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举起手来》电影人,倒下一片

2005-9-11 10:24  来源:网易论坛 作者:错错错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一、引题:从“最好”说起

  作为冯小宁创作转型的尝试之作,《举起手来》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碟市的兴旺,《举起手来》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视线,相关的说法也逐日增多。
  前段日子,在网络论坛有人称《举起手来》是“经典喜剧”,言称“绝对推荐”,我只是简单在帖下表达自己的完全不同的看法;近日,眼角扫描到“冯小宁,中国最好的导演”这样的标题,我已没有心情点击进入观其“最好”一五一十的因由,心中仅是顿生疑惑:是不是中国知名的导演都死光了,冯小宁才成了中国最好的导演?
  若论历史,吴永刚《神女》中细腻之母爱,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史东山《八千里路云和月》中格调之大气,沈西苓《十字街头》中大学生的坚定与情感,郑君里《乌鸦与麻雀》中老百姓的命运与抗争,等等,这些经过岁月冲刷的黑白影像,任何一部拿出来都可贯之以“最好”。
  若观当今,张艺谋在商业的驱动下,《十面埋伏》成了空有其表的烂片,《英雄》让侠义精神在美仑美奂的镜头画面中“迷失了方向”,于是,这位曾经为中国电影带来荣耀的影人遭到一浪高过一浪的口水抨击,但我不会忘记壮怀激烈的《红高梁》,不会忘记象征隐喻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撕心裂肺充满史诗气韵的《活着》;陈凯歌《荆珂刺秦王》的探索与《和你在一起》的转型中引来不少诟病,但《孩子王》对历史的反思、《霸王别姬》对人性的挖掘都成就一坐坐中国电影的高峰;还有依然在恶劣环境下坚持艺术操守的贾樟柯、王小帅,等等。这些人及其“影”都有赞美甚至称其为“最好”的充分理由。
  然而,我却找不到任何将冯小宁归为“最好”的理由,尤其是在观其《举起手来》之后。


