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剑》看电影大师们的“滑铁卢”
终于看了《
可万万没想到,这部汇聚了内地港台甚至韩国多位当红明星的武侠巨制居然刷新了我个人的一项观影记录:两个多小时的放映过程中,堪称超级影迷的我竟前后昏睡了三次当影片刚刚演了一半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倒计时”。一部本该高潮迭起、火花四溢的武侠盛宴在我的眼里已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超级闷片”,不用说,一向恃才傲物、怪招叠出的徐克这回完全让我失望了。
“故事乏味、人物苍白、画面单调、节奏拖沓”,走出电影院良久我不禁长叹,徐克,这个当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旗手,这个在中国武侠电影史纵横驰骋了二十余年的掌门人,他的才气,仿如年逾古稀的老太婆的身材,彻底干瘪了。
这两天来,网上已有不少徐老怪的死忠FANS在为《
正如中年妇女会遭遇“更年期”一样,也曾听说过有创作危机这回事。是啊,电影大师也是人,不可能天天精神亢奋,部部出精品,人家也有情绪低落期,也有才思枯竭期,似乎出现个把低潮也很正常,但我要说的是,如果大师们的“马失前蹄”是自身创作方面的正常反应倒无可厚非,可某些外在因素的介入显然使问题错综复杂起来。
先看看张艺谋,当这个一脸沟壑的陕西汉子在黄土高坡上为自己的农民兄弟们拍那些低成本的艺术片的时候,没见他有什么创作危机,反倒是才思如井喷,《
还有那个王家卫,早在十多年前就在香港那个弹丸之地玩小资、玩情调玩出了一片天地,虽然观众不多,名声不大,倒也自成一派,可自从到戛纳捧回了个最佳导演奖之后,就开始“找不找北”了:《
连我所敬重的马丁-斯科西斯,这位当年在好莱坞一直“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拍片”,为我们奉献出了无数经典的真正的大师也未能免俗——这两年,为了圆他多年未实现的奥斯卡梦,不惜把自己的新片拍摄过程当成花边频繁炒作,甚至在宣传《
至于徐克的《
记得鲁迅他老人家曾说过捧杀的可怕,尤其是对于电影这样的大众艺术、集体创作来说尤为如此。一个导演功成名就了,一方面意味着他走进了大师的门槛,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意味着商业化包装、国际大奖的诱惑乃至媒体的捧杀也会像糖衣炮弹一样蜂拥而至,使大师们沉醉、沉迷甚至于沉沦呢?我不知道。
反正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继陈凯歌的《
耳边又回想起鲁迅老人家又一句名言:“人生最苦痛地就是梦醒了后无路可走”,我想对于张艺谋、徐克们来说最苦痛地恐怕是“处在艺术颠峰后地不知选择哪条路可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