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

2005-10-30 9:57  来源:网易论坛 作者:湖边的鱼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半生缘》是侨居海外的张爱玲将她在大陆发表的《十八春》改写而成的。在张的小说中是相对不被重视的一部长篇小说,很多人认为她更适合写中篇小说。的确,《半生缘》没有《金锁记》那么黑暗疯狂,也没有《倾城之恋》那么妙趣横生。我记得曾借给同事看,还给我时说,不怎么好看,淡而无味。是不是有味,可以见仁见智。“淡”一字倒是精确地说出了《半生缘》的风格。小说通过二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反映的是上世纪三、四年代旧上海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我相信哪怕有一天我忘了小说所有的故事情节,但我一定还记得叔惠家达达达缝纫机声,记得他家楼道上堆着的肥皂箱、洋铁桶,还有那一排排房客悬挂的“万国旗”。小说通俗而易懂,不以深刻见长,真应了张所说的:浮雕也是一种艺术啊。

可以说,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半生缘》准确地把握住了原著小说通俗、家常的艺术风格,将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表现得平实而又感人。这从影片的场景布置中就可见一斑:影片开始沈世钧与顾曼桢第一次单独吃饭的小饭店,桌椅的陈旧甚至不洁,侧面墙上的老式电表。片尾两人十八年后再相遇,生离死别的小包厢是由玻璃窗与板壁隔开的,从一边的开门可以看到外面大厅熙攘的食客,另一边则是顾客上下的楼梯。影片力图让人物生活在符合角色身份的、散发着日常生活气息的场景之中,而不是象现在某些影视剧那样脱离生活基本常识,一味地铺陈、渲染旧上海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将一部时间跨度达十八年的长篇小说搬上银幕,需要取舍的素材太多了,稍有差池,就可能伤筋动骨,破坏整体结构。在这里,编导一定是下了一番苦功,除了张豫瑾在上海生活的那部分被大刀阔斧地砍去外,基本保留了原著小说的故事脉络,甚至还增加了二段小说没有的情节:1、张豫瑾为了顾曼璐悔婚去做舞女而跟人斗殴;2、顾曼桢为沈世钧买手套。前一段出现在顾曼璐的回忆中,表明她是为了家庭迫不得已才沦落风尘,在她的内心一直为自己的牺牲而耿耿于怀,为后面对妹妹的报复提供合理的心理基础。后一段则是顾曼桢的投桃报李,沈世钧曾为她深夜去荒郊野外去找寻丢失的手套,由此,两人开始漫长的十八年爱情长跑。此后,这双始终未能送出的手套作为剧中的重要道具见证了两人感情的起起落落。此外,还有细小情节上的增加,比如沈世钧初见顾曼桢显得手足无措,慌乱中端起曼桢洗过筷子的茶杯喝了一口,叔惠笑着指出后,他连说没事,曼桢调皮地说,那你再喝一口。憨直的他居然真的又喝了一口。

除了对原著小说的故事情节做出合理的增减之外,影片还对其中的对话与作为做了修改,以适应电影艺术特有的视听要求。比如在小说中是在出发前,顾曼桢就发现了沈世钧脸上的污点,而在影片中是在拍照时她才看见,特地跑到他的身边替他擦去。电影首先是视觉的艺术,影片正是要顾曼桢通过她显而易见的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出她对世钧的关心。再比如顾曼璐骗他曼桢已结婚,并退还他俩的订婚戒指。在小说中他出门不久就扔到路边的荒草丛中,而影片却是在他走水路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南京途中扔入水中,使得他扔戒指的行为更具有象征意义。

影片充分运用了电影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发展故事情节,展现人物心理活动。比如沈世钧要回南京,顾曼桢来替他收拾行李,两人对话到一半,突然插入他坐在北上的火车上微笑沉思的画面,然后又回到他俩的谈话,最后再接到他在南京坐人力车上回家的画面。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来组织镜头也没有错,但时空打乱以后,临别这一段就变成甜蜜的回忆,这时两人关系尚未明确,她能不避嫌跑到叔惠家来替他收拾行李,足以表明她的态度。再比如沈世钧第一次来顾曼桢家吃饭,饭后送她去补习,他第一次牵着她的手,向她表示爱意,来到补习家门口,他舍不得放手,又拉着她往回走。最后时间到了,无奈两人只得松手,他眼看她走进门去,一个人慢慢地走到路口,远处传来欢乐的音乐,路灯投下红彤彤的光芒。他坐上电车,从那家门口经过,只见里面透出一片奇异的红光。影片在这里运用特殊的声、光、影处理手法将沈世钧初尝爱情滋味、喜不自禁的心理直观地表现了出来,这是文字无法达到的效果。此外,顾曼璐与张豫瑾重逢,欲与他再叙旧情,她蹲下身去替他捡钱,张却一再申明,想起过去真是幼稚。她不禁愣在那里,两人前后景一蹲一站,在一个镜头中便交代了两人过去的恩怨情仇以及当下各自的复杂心态。还有顾曼桢被姐姐囚禁后,整理家里送来的衣物,翻到她买给世钧的手套,这时一个上升的镜头将她背后窗外正往外走的世钧的背景纳入画面。

沈世钧与顾曼桢相爱却无法相守,阴差阳错地与自己根本不爱的人结成连理,重逢时已经各自开花结果,绿树成荫,再也不回去了。除了感叹造化弄人之外,他们各自的身份、性格、观念上的差异也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在热恋时可以忽略不计的,等到谈婚论嫁时便显山露水地摆在面前。故事主要发生地是在上海,上海人通常视外地人为乡下人,莫明其妙地存在心理上的优越感。张爱玲的厉害之处就在她将故事中的上海人设定在自食其力的中下层小市民,而作为外地人的沈世钧、石翠芝都是出自衣食无虞的富家大户。就样一来,心理上的优劣势就发生微妙的变化。通常处于弱势一方的往往会显得格外敏感,曼桢第一次上世钧家,沈家下人就在背后议论,上海来的小姐一点也不时髦。她即使没有亲耳听到,也可以感受到周围的氛围。顾曼璐的问题终于成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其实这个障碍一直存在),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结果不欢而散。如果不是发生了后来的事,本来这只是婚前一段小小的插曲。偏偏在这时,曼桢激怒了姐姐,积怨已久的曼璐终于实施了她的报复。许叔惠也一样,他长得漂亮,性格又活泼,擅长交际,讨人喜欢。但一看到石府高大的门庭,第一感觉就是:高攀不上。眼看着知己之感的女人嫁给了最好的朋友,只得远避海外,他在美国娶了一位年轻、漂亮又有钱的女人,就是出自心理上的补偿。

在将张爱玲小说搬上银幕的电影中,许鞍华的《半生缘》是最能传达原著艺术风格的一部。据说在海外张爱玲的小说犹如圣经,改编者不敢轻易改动小说中的任何情节或场景。毕竟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许鞍华这部略作增删的电影被广大张迷视作最原汁原味的张爱玲电影之一。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KZruntETgklrVKr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