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关于《最后的日子》的两篇文章

2005-9-9 10:20  来源:新影响论坛 作者:Cheng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在国外电影网站上查威尼斯电影节的消息,一条与此无关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最后的日子(Last Days)》在昨天上映。

最后的日子(Last Days)》是导演盖斯.范.桑特(Gas Van Sant)取材自摇滚歌手科特.考本(Kurt Cobain)的新片,主演是因贝托鲁奇的《梦想家(The Dreamers)》和低成本影片<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而声名鹊起的迈克尔.皮特(Michael Pitt)。不论从导演、演员,还是情节来看,这都应该是一部很有吸引力的影片。

对于导演而言,将名人的事迹搬上银幕是天大的诱惑。一方面是题材讨巧,不论电影好坏,没有上映先挣到了名声,“狐假虎威”;另一方面观众可以满足一下对于名人生活的好奇心,不论情节真假,票房也差不到哪儿去,往往还是奖项的常客,像去年的《》,前两年的《美丽心灵》。但拍摄名人传记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名人自然有千千万万的拥护者,若他们从电影里看到的不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吐沫星子就可以把你淹死。最困难的是,如果还是活的,剧本写起来可不容易——大腕儿同意以自己为素材,自然是指望你为他树碑立传,哪有自己打自己耳光的道理。如果是死的,就要通过名人的家人们的苛刻检验——死者为大,当然只能歌功颂德,不然一纸诉状告的你倾家荡产。

向来特立独行的导演托德.海恩斯(Todd Hayens)就因为没有摆平卡伦.卡朋特的家人,电影好不容易拍完了也无法公映,权当是自娱自乐了一回。后来他学聪明了,虽然情节出自大众偶像,却不在片中指名道姓地说某某某腕儿,只当是一部故事片来拍,反正大家心知肚明,观众也不是傻子。由此诞生了影射劳.里德(Lou Reed)、大卫.鲍伊(David Bowie)、伊基.波普(Iggy Pop)生平的影片《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这部电影把早已“改邪归正”的大卫.鲍伊同志气得半死,海恩斯可怜巴巴请他赏脸给几首歌的版权,他一口回绝:“没告你算客气的了,还想让我唱歌?做梦!”他不是不想告,而是不能告。人家可以申辩说:“我又没在戏里提到你大卫.鲍伊,不要自作多情好伐”,能不能赢下官司还很难说,最重要的是,这样不就等于不打自招自己以前的丑事吗?无奈,黄连再苦也只好当一回哑巴了,谁叫自己年轻的时候喜欢沾花惹草呢?当然也有“执迷不悟”的,劳.里德就欣然献歌一曲。不过,这么“大放”的名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做了一辈子另类,也不多这一回了。

科特.考本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整日游荡在街头的少年成长为一代摇滚巨星,又在声名最鼎盛的时候选择自杀,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和重重的谜团。他的人生可以说比电影还“电影”,这样好的素材垂青的人自然不少。如果盖斯.范.桑特一本正经地去和疯疯癫癫的考特妮.洛芙(Countey Love)谈,要么得不到认同,要么被迫重改剧本,让这个大嘴大胸大屁股的女人也在片中插上一脚。所以,盖斯.范.桑特效法了托德.海恩斯,为科特.考本改了名字,省了不少麻烦。

由昔日的摇滚青年盖斯.范.桑特来拍摇滚狂人科特.考本,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导演首先是考本的歌迷,自然不会叫我们这些歌迷太失望。何况拍摄离经叛道的青年,一直是桑特的强项,《药店牛仔(Drugstore Cowboy )》、《我自己的爱达华(My Own Private Idaho)》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一直对他在《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中使用并不出名的民谣歌手艾略特.史密斯(Eliot Smith)的歌深感“英雄所见略同”,不知道桑特有没有想过哪天把同样是在英年自杀的史密斯的事迹也搬上银幕。至于演员,《天鹅绒金矿》中伊万.迈克格雷格的扮相、气质,酷似考本,我曾一度希望能由他出演。不过,迈克尔.皮特为人很有性格,宣称只演喜欢的导演的戏,而且先前在<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中饰演摇滚明星,自己也有一支名为Pagoda乐队,相信进入角色不是难事。

前一段时间,看到几则关于拍摄名人传记影片的消息。比较吃惊的有,库斯图里卡要拍马拉多纳;比较离谱的有,华金.菲尼克斯为演强尼.卡什险些精神错乱。最有趣的是,有一位好事者(应该不是马丁老爹)要为鲍勃.迪伦立传,计划请来众多明星扮演人生不同阶段的鲍勃.迪伦,其中包括性感的黑人女歌手比昂丝。

比昂丝姐姐乔装的鲍勃大叔,你能想象吗?


