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武器和战术”动作电影流派论
2005-10-1 14:53 来源:网易论坛 作者:千里不留行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为什么我说《SWAT 》是部一流的“实战技术动作电影”?
“实战技术动作电影”和“主旋律动作电影”,这两个概念可以肯定在电影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这是我为了分析方便而自创的类别。
“实战技术动作电影”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技术元素:简洁、明了、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不利用特效(或太多特效)、演员不突出明星味、剧情设置上尽量避免煽情因素。
《SWAT 》在我看来是其中典范,同类型的电影我认为还有《太阳的眼泪 》、《黑鹰的堕落 》、《谍影重重1、2 》。
《SWAT 》全片在拍摄中的镜头运用基本都是平视,除了少数几个直升机镜头,大部份镜头都是跟人眼看物体的角度和高度一致,感觉就跟斯皮尔伯格在《大兵瑞恩 》中的手提摄影一样,突出现场感。实际观众完全可以把这部片子看是一部明星版本的《CSI犯罪现场报道 》。
我估计就是为了突出剧情张力,才把罪犯一号设置成为前特警队同袍,而最后好安排一场同门对决。抛开这个因素,这部电影就是全景展现了SWAT小组的一个生活和工作的重点片段。正常的生活、训练、值班,有危机到现场处理。观众(我自己)在看这部片的时候只会津津津有味的观察片中的技战术动作细节,而情绪跟本不会代入其中,感同身受。这跟看一般的英雄片(就如阿诺、史泰龙的那种)是不一样的,英雄大胜,你会欢呼;英雄死了,你会伤感。而这部片中当包格斯(小胡子)中枪时,你的(我的)情绪不会有任何起伏,你看到的无非就是一个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倒在岗位上,太正常了,因为他干的就是这个。而且不一定是他,可能是科林法瑞尔还可能是杰克逊。
出现这样的观影效果,并非因为观众(我)是冷血,而是导演要的就是制造出这种效果。那么这部片子的定位就清楚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观众看这片看见死人像《THE ROCK 》中汉默将军死去时一样,肃然无语,起立(如我),那反而是导演功力不够,定位不准了。
类似的如《伯恩的身份2 》一开头,女主角马上死于流弹,资深影迷基本不会感到惊奇和惋惜,并非是太过于了解好莱坞电影故事设置,而是觉得这么冷酷的一部间谍电影,死人是早晚的事,不死反而不对了。
《SWAT 》和《太 》、《黑 》在武器设置上也是到了一丝不苟,至少用于吸引我等这种准军事迷是可以的。仅仅以战斗场景为例,就有不少亮点。
《SWAT 》开场的银行人质现场,在救援之前,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一目了然的一个房间,都是要把任何一个角落都摸清,才展开行动。而在个人英雄主义代表史泰龙大哥那里,很类似的人质现场,龙哥喝着可乐就搞定了。(《眼镜蛇 》)
《太 》片中,当小组进入村庄后,挨个进房杀敌,有两个细节:
1、朋克头士兵进屋,屋中只有一个敌兵,于是他收起手枪,从背后一刀将其捅死;
2、切换镜头后,另一个兵进另一屋,类似位置也有敌人背对他,但有两名,他选择的是用枪挨个射击后脑。因为如果用刀挨个杀,则刀捅入第一人体后,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只要有些许意外发生(如刀断,人体是不可测的),另一人再转过身来,他可能无法对付两人,影响行动。所以直接击毙。总是以最精确的方法和效率为原则。
射击戏,《S 》、《太 》、《黑 》三片中,任何一场射击戏,甚至是在冲锋中,你都难得看见像阿诺、史泰龙那种英雄式的单臂扫射,任何一个人,都是把保险调到“点射”“三发点射”状态,以求节约子弹,最精确的杀伤敌人。像阿诺《铁血战士1 》中大个儿那种抬着电击发六管机枪像伐木一样扫射就更不可能,那种枪只会用来列装直升机,不可能用来列装士兵。更不可能用于以精干、快捷而为特色的特种部队,不说别的,如此高的射速,子弹补给都是大问题。
着装:《S 》、《太 》、《黑 》三片中最大的特色还有士兵的军容,无论战斗多惨烈、伤多重,包扎好后照样原样穿好军装。而阿诺、史泰龙那里,就算没受伤,也要让军装被植物或铁丝拉几道口子,好有借口脱去衣服,露出肌肉。
以上这一切,就是为了说明,《S 》和阿诺、史泰龙的片没有可比性,不是为了扬此贬彼。如果以《T2 》等做为参照系来证明《S 》是二流片,我觉得没理由。就不是一类片,可以这么说,《S 》《太 》《黑 》三片,把全体演员换掉,找同类型的人来演出,或许因为演出者的FANS的喜好,会导致票房有差别,但观赏性决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区别,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娱乐明星版战术教科书”。而《T2 》、《ERASER 》如果把阿诺去掉,换谁都不是个滋味。
