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炒作破坏了电影生态环境

2005-10-24 14:22  来源:华商报 作者:唐爱明/文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2005年,中国电影国产片票房首度全面超过进口大片。这一年,中国导演尤其是第六代导演的艺术片在国外电影节频频获奖,并在内地影院里全面开花,从《可可西里》到近日刚刚走下银幕的《红颜》、《电影往事》。但同时,艺术片的票房也是相当失败的,无一超过千万元。10月14日,《电影往事》更是在南京创下某影院零票房的纪录,致使该片不得不撤档。同样,本年度陆续在上映档期内因没有观众而被迫下档的影片还有《世界》,甚至包括《长恨歌》。



  对艺术片的这种生存现状,电影《活着》、《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中国电影缺乏诚意。


  作为电影《活着》、《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是张艺谋、陈凯歌走上“神坛”过程中不能不提的人,他又是陈忠实指定的电影《白鹿原》的改编者,“名编”地位无可替代。对于中国电影近20年的历程,他也更拥有发言权。在他的批评对象中包括张艺谋、陈凯歌、李少红、孙周、贾樟柯和徐静蕾。


  第六代导演叙事先天不足


  现在第六代导演不少都在拍所谓的艺术片,但也一直经受着票房的打击。芦苇认为,“一方面,第六代导演在讲故事上一个个都‘先天不足’。电影的本身是讲故事,但是如何讲故事是个技巧问题,第六代导演基本放弃了叙事技巧,换句话说,他们都不会拍剧情片,因此想要吸引比较多的观众是比较困难的。真正的艺术片如果拍得很地道的话,是能够吸引观众去看的。”谈到具体的影片,他认为贾樟柯今年上映的《世界》和他过去拍的《小武》就没法比,直到今天,《小武》的DVD依然能吸引很多人来购买,依然有观众去看,是因为这部电影还有叙事技巧。而《世界》则完全丧失了这一条,票房很不理想是理所当然的。“第六代在基本功方面修养不够,功夫不行。他们的人文传统也非常薄弱,作为艺术家他们的胸怀和眼光都比较狭窄,电影里看到的都是一些小技巧、小格局(我觉得我们的电影应该是小人物、大格局)。电影中激励人的精神资源已经枯竭,激励人思索的功能已经消失。”


  对于贾樟柯曾提到的“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艺术电影院线”,芦苇再拿《小武》说事儿,“我们的导演更应该从自身去找问题,当时《小武》根本就无法上映,更谈不上艺术院线,但是靠口碑它至今还赢得了观众,甚至包括我在内都买来《小武》的影碟送给朋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票房也甚是惨淡,对此,芦苇很不客气地表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徐静蕾的这部片子拍得不好,缺乏吸引观众的必备因素。二是中国电影的环境不太好。


  炒作破坏了电影生态环境


  芦苇谈到整个中国电影时说,中国电影的诚意比较少,现在都拿炒作做文章,“《十面埋伏》把观众都煽进电影院去了,却让许多观众感到失望,所以你炒作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就不行了。现在的炒作方式有点像破坏生态环境,时间长了,严肃认真的电影的生态环境就被破坏掉了。炒作影响了太多人,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一部电影你不看就不时尚了,你不看就没有关注这个时期最大的事件,最终却让整个中国电影的口碑都糟了。”


  当记者问及今年陈凯歌等导演的大制作时,芦苇说:“现在都说中国有三大糟,足球、股市和电影。质量是电影的生命,现在大家对于电影本身的质量都不在乎了,只在乎项目,与现在做工程一样,看投资了多少钱,能把项目做大,对自己能有多少好处。”


  在探讨中国电影尤其是艺术片的生存现状时,芦苇表示:“整个中国电影的叙事功能垮下去了。如果说我们的第六代导演根本就没有掌握叙事功能的话,第五代曾经掌握过,但现在也已经放弃了。包括李少红、孙周也转而用电影揭秘私人的隐秘情感了,变得越来越小众。有的导演还在进行所谓的先锋探索电影,其实也是走进了一个误区,因为任何人拍任何电影都是在探索,小众电影可以拍,但是也得让小众喜欢才行。”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