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译制在中国的早期历程
大光明大戏院使用“译意风”时散发的广告单张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外国影片没有中文字幕,连说明书都是外文的。
此为1921年上海一位影迷手抄的电影说明书
1930年7月,上海蓬莱大戏院的说明书
上特别注明:“全片华文字幕”
《
电影是外来艺术,早在20世纪初国产电影事业尚未形成之前,欧美影片就已大量进入中国,最初是在茶馆、酒楼和私人园林里售票放映,只是一些娱乐短片,插科打诨,供人一笑而已,人人能懂,也无所谓翻译。1908年,上海虹口大戏院建成,电影有了正规的放映场所,剧情长片逐渐露面,观众的需求也随之产生变化。至1915年前后,从租界到华界,上海地区相继涌现了一批专业影院,如维多利亚、爱普庐、东京、新爱伦、夏令配克、大陆、海蜃楼等,电影放映逐渐成为了一项产业,影片内容也渐趋严肃,讲究艺术了。于是,最初的“译制片”应运而生。
“活的说明书”
早期上映的外国影片,都是默片,虽然没有声音,但在情节曲折,内容复杂这一点上却丝毫不逊于以后的有声影片;而且默片都有外文字幕,一部普通故事长片的字幕,最少也有上百条,看不懂字幕更难免着急上火,于是就有了翻译的需要。有的观众请人事先将影片情节译成中文,抄写在纸上,观影时带到影院去参考。但这毕竟只是个人行为,解决不了大家的需求。
真正面对公众的译制,大约产生在20世纪最初10年的中期。《
这种所谓的“活的说明书”,其实即当场口译。当时采取这种译制方法的远非“新爱伦”一家,如1914年开设在英租界江西路上的大陆活动影戏院,在其开幕广告上就这样写道:“本院不惜巨资,特向外洋购运五彩活动新奇、侦探、战争、历史、滑稽、爱情、风景等影片数千种,现已到申。至于房屋宽敞,座位清洁,电扇凉爽,空气流通,无不有美必备,且戏中情,译成中文说明,尤为特色。”这个广告正好能和范寄病先生的回忆互为印证,当是有关外片译制的最早记载。
从中文字幕到译意风
1921年以后,中国国产电影事业渐趋发展,对外片经理商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而且,这时期由于一次大战结束,外片进口也愈来愈多,如再采取当场口译的办法,不但工作量很大,且势必会影响竞争力。1922年,前国务总理周自齐创办孔雀电影公司,首创外国影片打印中文字幕的先例,聘请的翻译是曾就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影戏专科学校的留学生程树仁,当时叫译片者,第一部译制的影片是《
外片译配中文字幕的方法风行了十余年,到1939年才开始有了一次较大的改进,这就是译意风的应用。译意风原名Earphone,初译夷耳风,最后才定名为译意风。这套设备是美国的生产厂家专为上海的豪华影院“大光明”特制的,座椅背后安装有一副听筒,观影时只要戴上听筒,就会有一种轻柔的声音将剧情对白缓缓讲给你听。听筒里发出的声音,是由翻译小姐坐在工作室里边看影片边用国语讲解的,实际上也即类似于同声翻译。“大光明”当时推出的广告用语是:“贡献给爱看外国片而不懂外国语者;向来只看国产片而现在想看外国片者;欲求完全明了外国片剧情者。”确实可以说是抓住了观众喜尝新鲜的好奇心理。
1939年11月4日,“大光明”首次应用这套设备,试映美国影片《
意欲扩张的好莱坞
自一次大战以来,美国好莱坞影片一直垄断着庞大的中国放映市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兵进入租界,美国影片被迫撤离中国,时达4年之久。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好莱坞重新登陆中国,不但迅速恢复战前的市场垄断地位,而且意欲有更大的扩展。1946年,米高梅影片公司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两项战后计划:一、在中国农村小城镇大力推广16毫米小型片。二、为输往中国的影片尝试配上汉语对白。这年夏天,米高梅出品的一些纪录片已经配上汉语对白在中国放映。1946年10月16日,米高梅的第一部汉语配音故事片《
“泰山”系列影片在中国曾受到广泛欢迎。米高梅选择《
《
值得一提的是,继美国人之后,苏联人在1948年也开始了汉语配音影片的尝试,选择的电影是1948年在国际影展上得奖的彩色音乐片《
其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还是一种固有的欣赏心理在作祟。在使用译意风时,因为知道是有人在翻译,故能很惬意地享受;而当看配音片时,由于是影片中外国人直接说汉语,就觉得很滑稽了。其实,假以时日,看习惯了,这种滑稽感很自然会逐渐消失。
华侨王文涛的勇敢尝试
几乎就在美、苏两国制作汉语配音影片的同时,有一个中国人也在默默地以个人的力量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他就是华侨王文涛。他在上世纪30年代初便赴意大利,就读于罗马大学,以后又成为国内某机构的驻欧特派员。王文涛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科学家,他平时酷爱电影,对于配音也有兴趣,因此看了很多好莱坞译配发行的外语片。他觉得意大利语的发音不少地方和汉语相似,因此决定从译配汉语影片着手。他选择了意大利著名影片《
为译配《
影片从1948年1月8日到14日,由大上海电影院独家放映,日夜4场,连映一周。当时的广告称此为:“华侨影迷海外新收获,外国明星开口说中国话。本年度伟大贡献,王文涛创制,西片句句国语对白。”舆论对影片的尝试也有很高评价:“语气完全依照拷贝,可以说天衣无缝,丝毫看不出漏弊,只不过人物是碧眼黄发之流而已。”王文涛在译制外片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缅怀。
进入1949年,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百业复苏,万象更新。这年5月,东北电影制片厂率先进行译制片的试制,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