挂羊头未必卖羊肉

前面提到<Last Days>时,把它和传记片联系在一起。看了影片才发现,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不得不承认,Kurt Cobain的大名使我一时忽略了盖斯.范.桑特是一位风格极具个人化的导演,题材无关紧要,叙事方式永远是梦游似的。

如果你期待会在影片中看到如同《席德与南希(Sid&Nancy)》中名人私生活的爆料,或者听到如同《大门(The Doors)》中大量引用的原人原唱,又或者想看到《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中炫目的场景,总之,如果你是冲着科特去看这部电影的,那么,我奉劝你还是把时间省下来做点有建设性的事吧。摇滚,明星,传奇,全都与它毫不相干,它只是一部刻上盖斯.范.桑特烙印的电影。你是他的影迷会觉得一切OK,他的片子就是那么个调调;如果你不是(想想你在看《大象》时去了几次苏州),会觉得这部片子过于乏味,甚至会破口大骂它是“挂羊头卖狗肉”,顶着科特的名字招摇撞骗。可是,谁规定挂了羊头就一定要卖羊肉?先别急着骂人,自己睁大眼睛看清楚铺子里卖的是什么肉,再决定是不是要买。假如你只是对“羊头”垂涎欲滴,那不如去找盘Nirvana的《纽约不插电演唱会》看看吧。

影片的主题还是盖斯.范.桑特由《盖瑞(Gerry)》到《大象(Elephant)》一已惯之的,讲述人迷失自我的状态, 虽然不能被称为烂片,但也绝非什么巅峰之作。也如同前两部影片一样,《最后的日子》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反映主人公布莱克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的生活。无非是漫无目的的走动、磕药,偶尔弹弹吉他。影片的场景是人迹罕至的森林里的一幢别墅,这既反映了布莱克想要遁世的心理;同时,孤零零的别墅也象征着他自己。

虽然布莱克和许多人住在一起,时不时地会与别人讲几句话,但其实他已经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了。布莱克对谁也不关心。当黄页的广告推销员与他交谈时,他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推销员提出的问题,当推销员走后又进来取东西时,他已经把头埋进长发中,不再理睬他。乐队的成员对他说想写一首歌时,他没有表示丝毫的兴趣,说明音乐对他不再有吸引力。即便后来妻子的到来,提到女儿时,他也无法给出任何承诺。同样,没有谁对他表示过关心,想要把他从迷失的自我中解救出来。经纪人不停打电话是因为他是摇钱树;乐队成员虽然与他住在一起,看到他磕药晕倒在地上,无人前来闻讯;妻子没有得到他的答复,也离开了她,而不是选择留下来。

整部影片几乎看不到布莱克的神态,他的脸一直被长发遮盖着,这是他拒绝外面世界的表示。演员麦克尔.皮特完全靠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他的穿衣、走路的动作来看,可以给八十分。尤其是他换上女装的那场戏,将布莱克对于“活”的麻木表现得淋漓尽致,只可惜后来又加上了描眉的戏码,显得画蛇添足。

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布莱克自杀的情节,只是以幻化的肉身离开躺在地上的身体,顺着阶梯爬向了天国作为死的注解。再以前面的情节看来,布莱克与其说是自杀,更像是自然死亡。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所以根本无须突出死的方式,这个结局是必然的。

盖斯.范.桑特在影片结尾的字幕中特别注明:“影片的灵感源自科特.考本,但人物与情节均是虚构”,看来他早就对一些人看过影片之后的反应心知肚明了,继《大象》之后又一次挑战了观众的心理预期,真是个狡猾的老实人。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