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今年姚明不收礼,收礼只收《姚明年》

2005-7-30 13:29  来源:网易论坛 作者:畸小山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一直对纪录片不感冒,可摩尔君十足的火药味让我彻底动了心(具体细节请参照前文《摩尔君及其追随者的新潮纪录片》),于是便收罗了一番,选了几部或是斗争精神颇为激烈的或是题材内容颇为劲爆的看了看,余下那些特沉重、特深刻的东西待到精神好时再来受教。却是一放就大有忘个干净的趋势,人果然还是被懒惰占着上风。

姚明年》既无阶级斗争的激烈,也无脱衣露点的火爆,更谈不上沉重、深刻云云,倒是一部颇具娱乐精神的纪录电影。它的适时出现正好为我提供了一个可以折中的选择。于是,看了;果然,不错。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伪球迷来讲,更有惊喜。在各种场合,一提到球类运动,我向来自夸是个“伪球迷”,因为如我一般的人,对赛场内外,虽然有一定的兴趣,却未必会紧追不放。球赛,碰到就看,碰不到就算了,关于姚明的各种掌故也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在脑子大概都有个印象。看着电影,仿佛老者端详老照片,种种回忆涌上心头,唯一的不同只是我不会感叹什么年华已逝、斯人不在,毕竟我与姚明都还年轻,正是春光灿烂时。

说多了球,再说电影。印象里的人物纪录片,通常都是将镜头对准入土为安之人,何故这次要拿一位青年人说事呢?想来一还是姚明有“钱”力(恕我直白),二姚明是个外国人(特别是个中国人),三姚明的经历有点嚼头(这点基本上可有可无)。作为NBA的主管牵头拍摄的电影,无非是直奔商业的,但不要误解NBA会指望那点微薄的票房收入,他们不会傻到认为全世界姚明的球迷都会来看这部纪录片。而且正是在姚明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中国,票更难卖,不过当然总会比《一个都不少》强点(不算教育用途的包场)。要问为什么?中国电影市场本就不好,真正的球迷对姚明在NBA的经历早是了如指掌,伪球迷们又舍不得那几十元一场的门票,更为关键的是大家习惯了体育节目的免费消费,面对一部要掏钱“科教电影”(中国早先的纪录片都被称为科教片)难免不闹别扭。那么NBA是为了什么呢?还是为了钱,只是这钱来到并不是那么直截了当(其实好莱坞大片赚钱也不是靠门票,具体详情参见《好莱坞启示录》一书)。这是一次提升“姚明印钞机”运转实力的好机会,也是推广NBA自己的好舞台,这些东西所蕴涵的商业价值是远远大于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的。

姚明是外国人,不是一般的外国人,其实NBA里有很多外国人,但倘若不是事先知道了他们的底细我绝不能一眼分辨。但姚明,谁都能看出他是个外国人,因为他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在NBA这样的面孔屈指可数。既然电影是讲述一个中国人如何闯荡美国文化的中心地带,那么他首先要了解的是中国文化。影片在云端开篇,俯视着黑夜里的中国某城(实在看不出来,大概是北京),那里灯火通明。镜头急速下降,画面切入了城中,由此开始大量出现拼贴手法,幅幅剪影被拼接成一个令我颇感陌生的中国来。倘若仔细端详,似乎拆开来又都是中国元素与中国标志,只是那么的不地道,充满了异域的神秘感。我清楚的记得其中还有一个偌大的百乐门招牌,闪烁的霓虹灯让我分辨不清年代,直觉却把我拉入了老上海的风尘里。画面中虽也有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可在异样的灯光与极具外国风味的中国大字的映衬下,不知怎的,摩登的电视塔也入了神秘莫测的魔道。一切的一切幻化出一个美国人印象中的中国,很遥远、很神秘、很陌生、很隔膜。接着是一组政治事件,接着便是姚明来了……虽然他只是来打球而已,虽然他只是为NBA打工而已,虽然他只是去适应美国文化而已,但是他的到来所激起的反响却已然超出了前面的部分。他不可避免的在异邦之国成为了中国形象的代表,在无形中为美国人提供了一种了解中国的机会。

电影令我心怀惊喜的是它并没有采用一般的客观的叙述方式,而是借他在美国的翻译兼朋友科林之口去描绘他眼中的姚明。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与姚明站的很近,他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但同时他与姚明又很远,只一年的相处,隔着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他并不能真正的了解姚明。正是这种很近又很远的视角恰如其分的体现出电影的定位,用姚明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份属于他的回忆。不是要挖掘什么惊天动地的社会意义或是内心深处的隐秘思绪,它只是一份游玩过后便于收藏的精美纪念品罢了。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