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华氏“记录”超码“真实”

2005-11-3 13:55  来源:黄亭子影线 作者:haotianshoushou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真实是什么?
是眼见为实吗?
真实还存在吗?
人们对真实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人们还需要真实吗?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日;资迅高速发达的今天;在媒体操纵的这个资迅泛滥的世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各种媒介(网络、电视、广播乃至口舌)中廉价的获取任何的我们需要的不需要的信息,我们也乐于被这一切混淆我们的视听和带领我们思考甚至替我们裁决。然而在无数是与非的争论中,真实却迷失了…又或者真实根本就不存在也未可知。如果真实是不存在的话,哪人类所标榜的其他一切又是否存在?
一个可怕的问题呼之欲出:历史真实吗?历史应该是客观记录(这和我们普遍认为的记录片定义如出一辙),可是历史的记录者们难免会有主观的成分在其中体现。人不可能绝对客观的看待内外的世界,多多少少都会有主观的意识在我们自觉不自觉间显露出来。有的人说:历史是今天人的历史。这句话我完全认同。由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总是不断改变的;历史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永远是不断改变的。我们今天是怎么看待潘金莲?还把她看做“古今第一淫妇”吗?我看不然。她可能是:试图冲破封建婚姻的第一人?唐朝人、宋朝人、明朝人和我们之后100年的人和我们的看法肯定又是不一样的。只是真实在这个过程中被轮回的不断打破、重塑;却永远没有结果。扯的远了,说回电影。
在零零种种的众艺术门类之中电影被认为是最能客观还原真实的了,拥有视与听相结合的双重手段的电影无意于使观者更容易产生生理上的认同感。而在电影中记录片又被认为是“记录真实”或“真实的记录”。大多数人主观的相信、接受、认同(创作者的创作过程中,让观者相信、接受、认同他们所看到的是从事创作的基本,否则他的作品无疑是失败的)它所呈现给他们的影象。然而,没有哪一部作品可以隐藏作者的观点。记录片创作亦是如此。
当记录片成了真实的代名词,创作者们便利用这一点,“巧妙”地向观者灌输自己的想法、思考;企求得到认同;从而达到自己的利益(最直接的比如:票房)。因为只有创作者才知道的一个秘密:(尽管这个秘密如今天下皆知)“眼见为实”这个千古流传下来的观念意识依旧盘踞着人们的头脑里,所以人们的潜意识里仍然愿意相信眼见为实。艺术创作是最主观的创作。它决定了作品和创作者无法脱离的关系。无论作者的对创作采取何种态度进行艺术(这里专指电影)创作;他(或她)都会有主观的成分进入到作品中;不论是有意或无意为之。在的[里斯本物语]中,文德斯就清楚的向我们展现了这点:一个电影导演(他代表文德斯的困惑)为了追求绝对的客观而使用最古老的摄影机拍摄……最后他竟然把摄影机背在背后,在行走中任其拍摄;以求绝对的客观影象。然而,他依然无法摆脱主观对他的影响,他把摄影机背在背后,然后在行走中任其“自由”的拍摄。可是这个所谓的“自由”又被他无意识间限制到了行走之中;比如:他走哪条路、转哪个弯、是否停下与否。主观的成分如鬼魅一般悄然在他不知不觉间又对他拍摄的影象采取了“控制”。因为换成另一个人采取同种方式 、同样的路程拍摄的东西还是不能和他一样。不仅和他不一样,而且和真实物也不一样,所以他还是和真实不一样的。他的做法无意于“掩耳盗铃”。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人不可能去再现真实;充其量是主观真实。
我想说说近来看的记录片[超码的我]和[华氏911]。这2部记录片(姑且称之为:记录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是美国片。有人说:你说的是废话!我承认也不承认。美国,美国,什么才是真实的美国呢?我们又回到了真实的问题上了。每个人眼里的美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便具有了无数种的可能。当有人问赛尔乔.莱昂内([美国往事]的导演,他本人是意大利人)为何总是拍美国的故事时,他说:(大意如下)纵观世界上的国家,法国代表着法国、意大利代表着意大利,而只有美国代表着世界。
