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电影评论中的模型

2005-7-22 17:54  来源:李翼 作者: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前言


 


近来有人质疑从一堆电影中总结自己观点的文章,不如对单部电影的影评来得有内涵和时代性,我觉得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看完一部电影后,或褒或贬,或只是牵出自己的一份情感,一段往事,这应该都是省心省力的,只要你头脑清醒,记忆持久,词库充足,要整理出一篇影评,想来并非难事。但要建立自己的一种视角,从若干部影片中寻找到素材支持,最终显露自己鲜明的论点,这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正文  城市电影中的人物设置怪圈


 


内地电影中,城市题材似乎是一个特难把握的类型,即便是具备丰富经验的导演,面对此类题材,也往往显得信心不足。如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我始终觉得那种晕忽忽的镜头,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处理上,和后来的《英雄》《十面埋伏》相似,不过是由于内地城市电影,很难找到参照物去加以贬低,而不像脱离时代的武侠片那般,早就被香港片定下了基调。而其他的如张一白的《开往春天的地铁》,张元的《我爱你》等,都有种避免和盘托出主题,而隐藏于画面形式中的意图,而抛开这些浮面上的东西,我觉得这种信心不足的原因,从人物设置上,也能发现一些问题。


 


以徐静蕾为例,她主演,导演了不少城市题材电影,比如《我和爸爸》,故事挺简单,表演也很通俗,而支撑影片的,我觉得既不是导演徐静蕾,也不是演员徐静蕾,而是叶大鹰饰演的父亲角色,从影片中并不多的介绍中,就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游戏生活的人物,有着自己对生活的定义,如果从现在社会发展的方向来看,他是走在了前头,虽然不光明正大,但在影片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活得颇为潇洒。负责调节影片气氛,把握节奏的都是他。但导演和演员徐静蕾,却始终不能他好脸色看。作为一个男性角色,他在影片中表现父亲特质的戏分并不多,如果将片中表现家庭角色的台词,场景和暗示,全部抽掉,你会发现,叶大鹰的角色定位是很模糊的。这就如同《我是你爸爸》中,父子其实都是王朔的代言人,而相互间试图平等的对话,只是给了王朔一个摆脱塑造人物“千人一面”的机会。当然,徐静蕾毕竟没有在王朔身上得到太多才气,她在《我和爸爸》中的角色,充其量只是叶大鹰的情感注脚。即便她把叶塑造成如同日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个突然人间蒸发,隔一段时间又会重回徐生活的“姜文”,或是在结尾干脆设计成脑溢血,都无法在对比之下让自己的角色鲜活起来。


 


上面一段说的含糊,可能还是因为缺少对比,那我还是以香港电影为例,其实如今在内地公映的港片,反应很冷淡,很大程度上也是碰到了相同的问题。而与过去的香港电影对比,可能会很直观。以今年最佳编剧提名电影《A1头条》来说,看这部电影,主要还是因为陈嘉上,而且我想看看到底是不是比阮世生的《神经侠侣》高明。结果还是挺失望的。


 


黄秋生从前总是给人“老油条”的感觉,但人消瘦下来之后,突然换上了一幅冷面孔,他以前的角色类型,现在通常由杜汶泽或是葛民辉担当,但两人的戏分通常很少,并不出彩。影片《A1头条》开头营造的氛围,似乎让人不能不联想起《总统班底》,而在常规的抽丝剥茧之后,却发现故事的内核是如此的平淡不惊。当然,如果非要附会,为什么能得提名,那我只好借鉴论坛中曾经有评论奈特夏马兰,大意是,《第六感》让人意外,接下来的《天兆》,人们都期待着意外,不相信只是简单的外星人,但结果竟然就是外星人,美其名曰期待落空的意外,那我相信《A》也达到类似的效果。如果说《神经侠侣》是巧妙的打了擦边球,那么《A》就是处心积虑的放烟雾弹。所以,以前的港片只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剧中人物能够跳离于规则之外,又不至于太失去控制,而现在这样的人物越来越少,就连陈冠希都戴上眼镜,充当乖乖小男生,而大多数角色义正辞严的背后,表现出来是还是情感的淡薄和气氛的沉闷,如《A》中最后那个犯错误的警察长官,如果以前处理这类角色,会显得生动可爱,但如今,表现出来的却是十足的做作与虚伪。


 


所以,联系到内地电影,在人物塑造上,实在无法把握那个分寸和尺度,而编剧和导演往往将那些边缘人物当做夜壶,既需要来活跃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而在故事的结尾,由于戏内戏外的诸多原因,又无情的抛弃,背离此类人物,而这种背离,非但不能营造出正人君子的假像,反而丧失了观众的情感信任。


 


后记


 


但是话锋一转,我觉得这种建立自我观点的影评,就如物理学上弄一个模型出来一样,毕竟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而模型的前提就是剪掉这些枝节,以便更清晰的寻找内在的联系,不过,这应该只是第一步,因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模型也恰恰暴露出我们的无知,把模型与大自然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我们到底忽略了什么,这两步也应该被看成矛盾的统一。如果说前一步是为了给我们的头脑一个清晰判断的氛围,那后一步则是使思维可持续的发展。不过,看来很多自我观点式的影评,往往走完第一步就嘎然而止。曾经有一个反复提到的故事,所谓知道越多的人,他不知道的也会越多,是用一个圆的外延来做比喻,不过,这是建立在乐于追求未知的基础上,但如果只执著于开辟新疆界,则这样的“未知”,只能如地球资源般消耗殆尽。


 


上面一段是对个人而言,那对于整个影评环境来说呢?我正愁不知从何说起,却想起一部有关《黑客帝国》的纪录片《The hard problemthe science behind the fiction》,其中《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提到了突生现象,并用人的大脑做比喻,本来人脑中的神经细胞是迟缓的,但相互联结后,就会突生,从而进行复杂的思考。而一个成功的系统,比如雨林,活细胞或网络等,都有一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并不需要中枢指令进行管理,而依赖于双向沟通,并以EBAY的管理体制为例。以上一段,在片中可能只是涉及到人工智慧的发生原理和研究前景,但相信可引申的范围是极大的,即使是对于影评。虽然网络给了我们一个相对自由的氛围,一种虚拟发表的快感,但整个的沟通方式无疑还是单向的。个体的观点和模型,总是带有“主观”的偏见与短视,而且就如上一段提到的模型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牢不可破的,物理学上通过无数次的实验与设想,所提出的结论,尚且有被全盘颠覆的命运,更不用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作文”了。


 


城市电影中的人物设置怪圈》,选取了几部最近看的电影,从中抽离了角色设计薄弱的部分。而如果你说到《漂亮妈妈》,那我的这个结论可能就开始暧昧了。这又得重新跳出这个模型:


 


巩俐扮演的妈妈,几乎遇上了在特定的时代,同龄人所能遇到的所有倒霉事,故事侧重的还是来自社会的压力,而巩俐表现的,似乎已经不是一个规则和反规则之间的问题,而是在导演的鼓动下,挺到影片结束的精神,这种精神和她以前在张艺谋电影的角色的表现出的,是一脉相承的,就是以一个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而在某种程度上,模糊掉个人与社会的对错。这有点扯远了,但至少也符合我说的自我模型之外的意识世界。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