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世纪60年代香港名动一时的“武侠影后”,郑佩佩的侠女形象“金燕子”曾被许多“老人”仿效一时,就连年轻时的成龙也曾为能与她配戏而感到不胜荣幸。近年来,又因她饰演了《卧虎藏龙》中阴险复杂的“碧眼狐狸”和《唐伯虎点秋香》中严肃搞笑的华夫人而广为年轻观众所熟悉。8月6日,应邀参加第十届金凤凰奖颁奖典礼的郑佩佩出现在了日照海滨,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出演了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而被封为“武侠影后”,所以记者与郑佩佩的对话便自然而然地从武侠电影谈起。
说到最近刚刚在全国上映的徐克导演的力作《七剑》,郑佩佩直言不讳,她说“七剑”中黎明的角色最失败。郑佩佩说,她觉得杨采妮的造型特别好,装扮虽然很中性,但却更能体现出武侠世界中的诗情画意,此外,甄子丹的造型也可以,但是她特别不喜欢黎明,总是感觉怪怪的,当然这不是因为黎明长得不够帅,而是因为衣服和造型设计的问题。
除了演员,郑佩佩说《七剑》整体上与徐克以往的作品变化的确很大,但是她并不是太欣赏,因为她感觉“七剑”的色彩太灰暗了,她认为武侠世界应该是很飘逸的,所以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张艺谋《英雄》中的那种彩色。并且郑佩佩还提到,就是因为颜色的灰暗,还影响到了片中的打斗效果。“其实刘家良的招式是很实的,设计得也很精彩,但就是因为颜色的缘故,不能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
当记者提起有报道曾经谈到“郑佩佩抨击张艺谋不懂武侠”一事,郑佩佩对这个说法给予了纠正:我不是说张艺谋不懂武侠,而是觉得他拍的《英雄》和《十面埋伏》不像是武侠,尤其是《英雄》,在叙事方式上也不符合传统武侠片“一个头一个结果”的模式,看起来反倒更像是日本的《罗生门》那类片子。郑佩佩表示,张艺谋与徐克和李安他们不同,他不是抱着武侠小说,浸在武侠世界里长大的,他对武侠世界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所以他拍摄的武侠片形式大于内容,尽管色彩很漂亮,但是却缺乏一种侠气。“所以我说张艺谋的武侠片里只有‘武’没有‘侠’,它们不是武侠片。不过比较之下,《英雄》比《十面埋伏》拍得好,至少色彩用得好。”
当被问及是喜欢飞来飞去的武侠打斗风格还是喜欢写实的武打风格时,郑佩佩脱口而出:对于我这个演员来说,当然是喜欢飞的了,因为人是不能飞的,通过特技让自己飞起来的感觉特别好。
在与记者聊起《七剑》时,郑佩佩还特别提到,与一些影评人的观点不同,她认为张静初和金素妍这两位女性在片中的出现非常必要,美中不足的是她们的戏分太少,影片中所体现的男女之间的情感还有江湖中人内心的情感都不够深,其实武侠片中人的感情应该更浓一些,武侠片应该更人性化才对。
谈到这些年来武侠片的发展变化,郑佩佩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所有的电影几乎都是以女性为主,男性演员在其中更多地只是起到一个陪衬作用,武侠片更是如此,但后来发展到张彻导演时代,女性在电影中的地位和戏分才开始慢慢改变。在张彻的电影中,男性演员才真正赢得了主角的地位,男主角大多是性格刚烈的侠客,他们个性独立,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的标准,他们最看重的是男人间的情义,儿女情长却往往退居二线,成为影片主线的一个陪衬。“但不管如何改变,感情戏,男人间的情义也好,男女间的爱情也好,都应该在武侠片中占有重要的比重。”郑佩佩表示。
纵观当今影视圈,接拍武打戏开始成为众多当红女演员的一大选择,那么作为老一辈的“武侠皇后”,有没有看好这些后辈?在她的眼里,谁最具备成为出色“打女”的潜质呢?对此问题,郑佩佩的回答是:这个很难说,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郑佩佩说,就像是当初,谁能想到章子怡会那么红呢,但她就是迅速走红了,还不是因为她先碰到了张艺谋,后来又碰到了李安,尤其是李安。因为在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中,玉娇龙这个角色非常突出,还有像周润发、杨紫琼这样的国际巨星和她合作,谁饰演这个角色都会红的,章子怡碰到了,她当然就会红了。
听记者谈起每当章子怡接受采访提及拍摄《卧虎藏龙》的经历,都要因为吃过的苦受过的累而痛哭失声时,向来直言快语的郑佩佩更是说得直截了当:那么多明星给她当陪衬,李安导演在她身上压了那么多的戏分,当然要对她要求严格了,章子怡应该感激李安才对,她不应该痛哭,现在遇到一个高要求认真的导演是演员的运气,再说了,拍武打戏哪有身上不受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