诚然,美国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和人们生活各个方面。我无意夸大它的影响力,(但它也有其致命的局限性:就是以它目前的实力是不能脱离其他国家而孤立存在的)可是它的侵入的确是如此;从大小商品的外在侵入到其中“捆绑消售”的美国精神、文化的内在植入,它的影响力有一种内在的强迫性。美国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世界的发展。甚至改变着艺术(专指:电影)的发展。
在好莱坞,电影制作好比流水线上生产的工业产品。这也正是我们和欧洲电影所鄙夷和羡慕的。那些主题肤浅、制作精良的影片(如笔者近日看的[生化危机2]和[异形大战铁血人]为例)却可以拥有大量的(年轻)观众;把小众的作者电影逼的几乎没有活路。这里我想跑题说一句,像[生化危机2]和[异形大战铁血人]这样的好莱坞工业产品的盛行,是否会对大众审美(这无疑也是由年轻人启主导作用的)起的倒退的作用?还是由于大众审美的倒退才促使这样的作品大行其道?当人们(青年)不愿思考而过分的追求感官刺激的时候,我们所标榜的现代文明社会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当然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并不是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的仇敌,一些优秀的导演和作品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如:[卧虎藏龙]),但由于这个契合点不是恒定的,而产生了人们广义上的商业片和艺术片。其实电影的商业和艺术上的这种区分是十分愚蠢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作品能绝对艺术和商业,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产物。这是电影的宿命,也是电影创作者的宿命。
记录片在各电影片种里通常被认为是说教味太浓、表现手法刻板的“闷片”。但是由于其天生就被观者的潜意识认为它所具有反映真实的特质或它反应的就是真实的谬误;所以很多的电影创作者便利用记录片的这一“特点”来企图驱使观众来认同和接受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记录片最重要的就是它(创作者的)看待世界的观点,态度。因为作为主观的我们对待事物不可能没有态度,说的极端点:没有态度都是一种态度。话说到这,我的观点也逐渐的阐明,就是:记录片所反应的不是真实。它只是力图去呈现主观的真实,以达到得到认同。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统治之下的囚徒,“统治者”通过各种媒介(网络、电影、电视等等等)向我们灌输思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等等等。这个“统治者”可以是政府、国家也可能是耶酥基督(?)由于这2点的存在:记录片又怎么能客观的反应真实呢?
所以观看这2部记录片的时候,我不断的告诫自己:你所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之所以前面强调这2个片子是美国片,又说了一堆商业与艺术的关系,是因为在观看的时候它们一点也不闷,大量的娱乐元素夹杂其中;而且也不是刻板的说教,高明的是作者的观点是被我们潜移默化的接受的。和前面提到的美国的资本入侵方式如出一辄。2部影片的作者(导演)都是普通的美国人,而他们所要反抗的: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另一个是“世界老大的老大”美国总统小布什。这看起来绝对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而设立这样的“个人VS不可能任务”的“英雄救世”模式的恰恰是好莱坞商业影片的经典范本。这种影片更是多如牛毛,良莠不齐;如前面提到的[生化危机2]。然而,之所以[超码的我]和[华氏911]能比[生化危机2]引起的反响大、口碑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是“记录片”,所反映的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僵尸的威胁是不存在的,而麦当劳和小布什的“威胁”是存在的,而且均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对它们的移情是远远超过僵尸的。所以尽管它们都是运用好莱坞影片的经典模式“个人VS不可能任务”的影片,但是影响力却是不同的。原因之一就是:“真实”的力量。
