至把《如果.爱》比作奥斯卡获奖影片《红磨坊》,并称《如果.爱》极有可能像后者在好莱坞重新掀起歌舞片风潮一样,在中国影坛开拓出歌舞片的新天地。在《如果.爱》的真面目“亮相”公众之后,如果将影片比作为一碗香烹烹的饺子的话,“歌舞的假皮,苦情的真馅”应该是最为恰当的修辞。


一、歌舞:与传统歌舞片相比下的“幌子”


我们常说的“歌舞片”,是指把歌舞排场的成规并入影片故事中,且以乐曲为影片叙述既定要素的电影。音乐和舞蹈在歌舞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人物角色既可以按常规生活存在于剧情中,也可以用载歌载舞的方式表情达意。歌舞场面往往令剧情发展暂时中断,具有相对独立的观赏价值。歌舞片亦是好莱坞十二大类型片之一。最早的歌舞片是1927年的《爵士歌王》,歌舞片自“诞生”以来一路高歌,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全面爆发,凭《音乐之声》等片创造同类型影片十年内四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辉煌“战绩”。辉煌之后,逐渐由主流变为边缘类型,直到本世纪初借《红磨房》和《芝加哥》等片再次受到世人关注。歌舞片70余载的“沉浮”历史,造就了《出水芙蓉》等诸多经典,在歌舞片的光影中留下了金.凯利、弗莱德.阿斯泰尔、朱迪.嘉兰、文森特.明尼利等堪称“舞魂”的身影。而在世界影坛有如此显赫地位的类型片,对于国内多数观众而言,显得颇为陌生。在这种大“气候”下,陈可辛将镜头取向歌舞片,在歌舞片相对空白的华语影坛具有了一种“异类”的吸引力。


然而,以“歌舞片”进行宣传的《如果.爱》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歌舞片。影片采用倒叙结合插叙的方式讲述主人公孙纳与林见东、聂文之间的爱情纠葛,在架构上采用的是“戏中戏”的表现手法,“主戏”是现实中的爱情,“内戏”是作为聂文执导影片中的爱情。通观全片,仅有少量的“主戏”以歌舞的形式表达,绝大多数的主戏完全是常规的表现手法。“内戏”则采用的是歌舞形式,时间占全片四分之一左右。由于影片的主要故事由“主戏”表达,内戏的爱情作为对现实爱情的辅助说明而存在。因此,《如果.爱》从整体而言并不是一部标准的歌舞片。由于华语电影歌舞片的缺失,《如果.爱》的尝试很容易被看做是中国特色。正如《纽约时报》评《如果.爱》:中国式歌舞片与西方歌舞片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样精彩。


尽管《如果.爱》不能算作一部正宗的歌舞片,但影片中歌舞部分(内戏)具备了舞台、独特的造型、奢华的灯光、绚丽的服装及音乐舞蹈等歌舞片的基本要素,称得上是一部标准的歌舞片。影片中主角的舞姿并不多,舞蹈多是群体的现代舞。歌唱方面,“歌神”张学友的声音对于观众来说已经过于熟悉,而金城武和周迅为数不多的歌唱,由于与整个故事紧密相系,而显得并不重要。一些最具歌舞片“本色”的桥段都能够从好莱坞经典歌舞片中找到,开片大群演员撑伞的舞姿脱胎于《雨中曲》中的经典场面,演员脸谱化的造型来源于《绿野仙踪》中各色物种,内建舞台上的狂舞类似《红磨房》中的西方歌舞风格。从整体而言,《如果.爱》不是一部以歌舞主打的影片,而是一部十足的爱情电影。


二、爱情:背叛之后的痴痴苦恋感人肺腑


如果.爱》以歌舞的名义讲述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交织的爱情故事。一个寒冷的冬日,怀揣着各自梦想的孙纳与林见东邂逅在北京的某个小饭馆,独寂的生活让他们渐渐萌生感情,公交车上的挽腕是爱情最纯粹的表象,陈旧的地下仓库中的言谈见证着爱情的真实。然而,心比天高的孙纳不甘于平平淡淡的生活,明星的光彩夺取了他内心的纯洁,面对美国导演的“关怀”,她选择离开林见东。那一夜,她把自己给了林见东,算作是一种心灵与肉体的补偿。林见东目睹心爱女孩的离开,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物欲横流的娱乐圈怎么会轻易给一个女孩自由飞翔的空间?美国导演毫不留恋地抛弃了孙纳。大雪飞扬中,林见东给无路可走冻僵在冰地的孙纳一个温暖的怀抱。他的爱意感化了孙纳不羁的心,他们决定结婚过平常人的生活。然而,如许秦豪《春逝》所表达的思想一样,美好总会在不经意在消逝。镜头对准了在剧组默默无闻的林见东,孙纳的眼神里流露出辛酸与无奈,在名利“魔鬼”的“召唤”下,她再一次地悄悄离开,跟随的则是林见东做副导演的朋友。那一次,林见东失去的不仅仅是爱情,也是男人的尊严,所有的爱恋与伤痛十年如一日地积蓄。


