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创世纪 看DV时代的无土栽培

2005-9-20 14:32  来源:新浪DV 作者:流☆世代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无土栽培是种植技术先进化的表现,是经历了漫长积累而最终集经验与科学的突破,若说耕种业采用无土栽培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而DV的无土栽培,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尴尬——没有经历过前期土壤培育的自然阶段,在推向市场的初期就借助了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大半的成功之道,以看似成熟的手段组织营销。不温不火的市场摆在面前,有人满足,说现在的DV市场发展是迅速的,当然他肯定会拿出很多确切的数字来向我们说明根据,并且告诉我们随着个人购买能力的提高,以及对DV产品认识的逐步成熟,这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是必然的。

  虽然,这种推论符合逻辑,但在现实中却遭到了质疑,高薪人士在目前的中国早已不算稀有产物,拥有DV的究竟有几成?2004年中国的DV总销量仅96万台,这个数据真的可以让厂商们满足吗?如果逻辑存在错误或盲点,那么被忽略的问题在哪里?无土繁殖的颠倒过程中,我们错失了对哪些重要的因素的关注?


  购买力是“骗子”


  我第一次看见个人拥有DV是在若干年前的大学毕业联谊会上,一位女同学拿着价值不菲的DV记录我们最后的欢聚时光,同学们的眼光都是异常羡慕,不论那部 奢侈品的真正价格是多少,有一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不要用购买力来研究学生消费,这几乎是一个零收入群体,但是他们有巨大的家庭财富后盾。


  我们知道,购买力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也可以分为政府购买力、企业购买力、个人购买力和行业购买力等等。对于DV这种产品,厂商更多研究的是显然个人购买力,然而随后的几个问题却让我更加困惑了。


  我之前所在一家公司的老板告诉我,他父亲非常喜欢DV,当时他退休工资只有100多块,却毅然买了一部索尼的DV(其贵可想而知)。


  一位轻型卡车的销售经理告诉我,很多农村人都是借钱买车去创业的,一些新开的公司也经常贷款批量 购车,所以他们认为依靠购买力判断客户并不可靠,你认为他没有这么多钱,但是他真的就来买你的车。


  问题再度回到DV市场,为什么很多月入数千上万的人,拥有足够的购买力,却没有成为DV的购买者,难道仍然是人们对这种产品还不足够理解,还没有接受它的文化吗?


  以下的问答经常出现在我和熟人之间:


  ——你了解DV吗?


  ——了解。


  ——你认为这种产品怎么样?


  ——挺好的,聚会呀、旅游都能用得到。


  ——你自己有DV吗?


  ——没有!


  事实证明,DV这种产品概念早已被人们熟悉和接受,而越来越“傻瓜”式的操作设计,早已使普通人不存在太多的应用障碍。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销售人员告诉我们,结婚、生子、旅游、聚会、送礼是人们购买DV的主要原因,DV的购买也主要受这5个关键时间节点的制约,要打破目前DV销售的瓶颈,就必须找出隐藏在这5大因素之后的第六理由,究竟有没有第六个理由呢?


  总之,我越来越深信,DV市场的发展早已不受购买力的制约,期待“购买力的提高”,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一定有某种因素我们没有发现,而这个因素应该会让DV市场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增长。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 理财体系。这个体系决定了我们会分多少开支给哪个消费项目,什么时候去实现这个项目消费。这个理财体系会不断因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在某一时间段,这个理财体系会是相对稳定的。比方说,如果一个普通收入的人决定了三年内要攒钱买房,那么你就别指望他这三年内会买DV。


  显然,商家就是要设法率先影响顾客的理财体系,抢先为自己的产品创造出足够大的需求,顾客会根据需求来改变理财项目,设定购买这件商品的时间和开支范围。对于DV市场而言,刺激需求的工作显然还没有做到位。


    遭质疑的DV文化


  2004年,我作为一家公关公司的策划总监同时服务着某企业的DC和DV两条产品线,表面上看,这两种产品很接近,应该很容易操作,事实上,也正因为接近,才使得这两种产品的营销定位有很多微妙的冲突,更何况现在DC可以拍短片,DV可以拍相片,将本已模糊的界限弄的更加扑朔迷离。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西餐厅看了一篇杂志关于DV大赛作品的评论,那篇评论中有两处语言吸引了我的注意。一是“很多参赛作品,拍的是流水帐,而并非故事”,二是“很多参赛作品缺乏创意,内容平淡无奇”,当时感觉这两点一语中的,直接点明了现在DV参赛作品的缺陷。可是放下杂志,品着红茶,心里慢慢的出现了另一种滋味,因为我是这个行业的参与分子之一,所以思考问题难免跟随着大家的惯性,我们经常强调客户导向,却越来越难以真正的消费者的眼光去关注问题。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真的会继续赞同这两个观点吗?