[超码的我]和[华氏911]不仅采用好莱坞的经典的叙事模式而且影片的导演均在影片中“现身说法”;一派亲民的作风(从他们的服装上可以看出,并不是西装革履,而是一身休闲服,和普通美国人毫无差别,这大大增加了普通民众对其的认同感)。可以说这是因为摩尔他们不但是影片的导演还充当了影片的主演。影片是由他们的行动来推动发展的。而他们采取的“英雄救世”这个电影诞生100多年不断被完善且广泛被观众所认同的经典模式,无疑先入为主、潜移默化的又使观者对他们(影片的创作者)产生精神上的认同感。
[超码的我]讲的是:影片导演为了验证快餐是否对人的身体有害而决定在一个月内早中晚三餐只吃麦当劳的食品,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而且还订了3个规定:1、只要被问及是否需要“超大份(超码)”食物时就必须要“超大份”的食物;2、只能吃麦当劳里卖的食物;3、麦当劳里所有的食物至少要吃一遍。影片的叙事就是围绕着他的一日三餐和不停往返于3个医生那里去检查而展开的。麦当劳在美国的地位可比在中国低的多,在中国能够每天吃的起麦当劳的人还是少数,而在美国它就和我们国家的煎饼、油条一样;所以拍摄一部这样的电影就和将来有一个中国导演拍摄一部反映吃煎饼、油条能引起癌症的影片一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观众。
由于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相信影片告诉你的事实;所以我常常是处在一个相对客观(是相对客观,不是绝对)的位置来观看影片。这是为了避免被不必要的蛊惑而自觉采取“间离”的做法。所以我质疑一个月吃麦当劳这个行动来验证快餐是否对人的身体有害的可信性。这里我先按下不表。再来看[华氏911],相对于[超]片来说,[华氏911]并没有完整的动作线,但他的动机是极为明确的,极为统一的;就是要利用一切的手段丑化布什总统,从而在新的总统大选时把布什拉下马。由于有了这一明确的动机在前,有无完整的动作线也不会被观众所过多的注意。看[华氏911]使我想起了另一部实则和它十分相似的影片[意志的胜利],如今人们更多的谈论影片的摄影手法而非其主题思想,只是简单的一句:这是一部臭名昭著的影片;一部罪恶的影片等。其影片的主题也正是利用一切电影的手段把希特勒塑造成神。之前我说:记录片最重要的是创作者的态度,这就是态度。虽然这么的明目张胆。在影史上这种“明目张胆”的作品并不多见,而[华氏911]便是一例。与把希特勒“神化”的[意]片相比,[华]片一样是以国家的领导人为拍摄对象的宣传片;一样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观点、态度来表达对领导人的看法。所不同的是2点是:一、[华氏911]是利用一切电影的手段把布什总统“虫化”,以此告诉美国人,你们4年前的选举是错的,不信?你们看这个小丑!二、是[华氏911]还没有接受历史对它的考验,[意]片在经过了半个世纪后被一直人们抨击,而[华]片不然,没有人能预测它半个世纪后的地位。如果那时的人们将小布什看做战犯,那么[华氏911]就是第一部有先见之明的不畏强权的影片;摩尔也将成为英雄。不过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没有人可以预测。所以可以说[华氏911]是一部跨时代的影片,它的全部意义在当今并没有全部体现出来。所以不论当年布什当选与否[华氏911]都将是一部载入史册的影片。可是,一部足以载入史册的电影一定是好电影吗?答案是否定的。[意志的胜利]就是一个例子。
说回[超码的我],导演为自己设定的规则无益于一场“真人秀”;原因之一是像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工业已经植根到了美国的社会生活之中了,根据影片中说“在美国每天早上平均有1/4的美国人食用快餐”就可见影响力一斑。所以这种“人肉实验”能最大限度的引起美国民众的兴趣(票房的保证),因为影片所呈现的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人们都知道;快餐里并没有太多的营养含量,他所提供的只是大量的热能;所以营养学家怎么会可能认为快餐是他们标准里的好食品呢?开个玩笑:如果大众认为是好的东西就是好的,那他们还怎么混饭吃?到时候恐怕麦当劳也吃不上了:)打个比方:就好像某个标榜电影艺术的观众,号称热爱艺术的青年,他在看A片时虽然也会勃起,但他绝不会承认A片是“好”电影;甚至不会承认看过它们。