二、纵观前影:战争“大片”体现平平驾驭能力

  冯小宁与陈凯歌、张艺谋同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就读于美术系,自然被归纳于“第五代”行列,更以战争片为老百姓所熟知,亦是中国“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的常客与大户,更让人不意想不到的是他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位”极一时。
  作为“著名的国际革命浪漫主义电影”导演的冯小宁,其进入人们视野的作品并不多。1989年的《大气层消失》是最早被人提及的影片,也是我至今未曾看到的影片。两年之后,冯小宁拍摄了《战争子午线》,讲述在抗战最为艰苦的年代,革命队伍奉命沿长城西进的过程中,一群小孩在战火中洗礼,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的悲壮故事。站在历史的角度,在某些方面,冯小宁在此片展现了战争影片表现手法的开创性。在“部队”作战西进中闪回式的画面很好地将时空的交错呈现出来,通过孩子们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抒发一种高尚的民族无畏情怀,长镜头下的万里长城在大气中表现出祖国河山的宏伟与壮美。受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影片现在看来显得有些粗糙,但其表现出的丰富电影想象力与开拓手法无疑值得肯定。
  百姓对冯小宁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他的“战争三部曲”:1996年的《红河谷》,1999年《黄河绝恋》,2001年《紫日》。
  《红河谷》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斥资1500万拍摄,中美两国明星联袂主演,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大制作。影片由“高山”对面的习俗说起,再现汉藏两族人民联合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一段历史。从开篇祭祀“河神”的红衣姑娘到后来参与抗敌的红衣喇嘛,可以看出冯小宁开始对于色彩与视觉效果的追求。剧情也呈现出较为丰富的主题,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同民族之间的对立,战争中人性的挣扎,西藏神土之上纯朴的爱情,华夏儿女抗御外敌的民族大义,等等。令人遗憾的是,过多的主题分散了影片表达的宗旨,使这些主题只是流于表面,没有更深的挖掘。
  与网友聊及冯小宁电影,其认为《黄河绝恋》是最为出色的一部。而在我看来,《黄河绝恋》是对《红河谷》的一次笨拙的复制,汉藏联合抵英变成了中美联手抗日,“寨主”与“女儿”的关系完全吻合,“洋人”与“女儿”的情感也如出一撤,结局都是敌我同归于尽,洋人回忆过往旧事,两部影片都容易让观众产生传统的悲壮之感。此外,影片中的爱情打动不了观众的心扉,对于战争的拷问与人性的关注也不及《红河谷》,导演完全沉浸在故事的叙述之中,使得影片无法进入经典的“领地”。《黄河绝恋》曾以中国优秀电影的“身份”参与奥斯卡的争逐,最终铩羽而归,这不能不说是对复制之作的一个合理的“肯定”。
  或许冯小宁认识到仅靠重炒冷饭是换不来艺术的认可,所以,在“战争三部曲”的终结篇《紫日》中,他调整创作思路,以中、日、俄三位不同身份的人的视角进行透视。一个是九死一生幸免于屠杀的中国农民,一个是在战斗中失散的苏联女兵,一个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少女,三人在东北森林求生的过程,表达了导演对战争、和平、人性、文化等方面的思索。与其前作相比,《紫日》之于冯小宁最大的成就则是以小角度探讨大道理。
  所谓的“三部曲”,是不少电影人进行创作所追求的一个常规理念。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尽管有着共同的表现主题,并取名于三种不同的颜色,具备一定的象征意义。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故事,使得“三部曲”有名无实,产生不了整体的效果。也就是说,观其一部与观其三部没有多大的区别。相反,当我们回顾那些永垂影史的“三部曲”,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科波拉的“《教父》三部曲”,讲述一个黑帮家族的兴衰成败历史;杰克逊的“《指环王》三部曲”,描绘一场中世纪正义与邪恶斗争的魔幻史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部曲”,以三个不同的故事讨论了当代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爱情命题,导演的伟大之处在于,《》的结尾将三部影片相连,构成对现代人情感的整体思考。如果缺少一个必然的、有效的线索将系列电影相联,系列电影的整体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譬如,托纳托雷的“星光三部曲”,如果单独提取其中任何一部影片,都不乏精彩,但如果将三部作为系列,那么,其与前述经典“三部曲”的差距就突显出来。
  “战争三部曲”过后,冯小宁于2002执导了“民族英雄史诗片”《嘎达梅林》,讲述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众抗争的故事。观完全片,首先想到的是“唯美”和“悲情”两词。影片的镜头画面十分讲究,广阔的草原,弹奏的老汉,夕阳的余辉,奔驰的俊马,都有着东方想像之美感。英勇搏杀而亡的义士有种英雄不归的悲壮。但是,对于英雄而言,光有悲壮是远远不够的。从甘愿受死到带领民众反抗,影片缺少基本的过渡,也就少了为什么反抗的深层思考。如此,当英雄牺牲的那一刻,我一点都体会不到像《勇敢的心》中华莱士“Freedom”那样的主旨,可以说,英雄没有留给我们英雄的思想。
  如果说冯小宁电影没有任何可取的地方,则显得很不客观。很明显,冯氏电影都以主旋律为旗号,在创作时遵守着一个基本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是用炮火和淫威所不能征服的伟大民族;表达着同一个理念:仇视侵略,向往和平,憧憬爱情。然而,创作的取向代替不了电影实际取得的艺术高度,冯氏电影缺少经典影片所需要的深度。他反思战争,却没有《钢琴课》深刻;他关注人性,却不如《辛德勒的名单》透彻;他追求爱情的表达,但没有一段如《魂断蓝桥》般刻骨铭心的故事;对于外敌的仇恨,也不如《火烧圆明园》》激烈;他的影片,同样缺少一个个栩栩如生、让观众铭记的人物形象。
  另外,统观冯小宁影片,不难发现,他在不断地重复着自己:独白式的故事追忆,闪回的镜头回忆,爆破式的战争场面,对洋人角色的偏爱,对黄河、长城等中华锦绣河山的过度运用。