  如果我是一个普通消费者,那么我买DV就是去记流水帐的,就是拍摄生活连续或间断的点点滴滴,再枯燥的片段我也会喜欢,因为真实。如果我是一个消费者,那么有没有创意关我什么事,中国的电影本身就是缺乏创意的,不要以为自己拍过电影就来指指点点,我的生活什么样DV记录的内容就是什么样……一种逆反心理油然而生。(赵本山——什么叫有创意,要啥自行车!)


  又经过了几天的思考,我终于明白,DV大赛在不断追求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却将DV与寻常百姓的距离越拉越远。你越是强调创作,百姓就越觉得你难以接近,你越是强调风格,百姓就越是难以迁就你的风格。DV大赛不是在推动DV市场的发展,而是在普通百姓与DV之间设置了格调的障碍,将一个本应该平凡化的生活用品变得高高在上。


  多么蹊跷,我们所做的事情最终背离了我们的出发点,厂商举办DV大赛,却最终违背了自身的意愿,这中间错在哪里?我相信我所发现的只是一个表面原因,这中间肯定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环节的错误,是它诱导我们做了失误的判断。时间开始变得厚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反复的搜寻着问题的每一个细节,想要寻找出答案,隐约的看到了它的影子,却总也抓不住它,究竟它在哪里,离我们如此之近,却又瞬间变远。


  而在此时,我与同事的看法发生了分歧,他们认为现在的DV大赛没有问题,想要推广DV就必须要做DV大赛,是我一时想偏了,把一个并不重要的事情想得很严重。而我也知道自己在这一时刻没有足够的根据去说服他们,唯有等时间再多给我一些机会,让我来寻找答案。公关公司就是这样奇妙,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弄清楚答案之间,是很忌讳和客户去交流的,我们一直倡导的团队合作在此时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因为大家都很忙,每天有无数个大小的项目去执行,没有时间坐在一起就一个未知结论的问题展开讨论,身为策划总监,我也只能是发出一个倡导,但是没有权利决定别人是否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思考一个和自己的工资、业绩没有太多关联的问题。


  孤立无援中,我终于找到了最后的希望——如果逻辑上没有错,但是推导出来的结论却错了,那么问题是否出现在推导的前提上?我们用错误的前提,加上正确的逻辑,结果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推导出了错误的结论。我们认为DV文化的促进应该需要DV大赛,于是有了DV大赛,却发现事与愿违,那么是否问题出现在DV文化上。DV文化的中心真的是影片创作吗,是否我们过早的下了结论?


  长时间以来,DV文化一直在抄袭摄影文化和电影文化,抄袭而来的东西真的就变成了DV文化吗?误差的存在是肯定的,但是误差的系数有多大,是百分之二十,还是百分之六十?是不是我们一直在自欺欺人,我们所倡导的只是一种“伪DV文化”?摄影文化是摄影文化,电影文化是电影文化,厂商所推动的,则是产品文化,这三者都不是DV文化。而为了让更多人接受DV,我们操之过急的强行将三者捆绑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DV文化”,最终又被自己制造的假象蒙骗了自己,却忽略了事实的真相?


  老照相馆


  记忆中第一次拍照,是妈妈带我去城里的照相馆,我们家住在一座小城市,70年代整个城市只有两家照相馆,普通人家里是很少有照相机的。可有趣的是,虽然一个城市人均拥有的相机如此之少,却几乎家家都有全家福,足见摄影的深入人心。现在想起来不免觉得奇怪,那时候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每个家庭都愿意为照相付费,现在生活富裕了,DV和DC的价格也不再有太大差距,明明DV可以比DC更详细的记录生活的细节,为什么DV的销量却远不及DC呢?


  是因为DV难于操作吗?我们过去也做过很多活动,教大家如何操作,而且现在“傻瓜”式的界面越来越人性化。更何况,历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操作很少真正的阻挡过产品的销售,买车的不一定是开车的,计算机操作肯定比DV复杂,计算机不是一样卖得很好。


  那么在这中间,我们少关注了什么?