不可否认[华氏911]是一部“政治电影”。这也可能是它引起诟病最多的地方。有人甚至会说:[华氏911]不是艺术,它是政治。但有一个事实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在艺术(专指电影)与政治的对抗中,艺术到目前为止都是失败者。艺术往往会因为政治上的“风吹草动”而改变其命运(最好的例子!!!在我国,电影就好象是政治的“慰安妇”一样),却从来也没有左右过政治的走向。所以某网业打出了:“电影很无力”的口号;所以那些号称:艺术与政治无关的人是无知的。这只是一个肥皂泡般的梦想。然而[华氏911]就是一部企图利用艺术去改变政治的影片。当然,它可能不是第一部和最后一部;但它无疑是目前为止最接近成功的一部。不知道当年戛纳的评委是否意识到了它所具有的这种电影革命式的价值,假如它成功的在新任的总统大选时把布什拉下了马,那[华氏911]绝对是电影史上第一部改变了政治的作品,不,不只是电影史,而是整个艺术史里的第一件改变政治局势的作品。可惜这个被戛纳评委冠以金棕榈的、倾注着无数代艺术家、史学家期望的[华氏911]最终却“毁”在了美国人民的手里。同时也毁灭了戛纳众评委和摩尔企图“扭转历史的野心”。
在[超码的我]中,影片导演为了验证快餐是否对人的身体有害而决定在一个月内早中晚三餐只吃麦当劳的食品的做法无疑是极其没有科学依据的,一个月内只吃一种类型的食物,无疑会造成身体摄取营养的单一,这就和麦当劳无关了。我相信1/4的美国人不会是十年如一日的只是吃麦当劳的食物。夸张点说:一个人就是一个月只吃鱼翅,它的身体也会受不了。这里有2个问题在:一、身体摄取营养的单一;二、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转化。所以这就让我对影片的“真实动机”引起了2点怀疑:一、难道影片的导演不明白以上的2个问题吗?难道影片中的3个帮助他做这个实验的医生也不懂吗?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这种吃法和广大的美国人民是不一样的。而且在影片中导演多次拍摄了一些明显患有嗜食症和肥胖症的人,而且笔者认为患有嗜食症和肥胖症的人和他们是否吃麦当劳是无关的。还有更值得注意的是:像[超]片导演那样的瘦人,在一日三餐都食用高热量食物的同时是拒绝身体锻炼的。这个地方很有意思:30天+1日3餐高热量食物+拒绝锻炼的身体=体重上升。这是一个有着必然趋势的公式。影片的导演利用一个看似高明的办法把“麦当劳”和“肥胖”、“对身体有害”巧妙的结合到了一起:一方面通过他采访的大批营养学家来否定快餐(影片中是特指麦当劳的)的存在意义,认为其是有害而无利的;另一方面,通过导演一个月的“暴食”的极端行为;将2个本不相关的事物拉扯到了一块,十分隐晦地把矛头对象了麦当劳。而如果你稍稍思考一下,便会觉得其中的蹊跷:看罢[超码的我]你会发现它其实讲述的是,饮食单一给人的身体带来的伤害;而麦当劳只是被导演“利用”了的“无辜对象”。以此,我就怀疑:导演拍摄此片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呢?而[华氏911]是毫不掩饰其创作动机的。
在[超码的我]和[华氏911]中,两位导演不约而同的使用了大量的话外音(导演本人的旁白)介入叙事,这么做有2个目的:一、表达导演的主观思想;二、利用介入情节的旁白引导观众对画面中所呈现的无明确意义的事件采取(和导演一致的)看法。这种引导是迫使观众接受他(创作者)通过影片所传达的思想;更进一步迫使观众接受他们本磨棱两可的或未来的及采取主观判断的影片创作者的观点。举个例子来说:[华氏911]的结尾,布什在某次演讲的时候说:“我在田纳西州听到一句谚语……欺骗了我们一次…你会感到……羞耻……但是…下一次我们不会选择一个愚蠢的人。”可以说是一句使观众磨棱两可的并没有明确意义的一段叙事,但布什话音刚落,就听摩尔旁白响起:“只此一次,我们信你!”创作者(摩尔)对被摄物体(布什)明确的表态(辛辣地讽刺)是观众百分百能够感知的。
[华氏911]亦让我想起了另一部以讽刺政治人物为主题的影片,就是卓别林的[大独裁者]。卓别林的这部影片的伟大之处之一就是其敏锐的察觉政治动向的能力,以及他伟大的勇气。当然这1、2点是不足以评估这部电影的伟大的;笔者亦有兴趣在以后以此写一篇文章,来抒发对[大独裁者]的热爱和对大师的崇敬。
[大独裁者]和[华氏911]全片充满了大量的讽刺段落。难得的是卓别林能够做到举重若轻,不急不躁,全片回荡着一种大师之气。而摩尔的[华氏911]中虽然不乏幽默的调侃和讽刺,但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感觉,太过急于表述。使得影片的前半段(911事件段落)给观者以“长时间信息轰炸”的印象;到了影片的后半段(从伊拉克的段落往后)才逐渐缓和了下来;这也是因为事实(伊拉克的无辜死难的平民和“虐俘事件”)胜于雄辩(摩尔用以表述观点的旁白)的原故。但是零散拼贴的叙事、毫不掩饰的动机,画外音的大量介入,对比蒙太奇的广泛使用;使影片较之[大独裁者]不免流俗于匠气。
