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中国电影市场的根在中国

2005-6-16 12:23  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王健慧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1994年第一部海外大片《亡命天涯》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以来,现在每年20部进口大片使得中国观众与“国际”越来越“接轨”。然而,中国本土电影的世界发行却依然是中国电影产业中的“软肋”。当《卧虎藏龙》、《英雄》等中国影片在海外营销取得良好势头,中国电影人纷纷将目光瞄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众多世界电影发行人却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及亚洲电影的世界发行”论坛上中肯地指出:“不要为国际市场拍电影,而要更为自己的市场考虑。”


  中国电影不能依赖功夫片


  昨日出席论坛的电影发行人,不仅有弗铁西摩联合总裁、海洋电影发行公司总裁,还有中影星美院线公司董事长、法国MK2副总裁和阿克莱特电影公司发行总裁等。这些电影产业的巨头在论坛上直言不讳:“我们考虑的重点之一就是投资发行的影片能否赚钱。”他们认为,中国本土电影在海外市场仅占6%,依然是小众电影,所以中国本土电影应该更多地依赖中国市场,在本地赚钱。


  他们指出动作片在亚洲电影市场的发行非常成功。不仅如此,老外们对于成龙的影片,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如数家珍。但是,弗铁西摩联合总裁Michael.J.Werner指出:“功夫片是中国影片的强项,但不能成为依赖,应该有其他类型的动作影片冒出来。”他以日本恐怖片的商业成功为例,认为恐怖片目前成为打开国际市场一块不错的敲门砖,中国年轻导演可以尝试一下,但前提是必须首先出台电影分级制度。


  电影节只是博弈开始


  奥斯卡、戛纳、柏林等电影节每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类电影节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由于《卧虎藏龙》、《英雄》等在海外发行成绩不俗的影片几乎均在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获奖,所以对于国内一些电影人而言,电影节无意中成为中国本土电影进入海外市场的最佳途径。但是,Michael.J.Werner却指出:“参加电影节只是博弈的开始,情况各不相同。”


  许多人认为只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那么影片的海外发行将是水到渠成。但是,与会的几位世界级电影发行人纷纷表示,“得奖有助于影片推销”决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不久前在第55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银熊奖的中国影片《孔雀》。“《孔雀》虽然在电影节上得奖,却无缘在巴黎播放。”海洋电影发行公司总裁ThierryDecour-cell说:“我个人很喜欢这部影片,但是他们要价太高。对于这样一部小制作的电影,他们提出的价格是不适宜的。”Michael.J.Werner也表示,《孔雀》制片人的期望与国际市场本身并不相符,所以他们决定不接受。


  中国电影人需要沟通技巧


  《无极》在戛纳电影节上“高贵”片花播放,已经成为一个不错的发行策略,而《青红》目前也已在11个国家有了签约意向,这对希望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来说是欢欣鼓舞,但是,对于中国电影产业中的“软肋”———中国本土电影的世界发行而言,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中国影片在海外的小众客观局面与想走出去的主观意向之间的矛盾,电影发行人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首先中国需要一批懂得国际市场行情的制片人,有意识地寻找专业发行公司,不能孤军作战。”Michael.J.Werner提出,“目前,中国许多制片人仅仅是为拍电影筹钱,成为花钱的人。其实他的作用非常重要,他应该主导电影往国际市场上前进。”阿克莱特电影公司发行总裁也指出,许多中国制片方缺少与发行公司打交道所必须的功利性和技巧性。他说:“即便是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他也亲自来法国推荐,拜访所有的制片商。而且一部影片在电影节中展现时机也很重要,这点,王家卫就做得很好。”同时,他们还指出由于世界各地会说中文的很少,所以好的英文字幕也显得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