    目光再回到老照相馆……


  70年代,那么多人不会照相,但是照相产业一样很火?究其原因,人们去关注的是自己,是家庭,他们根本就不关心相机,更不关心相机的操作,甚至不关心摄影师的技术,拍的不好就说自己不“上相”,直到照相馆多了,他们才发现原来摄影师的技术也有区别,多么可爱的一个年代,多么可爱的一群人啊。


  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我们一直以来就在倡导人们关注DV,而我们却忽略了让人们去关注自己。我们的DV大赛一直让人们把一个故事去拍好,却没有教人们如何把自己拍好,如何在让自己在DV中拥有更好的形象,去成就他们一个普通百姓小小的电影梦。我们一直在强调“去拍”,却没有关注“被拍”。


  试想,现在有两个展位,一个展位,你可以去操作DV,还有人教你如何去拍摄,拍摄之后如何把内容编辑好;另外一个展位,你也可以去操作,但是服务人员会用DV把你拍下来,让你走走位,随意做些什么,然后和你一起看拍下的内容,告诉你怎么样能在DV中表现得更好,然后再教你如何编辑拍摄内容,把自己变成一个小电影明星。这两个展位,你会去选择哪一个?我打赌选择第二个展位的人会更多,并且希望和我打赌的人是盖茨。


  04年底很快就到了,在给客户的提案中,我第一次提到了“去拍/被拍”的区别,虽然还不成熟,但是我相信沿着这条路,我们应该可以找对正确的方向。就象一对父母,他们左边摆着几十张正版的大片DVD,中间摆着自己孩子拍的DV作品,右边摆着别人给自己孩子拍的DV写真,他们的选择顺序一定是从右向左。


  超级女声


  05年的春节过去了,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我应聘去了一家企业的公关部,很多人认为从乙方跳到甲方是一种地位的跳跃。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单纯的甲方或乙方,企业也在随时扮演乙方的角色。不同在于,在公关公司中,无论你成功服务了多少家品牌,你都没有真实的成就感,而在企业中,为自己的品牌服务,看着它向着良性的方向逐渐发展,你才会真正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我和DV的情缘,没有因为工作的更换而有所改变,虽然两地分居,但是感情依旧,暧昧如初。偶然间想起了网友的调侃——随便虚拟两个不需要为吃饭而烦恼的男女,一天就知道谈情说爱,然后往死了折腾他俩,你就成琼瑶了。幸好我不是虚拟的,我仍需要为吃饭而奔波,而且我和DV也没有怎么被折腾,只是漫漫长路相陪,我找到了一根火柴,短暂的光亮让我们看见道路的一小段,但是这条道路究竟是什么样,一定要继续走下去才知道,天永远是黑的,没有哪个品牌是在光明的路上行走的,所以你需要不断的寻找火柴点燃,尽量看清路的方向,这就是公关人的职业要素“摸黑”。


  05年中,如果要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大家的生活,那就是“天下无贼”、“功夫”和“超级女声”,这中间,超级女声的火热是最独特的,它是一个和百姓心声最贴近的节目,一个普通人可以从中实现自己的梦想,靠过人的实力取得社会的关注。而我也发现,在原来的思考中,忽略了“造星”效应的巨大威力。其实DV正是很多人实现自己电影梦的一个最适合的温床,如果说DV能造就一个未来的导演、一个未来的编剧,远不如它能造就一个未来的影星那样重要。其实这个“重要”不是由我们来说了算的,是由寻常百姓做出的决定,湖南卫视如果做一个“超级女导演”的栏目,估计也没几个人去看,也没几家媒体帮着热炒。


  反思DV大赛,虽然我们也曾经想把它变成小奥斯卡,但是奥斯卡最重要的奖项永远是最佳主角奖,我们的DV大赛,则刚好没有给大家营造一个最适合展现自己魅力的平台,我们缺少了一个“造星”的可能。DV大赛真的一定要拍摄故事或记录片来参赛吗?如果一个人的歌唱得特别好,她就做了一个MTV当成参赛作品呢?如果有的人爱跳HIP-HOP,或者做COSPLAY,他们的这些才艺需要通过DV来被人们关注呢?


  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人们如何更好的展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教人们去把DV用好,或者是强迫他们去参加一个痛苦的创作过程。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注定永远都是奥斯卡的配角。DV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你不必强迫自己去成为一个好演员, 背一大段又一大段漫长的台词,你擅长什么,就可以记录什么,你爱怎么拍就怎么拍,然后向人们去展示,让大家见到你的才华。


  电影或电视用的专业摄像机,那是一种团队作战的象征,而DV是个人作战的工具,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区别。即便你有幸参与一次或几次DV短片的创作和拍摄,但更多时候,你都是独自在与DV为伴。即便要演短片,我们也应该主张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组织,重要的不是表演,而是让家庭从这次合作中体会到乐趣和幸福。中国之所以有无数的家庭始终在DV门前徘徊,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具体的体会到这种真实的可触及的幸福。谁都知道DV是什么,也知道它很好,但是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幸福和乐趣,有和没有是不是真的不一样,没有人来为他们解答。所以他们也在想——有和没有,也许差不多,所以没有也罢。


