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男孩宿命
“回归”、“复出”这样的字眼在歌坛被普遍泛滥运用,但当我们把这种角度放在“男孩团体”身上时,几年来几乎所有男孩团都难逃主唱及团员单飞而后解散的磨难,有的团员出走气势下滑,也有单飞成功的嚷嚷空谈还会在一起录音的梦想…,但上述情形完全没在号称男孩团体“皇上皇”的后街男孩身上发生,相反的,他们六月推出睽违近五年的新专辑《
脱掉YA、泡泡甚至机械般唱腔框架,《
曲风多元的专辑还有“Crawling Back To You”和“Lose It All”两首抒情摇滚情歌,颇有向Hoobastank的“The Reason”呛声的意味,原来是浪行者〈Switchfoot〉制作人John Fields的精心杰作,也挺适合新好男孩的歌声。而带有异国风情、节奏感十足的“My Beautiful Woman”里,男孩们则展现他们灵魂的随性唱腔,安立奎、雪儿制作Mark Taylor则打造专辑中唯一一首后街男孩团员创作曲“Never Gone”,写歌的Kevin还完全演出钢琴伴奏。
从情歌充斥却不落俗套的“Never Gone”的用心制作和后街男孩多变尝试看来,他们流露的音乐质量带来更多坚持,而这项坚持就是后街男孩五年后的现在再度出击的一款质量保证,请等待他们许久的歌迷给这五个男孩一次用力的拥抱吧。转载自七月份HERE杂志
附:Backstreet Boys 后街男孩音乐历程
Backstreet Boys所代表的,不只是五位能歌擅舞、才华洋溢、让少女们尖叫到不支倒地的偶像艺人,这两个英文单字还象征着一种风格、一种流行、一种文化。他们在歌坛、娱乐界甚至全世界的青少年文化圈里所创造出的奇迹已被载入青史,而这五个都还很年轻的男孩未来还有潜力创造出更多令人赞叹的纪录。
这一切得从Backstreet Boys的两位团员Kevin Richardson以及Brian Littrell说起,这两位住在肯塔基州的表兄弟从小就在教堂唱诗班里唱歌,两人也经常参加一些地方上节庆活动的歌唱表演,虽然他们是白人小孩,不过他们最喜欢演唱的却是有“嘟哗”合音的灵魂老歌,以及像大人小孩双拍档合唱团(Boyz II Men)那般的现代R&B风格作品。至于其它两位当时住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团员Howie Dorough和A.J. McLean以及从纽约搬到佛州的Nick Carter则都经常参加奥兰多当地的广告、戏剧和电视节目的试镜活动,在一场三人都有报名参加的试镜活动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他们对于灵魂音乐都有着相同的喜好,一拍即合的三人于是决定要成立一支合唱团。1993年,搬到奥兰多去担任佛州迪斯尼世界导游的Kevin透过同事的介绍结识了Howie、A.J.以及Nick,四人当下决定要组成一个合唱团,后来Kevin又把Brian拉进团里,在他们确定要将一个奥兰多当地的跳蚤市场名称纳入团名中之后,Backstreet Boys正式组成。
1994年,经由一位唱片制作人朋友Louis J. Pearlman的穿针引线,Backstreet Boys与Donna & Johnny Wright 签订经纪约,Donna & Johnny帮Backstreet Boys安排了许多现场表演活动,并邀请各唱片公司负责艺人事务的主管来观赏他们的表演。Backstreet Boys的实力很快就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肯定,Jive Records率先采取行动,把Backstreet Boys签入旗下,并为他们请来制作人Veit Renn和Tim Allen,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录制完成了他们的首张同名专辑。虽然团员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小孩,但是唱片公司却采取先进攻欧洲市场的策略,在1996年先于欧洲及加拿大地区发行他们的首张同名专辑。唱片公司不按牌理出牌的这项策略果然奏效,Backstreet Boys结合流行、R&B、舞曲、摇滚的特殊曲风果然很合欧洲歌迷的胃口,他们的首张专辑席卷了欧洲各国的排行榜,在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获得前十名的成绩,而单曲“We've Got It Goin' On”和“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也相继在各国成为热门名曲,“We've Got It Goin' On”在英国更是红遍大街小巷的超级劲曲。以一组没没无闻来自异乡的年轻团体来说,初试啼声就得到这么好的成绩让他们迅速成为欧洲流行乐坛的焦点,英国1995年度Smash Hits音乐奖也因此马上颁发给他们“最佳新进艺人”头衔。
尽管在欧洲已经开始筑起他们超级偶像天团的地位基础,但是Backstreet Boys在家乡美国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应得的重视,1995年在美国发行的单曲“We've Got It Goin' On”仅在Billboard单曲榜上获得第69名差强人意的成绩。一直要到两年后的1997年,Backstreet Boys终于以结合他们之前在欧洲已经畅销多时的多首单曲以及一些新作(这些新作后来也收录在只在欧洲发行的《
就在飞黄腾达的日子终于来临之际,Backstreet Boys却得开始面对眼前的一堆难题,其中之一是Brian在1998年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而住院开刀,而当他还在手术后恢复期时,Backstreet Boys又卷入了与经纪公司的版权合约纠纷,结果变成了一个讽刺的状况,在Backstreet Boys好不容易盼到在美国以及全世界各地跻身巨星地位的成就之后,他们不但没时间庆功,反而花了将近一整年的时间与经纪公司对簿公堂。最后Backstreet Boys与经纪公司达成协议,Louis J. Pearlman继续担任他们的经纪人,但其它所有原经纪团队的成员则全部解除与Backstreet Boys的合作关系。版权纠纷告一段落后,团员们终于放下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继续专心录制他们的新专辑。
