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关于电影中的死刑

2005-6-27 13:40  来源:电影人网 作者:佚名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早就想说说这三个死刑。

人类进入文明后学会了将死亡施暴于同类,死亡本身具有力量,而电影人发现了他,并再现这一过程,正如鲁迅对悲剧的定义,在扼杀给人看的过程中,看客(观众)有了震动和泪滴,也就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宣泄,因此在字幕升起时获得了某种满足(看客总是这么富有同情心地残忍着)。

在观影的历程中我积累了这三部影片的死亡经验,他们各有所抒,然而都借由残忍蔓
延出一丝关怀和温情。

1. 《杀人短片
看杀人短片的时候dvd还不像现在这样无孔不入,也没有出那四盒装的十戒,以及现在的完整版,是坐在图书馆的地下室里,在那个初入学校的孤独日子里靠十戒给我带来精神认同和慰藉。录象带的画质很差,然而声音却格外的清晰,旁边的一个姐姐翘着腿看《广岛之恋》,嘴里还默念着法语对白。片子的过程很零散,(当然如果你看过全片后就会感到什么叫做结构的完美),青年从游荡到犯罪,情绪一点一滴的积累,直到犯罪你以为会是情绪的高潮及重音了,但那个客观冷静的远景又压着你(当然我们知道是为了后面的高潮而刻意压抑)。律师去看临刑前的青年,青年最后谈到那张照片和她死去的妹妹,这时我知道自己已经不在冷静,行刑前,青年忽然抓住神甫的手亲吻,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情绪点上泪腺决提的,到青年最后的挣扎,泪已成行,无须掩饰,他被吊起,背后的手轻轻的挣扎,导演完全控制了观众的情绪走向,很完美。

相信基氏一定受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白痴》的影响,你会发现开头平行蒙太奇中律师答辩的那段话和《白痴》中梅诗金公爵的见闻及见解极其相似,思考社会对于个人的暴力,一个人是否有权利将死亡施加于另一个人,即使他代表了所谓正义,这种行为本身是否也是犯罪,杀人短片中两次死亡,第二个更加震撼和值得反省。

2. 《黑暗中的舞者

bjork在母爱与牺牲的光环下用音乐数着步子走向死亡,在那个高考完的夏天里让我坐在北图分馆的录象室里泣不成声。看过的人都知道那种力量,虽然片子回想起来有点滥情,也是因为如此我去新街口的胡同里淘她的打口带听,磁带很全,cd不多。

3. 《女人韵事

新浪潮人Claude Chabrol的作品,Isabelle Huppert出演,女主人公从不满足现状的家庭妇女走向偷情和以为女人秘密流产为生,最后由丈夫告发,走向刑场。影片有很多主题,现实和幻梦的纠葛,女性主义的反省与质疑等等。

前两部片子是绞刑,这次是断头台,较前者,这次死亡很寂静,机位是固定的,镜头也没有顺着刀具滑落,绳子轻轻地松下去,最后镜头里只有一根纤细的绳子,出现avez piti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