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与荀子的《性恶》
看这部电影时油然想起荀子那篇在当初专门来拍砖孟子说‘人之学者,性本善’的《
荀子与孟子都由后世人归为儒家,除了各自的入世理论外,主要原因是他们定‘善恶’的标准均为《
不可否认的是,金基德是一个玩电影形式的高手,但在这部影片里所有的形式,都只是为‘性本恶’这一个道理来做包装。
如果说近年来作者意识最浓,能完美说出主题的一部电影。就是这部《
导演在电影里分为五段:春,夏,秋,冬,春。把地点放在一个无人可至的深山内,并且是位于湖中的寺庙。把主角定为和尚。这些都只是为了能纯粹讲‘性本恶’这一天性而设定的形式。金基德把人生喻为四季,仅是想讲‘年年相似,岁岁重复’这个道理。而一个人的一世与另一个人的一生,若都用几语数词来表达,无非是生老病死,没什么区别。金基德在这部电影里的四季就是对人生的一切涤尽繁琐,留下人人相似的骨骼。而把地点放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人不再受环境影响时,是否就会纯洁无暇?把人物设定为和尚,使上面那个问题更为尖锐:无欲无求的僧人在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地方,会不会更为纯洁?
用以上来作包装的主题却是:性本恶。在电影喻意为人生的春夏秋冬四段里,把荀子在数千年前那个拍砖贴的大意,重复了一遍。电影没在说佛家的佛偈,僧人只是一个幌子罢了。人家在宣传儒术哩,却一直没人去点破这个。是不是说破了令国人脸上无光?电影与文学无关,已有权威这样说过。那么,就说这部电影与哲学有关吧。这样一个主题,却让导演拍得温情平和,画面颜色也由始至终给人暖暖的感觉。
在第一段春的大门推开时,镜头平视湖水而进,满眼清凉。原野的声音让观众平息了燥动的心,安静地来观看这出人生恒古不变的演义。在湖的中间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在这个地方里,小和尚天天跟着老和尚拜佛诵经,在香火的陶熏下,他该是如一张纯洁的白纸,凡世的恶习都远远的离他而去。但他却在玩耍时,给小鱼和青蛙绑上了石头,并以此为乐。有意跟踪在身后的老和尚明显知道人初之‘恶’,只有给予教训才会晓得‘善恶’之别。所以在晚上小和尚睡着时,老和尚也在他身上绑上了石头,让小和尚在第二天走动时知道给小鱼和青蛙绑上石头后的感同体受。那小和尚拖着绑在身上的大石去小河边解开绑在小动物身上的石头,当他发现小鱼已死去时,那在空谷里回响的哭声让我阵阵心酸。在这‘春’这一段时,导演表达了荀子在他《
第二段夏的大门推开时,小和尚已长成了少年。庙里接来了一位前来治病的小姑娘。两个同在青春期的少年,佛语与戒律都不能阻俩人的相爱。本来两情相悦无可厚非,却因和小和尚僧人的身份,突出了问题。‘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在色欲引诱下,文礼道德仅是一面薄纸,一捅即破。数千年来的恒久言论,导演用唯美的影像来作交待。老和尚看到这种情形,只有让小和尚跟那姑娘去了。
第三段秋的大门推开时,小和尚已成了一个满脸胡须的青年,一身暴桀之气回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庙。他是杀了与人通奸的妻子逃亡回来。而杀人的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妒忌憎恨。这是人性的又一劣根。荀子称为‘疾恶’。老和尚在那两个警察要带小和尚走之前,仍是用他之前的方法,让小和尚用刀子刻下佛经时,化去他一身的暴桀之气。当警察把小和尚带走后,老和尚在小船上的自焚令我泪流不止。导演用老和尚自焚的方式说出:恶劣的人性,并不会因为教育而消除。老和尚从一开始,就是充当这场人生演义的教育角色。他的自焚,代表着导演本人的绝望。
第四段冬的大门推开时,小和尚从监狱里出来回到小庙里,已是一个中年人了。他把小庙的香火再度续上,安心的做回一个僧人。在一个夜晚,一个妇人带着她的儿子前来投靠。而和尚却态度冷淡。使得妇人在半夜已身偷偷离走,想留下儿子在庙里。但走过湖面的冰时,却掉入湖中丧命。在这一段对人性恶性的刻划着墨不深。留下那个小孩仅是为了电影第五段‘春’的开始作铺垫。但从和尚对妇人那冷淡的态度来看,明显有着‘好利’这一恶性的浮现。
第五段春的开始,又是一个春的到来。如斯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