在这个善变的年代,现实中真爱的匮乏,让真情挚爱最能轻易触动心灵深处的情弦。《如果.爱》的精彩在于对这一点的把握,而成就精彩的角色正是林见东。他的苦恋与痴情一次次刺激着观众的泪腺,令为爱情受过伤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爱情这把双忍剑给世人幸福与欢快,也制造了无尽的痛苦与悲伤。影片中林见东无疑是爱情的受害者。十年的光阴显得那么漫长,他保留下了滋生爱的“居所”,每次回来都记录下那时那刻的心情,为一份未知的爱而苦苦守侯。十年过后,他领着给他伤痛的女人回来曾经的住所,一声“老孙”代表着过往曾经度过的岁月,纵使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被他的所作所作而感动,孙纳同样不会例外,那一夜他们有了短暂的复合。但是,破镜岂能复燃,这一次,林见东选择了主动的离开。翌日清晨,他留下了一段录音:昨天晚上什么都是假的,但那些磁带是真的!这是影片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爱过,痛过,受伤过,梦碎过,付出过。或许,爱上了一个不值得爱的人,或许爱上的是一个自己鄙视的人,但曾经全身心的付出是永远抺杀不掉的,哪怕是喝下《东邪西毒》中的“醉生梦死”酒,哪怕是借助《寻找梦幻岛》中的现代高科技。


贪图功名爱慕虚荣的孙纳终于以自己的姿色为资本,换得大牌影星的身份,也博得了圈内“专泡导演”的“美誉”。今时,被她缠身的正是知名导演聂文。娱乐圈除了欲望与名利的交易之外,是否存在着真爱呢?《如果.爱》告诉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数年前,孙纳需要一个角色,聂文需要一个伴侣,于是,两人毫无争议地走到了一起,彼此成就了对方。聂文以为电影拍完一切都会结束,但他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孙纳。林见东的出现,令本就脆弱的爱情受到挑战。他妒忌,他无奈,他伤心。在拍电影的过程中,他“假戏真做”狠狠地给了孙纳一记耳光,认为双方就此扯平互不相欠。但是,要放弃心中的真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件,他选择了短暂的逃离,并修改了原来的剧本,将现实的爱情呈现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让自己的化身“班主”死去,让他的爱情化作孙纳心中的记忆。


爱情是《如果.爱》中的“主角”,唱出两段不一样的故事。影视中的爱情不外乎悲剧与喜剧两类,前者如《泰坦尼克号》,后者如《我的野蛮女友》。《如果.爱》的爱情注定成为没有结局的悲剧,林见东在痛苦中选择离开,聂文通过电影选择“死亡”,孙纳也只能将两个男人做为过往的记忆。


正如影片中的歌词所言:这个世界太邋遢。编导从这点出发对孙纳与林见东的爱情分裂进行了重点描述。在喧嚣的时代,永恒的爱情更像童话一样存在于《卡萨布兰卡》这样的黑白光影中,背叛则成了影视关注的主题。《甜蜜蜜》中的主人公因为异乡的孤单而背叛,《廊桥遗梦》的家庭主妇因为自我的欲望而背叛,《郎心似铁》的农家男孩因为爱慕美丽而背叛。《如果.爱》讲述的依然是背叛,是孙纳对林见东的背叛。这种背叛的动因非常明显,亦即孙纳的名利心。对于一心想在“名利场”中出人头地的女孩来说,孙纳的选择具有典型性,那种不择手段一心向上的做法已非传统道德所能衡量。好莱坞名片《慧星美人》就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处心积虑成为影后的故事,她的做法让人唏嘘不已又无法批判。


影片在爱情的刻画上下足了功夫,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观众为之抛洒热泪并不意外。但影片并非完美,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编导成功强化了林见东的痴情,却至始至终没有给出孙纳让林见东苦恋的理由,也就是说,孙纳身上有哪些值得林见东苦苦守侯的东西并没有说明。孙纳数次的背叛给了林见东鄙视的充足理由,他选择离开时的录音具备起码的合理性,而他从机场的返回却少了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沦为单纯为煽情而煽情的败笔。聂文得知孙纳与林见东的故事真相后,影片中的“戏中戏”与现实合而为一,却没有交待聂文与林见东之间关系。“内戏”中林见东本是主角,但剧本修改后,内戏却以“班主”的死亡而告终,完全没有交待“内戏”中林见东与孙纳情感的结局。