  正如前文所说,如果人们始终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DV,那么我们对他们的 理财体系的影响就已然失败了。


  最少,从DV文化发展的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尊重一个事实——它首先属于个人,首先属于家庭,其次才属于团队。至于DV影片大赛,真的没有什么意义,到最后,无非是探讨工具的不同。试想一下,就算我们找到了最好的编剧、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摄像、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后期制作等等来拍个DV片,把一切发挥到极至,当这些都不再能被人挑剔的时候,我们还能研究出什么,无非就剩下拍摄工具的区别吗?而能凑齐这样的一群人马,肯定会去拍电影,谁会来拍DV呢?所以请不要指责DV影片创作的种种不足,电影的追求是取悦观众,DV的追求是取悦自我。


  这样说并不是贬低DV影片大赛,只是我们要清楚电影和DV的区别,电影的一生都是在制作影片,而DV的生命却包含更为广泛的内容,DV影片创作可以占据DV文化的一部分,但决不应该占领中心位置。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DV影片创作永远是DV文化的配角,而个人和家庭的展现才应该是主角。


    所以厂商应该更换一个角度,在个人表现、家庭表现、互联网分享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人们学会在DV面前更加完美的展示自己,并且激发他们表现的热情,不再强迫人们去创作,不再让人们觉得DV文化是一种很难玩的东西。拍得好坏并不重要,能达到一般水平即可,关注人们原有的才华,就象央视的“梦想中国”,你自己有特长,那么到我们的演播室里来,你表演你的,拍摄和制作由央视来完成——显然,不要把第二份工作的难度强加给参与者,他们想要的,只是一种分享的热情。人们的才华是丰富多样的,极少数的人才会热衷于DV影片的创作,我们一直没有给最多数的人提供适合的平台,却将目光集中于很少的一部分人身上。


  有土栽培


  DV的发展,正是因为我们给它灌输了太多经验化的东西,所以还没有经过有土栽培的过程,就过早的进入了“试管婴儿”的先进阶段。它没有自然的经历过生存、适应、发展的全过程。强行灌输的文化永远都不是真正的文化,可以说,DV自己的文化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真正存在过,我们只有把它归还土壤,让它按照自己的自然形态来进行发展,它才会有自己的文化。而这个土壤,就是普通百姓,每一个消费者。


  任何一种文化,一旦根植到最广泛的人民的中去,它才会得到最快的发展。正如摄影家协会,他们并没有决定摄影的文化,他们只是在文化中选出精华,摄影文化的决定权仍在于全体的摄影者手中。


  在DV发展的二十年里,无论是厂商、媒体还是其它社会支持力量,都曾经为寻找真正的DV文化或者为这片文化打开空间付出了难以估量的艰辛和努力,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数不尽的辛酸的故事,虽然到目前为止,真正的DV文化还没有成型,但DV这种产品形态已经深入人心,这就是二十余年努力的结果。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它一个适合的环境,把它放归土壤,让文化应土而生。


  想起了一位DV爱好者的话,他在DV创作的几年中,最深刻的苦衷是不被自己身边的人接受和理解,这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痛,远比参加一个大赛落选会痛苦得多。前些年,在学校里玩DV的人,他们也感觉自己是势孤群体,毕竟叫好的作品少,更多时候拍的东西被人称为垃圾,拍个DV还不如在学校里唱一首歌容易出名。这一切,都因为没有适合的环境,有DV的人太少,玩DV的人更少。


  时至今日,DV无土栽培的时代应该结束了。我也在期盼国内会出现一个真正属于DV的大型协会,在摄影文化、电影文化、厂商文化之外寻找一条个性的路。如前文所述,DV不等同于电影,也不等同于摄影,它必须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协会来组织它忠实的爱好者,而现有的小协会区域活动能力小,结构不稳定,无法发挥真正重要的作用。我也承认,DV影片创作的势头是阻挡不了的,所以更应该有全国性协会这一平台,遴选好的素材,召集好的团队,整合国内最优秀的资源来共同进行更高水平的创作。


  2006年的春晚已经开始筹备了,每一年都过得很快。爱DV,自然要看到身边很多人玩DV,而自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才会觉得更自豪。如果别人都没有,仅仅自己在玩,那真的很无趣。热爱DV的人很期待知道,2006年的春天,会不会更暖……


相关链接: 明明 DV     未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GPSujzmYMIC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