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超级女声》你在娱乐谁

2005-6-29 12:29  来源:今晚报 作者:今晚报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评论:《<tag超级女声》你在娱乐谁(附图) src="upload/050629122825341.jpg" border=1>


      有些事情就是忽然之间莫名其妙地“热”了起来,当我们还在对去年《梦想中国》的大热而思索,当我们还在讨论TVB的《残酷一叮》,当我们还在对孔庆祥和许纯美的频频亮相、深入人心而不解,当我们刚刚发觉网上一个叫做“芙蓉姐姐”的人成了头号明星,每天都有N多媒体排队采访的时候,却猛然发现,所有这些的热度都不及一档名为《超级女声》的娱乐节目那般火爆。


    兼具着《梦想中国》的悬念性和可看性,《残酷一叮》的参与性和娱乐性,伴随着“酸甜”女孩张含韵那酸酸甜甜的歌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唱”响了“女生”们的明星梦,虽然参与其中的选手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丑态百出,评委们言语刻薄、毫无情面,这反而助长了该节目的收视率。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在选拔“超级女生”,大江南北的观众也像着了魔一样观看《超级女声》。一档节目受欢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也许《超级女声》的编导们当初创立这个节目的初衷无非是加强观众的参与性,但当一档娱乐节目忽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海选:机会平等的渴求


  《超级女声》在报名方面无门槛限制,以一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均可报名参加。上届《超级女声》仅两周内报名人数就达12696人,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6岁。对此《超级女声》总导演王平表示:“我们完全放开报名条件,这样可以使更多怀有想法和梦想的女生走到舞台上。”也就是说,只要是女生,想参加的就都能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所所长、博导喻国明却是这样评论“海选”的:“这无非是引入了国内电视节目中缺少的元素。”


  喻国明认为,“海选”是这个节目能够轰动的一个很大的因素。《超级女声》破除了很多以往此类竞赛选拔的门槛,给所有人展示自己的机会,什么年龄、出身、家境、身材都不问,来了就唱。虽然有评委刻薄的言语和选手的丑态百出,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展现了我们社会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社会对于机会平等的渴求。它完全破除了关系网,以及各种或明或暗的门槛。虽然胜出机会很低,但平等本身就是魅力。我们的社会给个人的机会太有限了,大家需要有这样一个渠道来营造一种机会平等的环境。它存在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社会稀缺的资源———平等。


  “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大家需要通过这个窗口观察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需要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一种更本色的认识。而所有针对这些电视操作手法的批评,我觉得都是对这种生活中的新元素的不适应造成的。我们这个社会在不断变革,新元素出现是正常的。我们不但要积极地接受这些新元素,更要有更高的智慧来化解这些新元素带来的问题。从我本身来说,我比较认同这种创新。”喻国明说。


  评委:言语苛刻成热点


  “好好学习,前途无量,要想唱歌,死路一条。”


  “你唱歌和你说话一样做作。”


  “你年纪不大,却好像怨妇一样!”


  “南京选手的心理素质太好了,怎么说都不会哭。”


  以上只是评委们点评选手的“连珠妙语”中的沧海一粟。评委言语苛刻已成为《超级女声》的一个热点话题。面对一些20岁或者更年少的孩子,大多已为人父为人母的评委们以如此尖锐的言语“点评”,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什么心态呢?几乎每一位选手面对评委都会尊敬地叫一声“老师”,为人师者应该这样指点学生吗?也许可以说,这样是为了让一些不具备明星潜质的选手早一点清醒,但这样的说法站得住脚吗?大多数选手只是想娱乐自己,锻炼自己,评委的责任是选出有潜质的明日之星,而不是去给选手上心理磨练课,不是教她们“直面惨淡人生”。


  每当看到评委们苛刻地点评选手,善良的人不禁猜想:他们这样卖弄着所谓“幽默”的时候,内心是否会有快感?如果有,那是把别人踩在脚下的感觉还是摔碎一个精美瓷器的感觉?希望这只是我们恶意的猜测,而不是评委们娱乐自我的方式。当然从收视率上来说,这种点评是成功的,但总感觉这其中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更重要的东西?


  商业:“注意力经济”的完美注解


  短短两年时间,《超级女声》已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吸引了无数眼球,随之而来的是滚滚不绝的收益。《超级女声》无疑为“注意力经济”作了一次完美的注解。电视节目从商业角度讲,最重要的就是收视率,收视率要高需要节目有亮点。《超级女声》的亮点,也就是卖点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从它的收视率分析一下,在节目过程中,我们竟然发现“海选”阶段的收视率颇高。而这个阶段选手的整体水平和后面的淘汰赛相比并不高,观众究竟在看什么?究竟想看什么呢?大概不外是选手的本色表演,甚或出丑以及评委的苛刻点评了。中国一向是个讲究中庸的国家,我们习惯的评委点评大多是三分挑错,七分鼓励。而《超级女声》反其道而行,评委言辞激烈,难怪观众会大呼新鲜过瘾了。


  此外,观众们习惯的歌手选拔,大多是精英赛制,每一位选手都那么出色,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遥远,而《超级女声》就走了平民路线,特别是“海选”阶段,选手们似乎就是邻家小妹,显得亲切而真实。而且她们不加修饰的本色演出,甚至出丑,也是我们平日在国内电视中所少见的。这种新鲜就造成了《超级女声》和其他节目的差异性,差异性就是卖点,而迎合市场,也就是迎合观众的差异性无疑就是成功的卖点。在这一点上,《超级女声》几乎可以成为市场策划及营销课程的经典案例。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金矿总是在眼球最集中的地方。《超级女声》吸引的眼球还不够多吗?


  审美:替代心理的发挥


  “海选”为什么成为《超级女声》最热的阶段,各界说法不一。


  有些人认为,大家看腻了帅哥美女,出现了审美疲劳,海选阶段的良莠不齐,本色演出甚或出丑不失为一种调剂。然而大家都知道,从美学角度来说,审美即自我认同,即使大家出现了审美疲劳,难道就会倾向于“审丑”吗?那自我认同从何谈起?难道每位观众都是在一些不够完美甚或丑陋的事物上寻求认同吗?所以说这基本不是一个美学问题,而是个心理学问题。


  据心理学专家分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替代心理。看到狼撕咬兔子,大多数人都会感同身受,进而产生同情,何况是看到和我们一样的人类,甚至于是我们身边的人去面对考验,参加选拔,一切都那么真实,观众的心自然而然会和选手在一起,陪着选手或悲或喜,进入选手的角色。“海选”的低门槛,让很多平凡的人有机会上镜,相对于其他节目来说,观众的替代心理更容易发挥,这也许是“海选”成功的一个心理因素。


  此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仇富心理”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渐渐广为人知。既然有“仇富”,是不是也有“仇美”呢?这种阴暗心理或许不是很强烈很明显,但几乎在每个人的某一阶段都会出现。当并不完美的选手,以并不完美的表演换来评委们苛刻的点评时,电视机前是不是会有人在心理涌上不可言喻的快感而得到自身满足呢?“海选”的成功是不是在某一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并不健康的心理呢?如果是,那这个程度又会有多高呢?在人们轻松一笑的背后,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


相关链接: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
wWHvYAs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