这是一部人工痕迹很重的影片。可以看出尽管叙事十分零散但影片的一举一动都是掌握在摩尔的手中的。在这里想对无时无刻不出现在影片中的对比手法略微谈一下,由此就可以看出段与段之间、镜头与镜头之间都是经导演精心安排。在[华氏911]之中,对比是一个最常见的手段。可这同时也是是观众最显而易见的有效手段。在两极的对比中能够产生强烈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通过影像上的对比表现很直观的作用于受众,给受众以震撼的目的。两极的对比所产生的距离感越强烈给出的震撼力就越强。印象中阿伦雷乃的记录片十分善于运用这种手法,而且相当成功。所以影片是建立在这种对比结构基础上的一点也不过分,美国与伊拉克的对比、战前战后的对比、穷与富的对比等等。而导演呈现给观众一系列的事实只是为使之相信他们是在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他们只是被布什政府利用的棋子而已。不信请看:那个儿子战死前后,在对伊态度上180度转变的母亲;当美国人民纷纷把自己的子女送上战场而535名国会议员之中只有一个人的孩子身处战场;请看布什关于伊拉克是否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前后不一的说辞;在911事件发生的同时布什在小学校里呆滞7分钟当然还有伊拉克老妇对上天控诉惩罚凶手对比布什在无数的场合宣称打击恐怖主义的口号。这些触目惊心的对比使我又一次想到了什么是真实?真实是不存在的吗?我彷徨了……真实就是这些不会改变数字的。911事件中死去的3000名美国人是真实的。伊拉克的平民死难者是真实的。因为在这些无辜的死难者身上历史永远的凝固了。一千一万年的后人提起他们也一定是说这场灾难使3000人死去而不是300人。与段落对比相对应的是对比蒙太奇,对比蒙太奇贯穿于影片的各处,比如:上一个画面是布什在发言中宣称:我们胜利了;下一个镜头就切到驻伊美军遭到炸弹袭击的狼狈场面。由于这种对比蒙太奇多是2、3个镜头的拼接,同时又缺乏叙事的连贯性,所以这种手法多用于讽刺和嘲笑布什总统的时候。刻意的制造一种前后不一的感觉。
[华氏911]开篇给影片的制作名单配的画面是美国的各政要人物在出镜之前的举动,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却绝对是个震撼,你会看到平时在镜头前一本正经的他们,只要前脚没跨上台、后脚刚一离台就可以放肆的大笑,用沾着唾液的梳子梳头国防副部长,在宣布对伊动武的电视讲话前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又极力酝酿情绪的总统……这一段里从始至终配以单调清冷的音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不是掌握美国命运的多方政要,而是一群名副其实的小丑。选择他们出镜前上妆的时刻其实是象征他们都是一群经过“粉饰”的小丑。与此后呈现的911事件的段落相连这个开场,摩尔似乎在暗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元首才会发生这样的恐怖事件。而后他用了大量的事实去证明拉登家族和布什家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不可告人的秘密,不管真实与否,这都是具有爆炸性的新闻。
相比[超码的我],[华氏911]的野心更大,基本上可以把它一分为二,影片前半段是从创作者的角度讲911事件的“前因后果”(当然所呈现给观众的只是摩尔的真实);后半段是讲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多么错误的战争。在2个导演陈述给我们大量的相关事实的前提下,一个直接的问题是:我们能相信它们多少?它们究竟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算了,我已经厌倦了真实的问题。因为在当今,今天,这个全球化大众审美取向决定一切的时代,谈真实不真实的意义似乎不大了。我想说:这2部记录片拍的很好玩,很真实,趣味性不雅于[生化危机2]。
至于真实?谁在乎?


相关链接: 文章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