在即将迈入千禧年的前夕,Backstreet Boys在1999年夏天发行了《
就在发行精选辑的同时,却传出Backstreet Boys因为A.J.的忧郁症以及酗酒问题而不得不延后巡回演唱行程的消息,尽管团员们都表达了强力支持他们这位多年好友的立场,但是之后Nick又于2002年发表了他的首张个人专辑《
在团员们休息的这几年期间,除了Nick努力拓展个人演唱事业,Kevin也把触角伸到百老汇,参与著名舞台剧“芝加哥”的演出,而Brian也在这段期间当了爸爸,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方向。2004年,团员们在经过这段休养生息的期间之后,决定要重新回到Backstreet Boys阵中,以不同的心境与体验为乐团注入不一样的声音。除了全员到齐的五位团员,他们这次也请到了来自各个不同音乐领域的创作者/制作人,包括葛莱美奖最佳年度制作人得主John Shanks、Billy Mann〈史汀(Sting)、红粉佳人(Pink)〉、与Backstreet Boys有过密切合作关系的超级制作人Max Martin(布兰妮(Britney Spears)、超级男孩(’NSYNC)、席琳狄翁(Celine Dion)),还有名制作Mark Taylor(雪儿(Cher)、安立奎(Enrique Iglesias))..等等,来为不一样的Backstreet Boys打造不一样的声音,结果在他们的最新专辑《
后街男孩全球销售纪录
1996 Backstreet Boys 全球800万张
1997 Backstreet's Back 全球2300万张 (销售包括美国发行的Backstreet Boys同名专辑)
1999 Millenium 全球2400万张
2000 Black & Blue 全球1200万张
2001 The Hits-Chapter 1 全球600万张
后街男孩美国专辑成绩
1997 Backstreet Boys 全美14白金 第四名
1999 Millenium 全美13白金 第一名(十周)
2000 Black & Blue 全美8白金 第一名(两周)
2001 The Hits-Chapter 1 全美1白金
(资料来自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1白金代表100万张)
后街男孩美国单曲成绩
1995 We've Got It Going On 69
1994 Quit Playing Game With My Heart 2 (白金单曲)
1997 As Long As You Love Me 4 (点播成绩)
1998 Everybody(Backstreet's Back) 4 (白金单曲)
1998 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 4 (点播成绩)
1999 All I Have To Give 5 (白金单曲)
1999 I Want It That Way 6
1999 Larger Than Life 25
2000 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 6
2000 The One 30
2000 Shape Of My Heart 9
2001 The Call 52
2001 More Than That 27
2001 Drowning 28
历年专辑排行纪录
1996 后街男孩同名专辑(欧洲版)(Backstreet Boys) 全英12
1997 后街男孩同名专辑(美国版)(Backstreet Boys) 全美第4
1997 大家好!后街男孩回来了(欧洲版)(Backstreet's Back)》 全英第2
1999 千禧年(Millenium) 全美第1 (10周)、全英第2
2000 蓝与黑(Black & Blue) 全美第1 (2周)、全英13
2001 精选辑-第一章(The Hits-Chapter 1) 全美第4、全英第5
历年单曲排行纪录
1995 We've Got It Going On 全美69、全英第3
1996 Get Down (You're The One For Me) 全英14
1996 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 全英第8
1996 Quit Playing Game With My Heart 全美第2、全英第2
1997 Anywhere For You 全英第4
1997 As Long As You Love Me 全美第4(点播成绩)、全英第三
1998 Everybody(Backstreet's Back) 全美第4、全英第3
1998 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 全美第4 (点播成绩)
1999 All I Have To Give 全美第5、全英第4
1999 I Want It That Way 全美第6、全英第1
1999 Larger Than Life 全美25、全英第5
2000 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 全美第6、全英第3
2000 The One 全美30、全英第8
2000 Shape Of My Heart 全美第9、全英第4
2001 The Call 全美52、全英第8
2001 More Than That 全美27、全英12
2001 Drowning 全美28、全英第4
得奖纪录
2 美国唱片工业协会
钻石唱片
7 葛莱美奖提名
2 全美音乐奖
4 世界音乐奖
5 告示牌音乐奖
4 百事达音乐奖
3 MTV音乐奖
2 MTV欧洲音乐奖
2 加拿大Much Music音乐奖
1 电台音乐奖
1 加拿大朱诺音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