三、《举起手来》:冯小宁向世俗彻底投降

  碟市上,《举起手来》的封面有诸多明星的“头像”,对于吸引眼球,掠夺钱财自然有益。我也难免因之而动心,付上八元钱两,试图探个究竟。观完影片,深感“举起手来”的片名“名副其实”,并且至少有两重深意:第一,面对此等战争喜剧,我彻底“举起手来”,被冯小宁一干电影人能够创作出如此的影片所“臣服”;第二,冯小宁“举起手来”,彻底向世俗“缴枪”降投。
  如果说,冯小宁以前的影片在创作上的取向是严肃的、富有传统革命精神的话,那么《举起手来》完全是嬉笑的、媚俗的低级粗糙之作,是一部虚、假、空的垃圾影片。
  请原谅我此般的苛刻。我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观影的实情实感,决不是信口雌黄。君若不信,细看下文。
  《举起手来》的故事非常简单,一群村民为了保护国家佛像文物与日本鬼子进行周旋,最后与游击队一起全歼日本鬼子的故事。如此简单的剧情,采用的是让人晕死的叙事手法:讲述回忆。影片开始时“我姥姥的故事”让我不禁想到《红高粱》中“我爷爷的故事”,联想到冯氏过往影片的叙事,怀疑这种小儿科讲述的叙事是不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高山峻岭的画面如同过往一样,是对祖国河山的一种“卖弄”。在细小的环节上,导演也是重施故技,让儿童充当抗战的英雄,一如《红河谷》和《黄河绝恋》。
  从以前的影片来看,冯小宁对于故事组织的能力称不上一流,能力的有限掩盖不了他拍片的努力。而这一次,他完全是小打小闹,道具上做假的痕迹非常明显。《红河谷》和《嘎达梅林》中,我们能够看到数百上千人的战争场面,而在《举起手来》中,日本皇军是十来个人啊七八条枪,整个村庄不超过二十个老弱病残的“山野村民”。这种象征性的角色,使得影片沦为小品式的儿戏。
  影片没有任何层面的人物刻画,完全靠显性的脸谱化和脱离实际的服装造型来糊弄观众。片中郭达扮演的老汉,看不出中国山村百姓的纯朴,仅仅以对白来制造“笑”果。刘薇扮演的“我姥姥”,缺乏抗战青年应有的情感投入,如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中国的抗战老电影,刻画出不少经典的日本鬼子形象。比如,《平原游击队》的松井,《地道战》中的山田,《小兵张嘎》中的龟田,等等。这些角色,在表现日本侵略者野蛮、凶残、伪善的同时,对于剧情的发展和正面人物的刻画都起到了衬托的效果。《举起手来》无视电影起码的“游戏规则”,反其道而行之,不立足于剧情的需要,而是以演员为中心设计角色。潘长江饰演的痴呆日本兵游离于故事之外,完全是依靠潘长江本人喜剧天分来达到搞笑的目的,使人物成为十足的毫无“人性”的搞笑“工具”,不能不说是影片最大的败笔。至于胡晓光、李鸣这些冯氏御用演员扮演的日本鬼子与汉奸,纯粹是对日本人一厢情愿的白痴式丑化,在丑化的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耳光:中国人居然被如此笨拙、弱智的日本人所欺凌?!
  另外,影片采用的搞笑手法极为弱智,什么毛驴蹬人啊,什么人骑猪跑啊,什么蚂蚱扣扳机啊,这些手法虽然能够击中观众的笑穴,但脱离实际同样成为影片的一大弊病。不能引起观众的理性共鸣,也无法登艺术的“大雅之堂”。冯小宁在他的影片中,钟情于大场面的设计与卖弄,在《举起手来》的开始,便有飞机轰炸、火车脱轨的“大场面”。大场面的制造需要特效。当我们经历《世界大战》、《指环王》此等特效大片的洗礼过后,面对《举起手来》的特效,不能不说,这一次冯小宁同样“死”在了特效的运用上。缺少震耳欲聋的爆炸场面,少有的弹爆人飞的场面,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人,一架架劣制的飞机模型在空中轻飘飘地盘旋。与工业光魔这样的技术先锋相比,国内的特效技术无疑存在很大的差距,资金也远不能与好莱坞大制作并论,但是,如果创作者稍微多些诚意与细心,完全可以避免特效之下的“虚假”。
  面对据说是策划了七年的“呕心沥血”的“力作”,冯小宁曾信心十足地说:如果观众不笑,我就退票。呵呵,我还真笑了,冯导也不用退我碟钱。但是,我更多的是“苦笑”,“苦笑”之后是无尽的失望。
  在《笑傲江湖》,东厂公公说:“有些事是不能随便笑的”。冯小宁此次联手电影当局众人,以抗战为躆头,戏笑民族伤口,丑化小日本又能怎样?能增强民族凝聚力?能让小日本承认历史?
  八年抗战被认为是近代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伟大胜利,是民族的骄傲。然而,如今同样不能忽视的现实,如《紫日》片末字幕布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共伤亡7400万人,其中,……日本200万人……中国3500万人。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被一个弹丸之地的日本所欺凌,加之当前日本人死不悔改的嘴脸,中华儿女需要反思的事很多很多,而不是一味地通过丑化日本军人、高歌华夏儿女来暄耀民族自豪感。在我看来,中国人面对抗日战争没有任何调侃的理由!而恶搞的《举起手来》在这一点上犯了与《珍珠港》以“三角恋爱演绎民族伤口”一样不可饶恕的错误!


四、横向比较:战争与喜剧的深层探析

  因为是纯粹的搞笑影片,《举起手来》被归入“无厘头”的范畴;也因为是战争与喜剧的“联姻”,《举起手来》被称为中国版的《虎口脱险》。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某些媒体的记者和编辑将《举起手来》与《虎口脱险》相提并论。事实上,除了战争与喜剧的外壳之外,两部影片在内容上大相径庭,在表现手法上出入万千,价值与地位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虎口脱险》讲述的是法国在纳粹统治下百姓帮助英国军官逃离巴黎的故事,而非“敌我”的针锋相对。该片的主要人物形象都比较突出,油漆匠的厚道与真诚,指挥家的善良与自我,巴黎女孩的美丽与机敏,纳粹军官的凶险与世俗,都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的搞笑方式立足于实际,有一种现实的可能性,譬如,法国人与纳粹军官的同床共宿。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与演技派明星布尔维尔,配合热拉尔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