三、演员:演技在成熟释放的魅力中显现


影片打着歌舞的“幌子”,在选角上比较讨巧,张学友的歌声在华语地区无人匹敌,而金城武和周迅则是青春偶像的“标本”,对于年轻观众进影院极具吸引力。三位主角都表现出他人演技成熟的一面,表演可圈可点。周迅饰演的孙纳是影片的核心人物,戏分最多,塑造出一个不择手段改变自己命运的歌舞演员,是完全不同于《十七岁的单车》、《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中的角色。整部影片中,周迅显得非常理解孙纳这个角色,并成功地融入进去,在命运决择的数个时刻从他的面部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挣扎与忧虑。


年过而立的金城武完全走出了光影中的中学生时代,帅气的脸上多了男人的成熟,饰演如《十面埋伏》中陈捕头一般的苦恋之人--在北京从学导演到学美术再到剧组打杂最终成为大明星的林见东。这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角色,因为他爱着一个自己不值得爱的人。从金城武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爱情带来的伤痛与苦楚。最为难得的是他将爱情带来的两种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独自一个人时的苦闷和面对公众时的洒脱,那种由内敛到张扬的性格转化得颇为自然,证明金城武演技日趋成熟。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而在张学友出演的影片中,“歌神”的表现容易让人忘记他作为歌星的第一身份,完全看做“只是一个演员”。不论是讲述平民生活的《男人四十》,还是记述黑帮内斗的《江湖》,从平淡无奇的中年男子到嚣张凶残的帮会大哥,总能很好地融入角色。《如果.爱》中他扮演捧红并爱上孙纳的聂文,是一位成功又缺乏自信的导演,当他发现孙纳与林见东真实关系后,表现出阴冷、分裂的性格,显示出精湛的演技。


影片请来了韩国人气明星池珍熙饰演Monty,作为整个故事的旁观者和解说者。但从影片整体来看,这是一个多余的角色,游离在主体故事之外,与片中描述的爱情没有任何的关系。倘若删去这个角色,影片的主干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所以,选择池珍熙更多的是出于韩国市场和票房的考虑,因为他曾在风行亚洲的《大长今》中提纲主演。如此,《如果.爱》借着“长今热”自然能赢得额外的“利润”。


四、创作:豪华团队的一次出色奉献


今年不少的香港电影走的是大制作路线,《如果.爱》由内地、香港、马来西亚和美国的投资方共耗资8000万人民币,由于涉及多地拍摄,创作群非常庞大,主创人员都是业内一流高手。


影片故事的出彩与编剧杜国威和林爱华密不可分,前者负责剧本的整体架构和歌词的统筹,后者负责影片的对白与细节。《如果.爱》以镶嵌式的叙述将回忆、现实与“戏中戏”结合。影片开头就点明男女主人公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往事,但并没有迅速揭示双方分离的真正原因,影片过一个小时后才交待清楚分手的原因在于孙纳的势利与虚荣。至此,影片又转向处理孙纳、林见东和聂文三者见的爱情现状,将结局留到最后,产生强烈的戏剧张力。剧本出彩的另一个表现在于,聂文知晓孙纳与林见东旧情复燃后,将片中的“戏中戏”与现实中三人的感情戏重合,从聂文打孙纳一个耳光开始,“内戏”的角色还原为真实的人物,让戏里戏外的妒忌、背叛、悔恨、解脱交织在一起,此种设计可谓妙笔所在。


歌舞虽然不是影片的重点,依然有强人掌控,使得影片摆脱了《白毛女》等早期中国电影中歌舞脱节的现象。音乐由金培达和高世章联手打造,前者在《紫风暴雨》、《柔道龙虎榜》中形成的恢宏、大气的风格在影片中有所体现,而高世章丰富的音乐剧策划经验确保了电影中歌曲的影视风格。《如果.爱》的现场编舞是享誉全球的印度“宝莱坞”编舞大师FARAHKHAN,将西方音乐剧的舞蹈元素与印度歌舞的观赏性结合,呈现出东西方结合的动感与美感,极大地提高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再加上鲍德熹和杜可风流畅、动感的摄影,《如果.爱》的镜头画面非常流畅、干净。这些都确保了影片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是香港电影人年度又一次出色的“奉献”。


如果.爱》算不上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歌舞片,而是一部完整的爱情电影。不过,对于歌舞片匮乏的华语影坛来说,《如果.爱》在歌舞方面做的尝试无疑值得肯定。陈可辛在此领域小试“牛刀”可以看作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歌舞片作为一种常见的类型,能够装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命题。以印度著名的歌舞影片为例,在歌舞的外“筐”里,《印度往事》装下的是殖民统治下的民族主义情怀,《大篷车》装下的是民间纯朴与浪漫的爱情,《流浪汉》装下的是亲情冲突下道德与法律的决择。《如果.爱》过后,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真正的“中国制造”的歌舞影片。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