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大片难救中国电影

2005-12-18 9: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周之江 黄会清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2005年的最后一个月,寒风挟带着强冷空气横扫华北,与之相比,电影院里却透出遮挡不住的热流。张艺谋、陈凯歌两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不约而同地将其力作放到了岁末时刻与观众见面。所不同的是,前者的作品《千里走单骑》并非大制作,而更像是向其偶像高仓健致敬的作品。后者的《无极》要“重量级”得多,历时三年的精心打造,3亿4千万人民币的巨额耗资,冲击奥斯卡的雄心壮志,足以令人期待。


现在看来,这正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电影复苏最为生动的注脚。在国产大片热火朝天的同时,上百部小制作电影不得不接受上不了院线,赔本赚吆喝的现实。单片猛进、整体不济的畸形发展带给人们的不只有欢欣鼓舞,还有难以回避的凄凉和隐痛。


国产电影步入“大片时代”


无极》还未上映,观众早已按捺不住,提前十天的预售票卖得热火朝天。没有人怀疑《无极》的票房,人们只是在猜想它能否超越《英雄》、《十面埋伏》当年制造的票房神话。此前,张艺谋凭借昔日的辉煌本想对《千里走单骑》不做过多的宣传,但面对《无极》强大的宣传攻势,也只得大把烧钱以宣传救场。有人形容2005年12月份的电影市场是国产大片短兵相接,必将杀得天昏地暗。想来,搭车造势,集体亮相或许还能得个双赢的局面。


去年以来,《天下无贼》、《功夫》、《十面埋伏》票房相继过亿,在占据票房半壁江山的同时,更勾起了国人对国产大片的期待。


记得,十年前引进国外大片时曾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这势必将造成国产电影毁灭,也有人说这无疑将激活国产电影走向辉煌。


一路走来,风景变了许多,重温这十年来引进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经历的起落嬗变,不难发现,大片的确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但中国电影并未毁灭,但也远未能看到辉煌之景。看电影的人们依然在通往电影院的路上走着,只不过有时候多些,有时候少些,有的人去看好莱坞电影,有的人去看国产电影。


只是有一点,确实值得关注——“大制作”正在成为中国电影人新的追求目标。500万元以上投资规模的电影明显增加。如《十面埋伏》的制作投资就达2.9亿元。此外,不仅像《手机》、《恋爱中的宝贝》这样的商业电影投资规模超过千万,即使像《茉莉花开》、《孔雀》这样的艺术电影投资规模也已过千万。不久前,一向被视为平民导演的冯小刚招来了1亿多人民币的投资,以拍摄新片《夜宴》。与此同时,以往热衷小制作、边缘电影的新生代电影人贾樟柯也在近期放出口风,将拍摄一部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的大制作合拍片《刺青时代》。种种迹象表明,电影生产机构对电影产品在多种市场上形成的总体回收能力增强了信心,改变了中国电影最近几年一直以小投资规模创造大产品数量的趋势,增加了电影的市场竞争力。


小制作电影生态恶化


然而,抛开国产大片的光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多数国产影片由于国外大片的引进和国产大片、主旋律影片的抢占档期,而根本不能进入发行放映渠道。


有评论者称:“大片给中国电影带来强烈的刺激,催生了一批可以与之抗衡的影片,也把更多的国产片逼到了边缘。”这样的说法用来描述当下中国电影的现实状况无疑算得上是客观公正。


2004年,国产影片212部,只有40多部排上了院线的排片表,多数电影在观众面前失踪,而上映的40多部影片,也有3/4赔钱。


2005年在海南三亚,当最佳女主角的桂冠落在了金雅琴的头上,她和她的影片《我们俩》同样让观众陌生。这或许已是当下小制作低成本电影的良好归宿了,能在国内外拿到大奖。只是这样一部拿奖不断的影片却因种种原因至今仍与观众失之交臂。


据中国电影家协会调查,中国电影的态势是“单片先进,整体欠佳”。对此,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短时间内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拍摄豪华与超豪华电影,低成本的小制作应该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主攻方向。


纵观世界电影发展趋势,除美国不断抛出豪华巨作外,低成本电影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民族电影的发展目标。低成本的小制作电影,一般都采取本土化的叙事方式和艺术风格,与民族文化心理相通,易受大众欢迎。伊朗和韩国电影的崛起,就是例证。


英国电影协会国际部主任克莱尔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