阿诺、龙叔等是“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石破天惊 》则是“集体英雄主义加主旋律动作电影”,而前述三片则是“明星战术教程电影”。功能不一样。
看阿诺、龙叔,我们就是为了看肌肉,看他们像打《魂斗罗 》一样把敌人挨个消灭,子弹都不用避,催城拨寨。想像自己像他们一样热血贲张。实际是不可能的,不信,你把《独闯龙潭 》中阿诺那场戏放到《太 》片中试试,早死八回了。而如果让《ERASER 》中阿诺那种房椽一样粗的胳膊只拿两支MP5,大家也会觉得不够劲。
看《石破天惊 》和《绝世天劫 》,就是为了在娱乐余再煽情一回。看见汉莫将军一群人接二连三的死去,大家心中都会有一些惋惜、痛心,甚至而肃立。而如果《S 》、《太 》片中士兵、警察死去,甚至是把布鲁斯威利斯、法瑞尔等放倒,我也觉得正常,是不会如汉莫将军死去时一样伤感的。
总之,我觉得用一流的《T2 》等来证明《SWAT 》等是二流,是不成立的证明。不是同一类型。要做分级,那也是在《SWAT 》、《太阳泪 》、《黑鹰 》中做区分,分出了高下,也是导演功力和风格所导致。
SWAT: Special Weapon and Technical Team,“特种武器和战术小组”;
不是:Super Warrior and Tougher Team,“超级战士和硬汉小组”。把它们放到一起比较,确实没有道理。再加上票房原因,就更是明了,阿诺、凯奇、康纳利的票房号召力本来就比法瑞尔等强。
最标准的特战戏实际还不出自这几部片,而是《生命的证据 》中最后那段克劳救人的戏,严格按时间和环节来计算,都跟真实战斗一模一样了。
《SWAT 》中小胡子包格斯在家休息时,看的电视剧集就是七十年代拍摄的,八十年代引进我国的,队长叫哈理森的那部《SWAT 》电视版。
PS:小资料,电影中的特战队员归属:
《太阳泪 》,海军海豹突击队,《ROCK 》中安德森他们也是,;《黑鹰 》:游骑兵(RANGER TROOP)也是《空中监狱 》里凯奇在的部队;《特急警令 》中查克诺里士则是三角洲(DELTA FORCE),《最高危机 》中的史帝夫西格也是;兰博是绿色贝雷帽退役的,这支部队由肯尼迪亲自创建。
以上部队都是单独建制的,汉莫将军他们的陆战队侦搜大队则不能算这种性质的特战队,最多只是备勤机动性强些的部队,类似于《黑鹰 》中的101空降师。
阿诺就没在过任何一支有名有姓的战斗序列特战队,像个游击队员。
“实战技术动作电影”和“主旋律动作电影”,这两个概念可以肯定在电影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这是我为了分析方便而自创的类别。
“实战技术动作电影”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技术元素:简洁、明了、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不利用特效(或太多特效)、演员不突出明星味、剧情设置上尽量避免煽情因素。
《
《
我估计就是为了突出剧情张力,才把罪犯一号设置成为前特警队同袍,而最后好安排一场同门对决。抛开这个因素,这部电影就是全景展现了SWAT小组的一个生活和工作的重点片段。正常的生活、训练、值班,有危机到现场处理。观众(我自己)在看这部片的时候只会津津津有味的观察片中的技战术动作细节,而情绪跟本不会代入其中,感同身受。这跟看一般的英雄片(就如阿诺、史泰龙的那种)是不一样的,英雄大胜,你会欢呼;英雄死了,你会伤感。而这部片中当包格斯(小胡子)中枪时,你的(我的)情绪不会有任何起伏,你看到的无非就是一个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倒在岗位上,太正常了,因为他干的就是这个。而且不一定是他,可能是科林法瑞尔还可能是杰克逊。
出现这样的观影效果,并非因为观众(我)是冷血,而是导演要的就是制造出这种效果。那么这部片子的定位就清楚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观众看这片看见死人像《
类似的如《
《
《
《
1、朋克头士兵进屋,屋中只有一个敌兵,于是他收起手枪,从背后一刀将其捅死;
2、切换镜头后,另一个兵进另一屋,类似位置也有敌人背对他,但有两名,他选择的是用枪挨个射击后脑。因为如果用刀挨个杀,则刀捅入第一人体后,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只要有些许意外发生(如刀断,人体是不可测的),另一人再转过身来,他可能无法对付两人,影响行动。所以直接击毙。总是以最精确的方法和效率为原则。
射击戏,《
着装:《
以上这一切,就是为了说明,《
阿诺、龙叔等是“个人英雄主义”电影,《
看阿诺、龙叔,我们就是为了看肌肉,看他们像打《
看《
总之,我觉得用一流的《
SWAT: Special Weapon and Technical Team,“特种武器和战术小组”;
不是:Super Warrior and Tougher Team,“超级战士和硬汉小组”。把它们放到一起比较,确实没有道理。再加上票房原因,就更是明了,阿诺、凯奇、康纳利的票房号召力本来就比法瑞尔等强。
最标准的特战戏实际还不出自这几部片,而是《
《
PS:小资料,电影中的特战队员归属:
《
以上部队都是单独建制的,汉莫将军他们的陆战队侦搜大队则不能算这种性质的特战队,最多只是备勤机动性强些的部队,类似于《
阿诺就没在过任何一支有名有姓的战斗序列特战队,像个游击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