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关于《出海》

2005-6-4 13:36  来源: 作者:LY884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看到影虫关于《出海》的影评,取名为《生命的权力和生存的责任》,我感觉他还是拘泥于一般的自杀情结。作为一篇介绍电影的文章,影虫的文笔确实做到有情有义,而对于看过此片的影迷来说,请原谅我的直率,实在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安乐死之所以区别于一般的自杀,在于当事人大多都失去了自杀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高位瘫痪人士而言。而安乐死之所以敏感,是因为结束生命要由旁人代劳,只是这一点才牵涉到所谓生命的权利和责任。而相对于追求安乐死的本人来说,他对于死亡权力,不,是权利的追求,才是内心世界的最直接动力。


我不同意影虫对女主角的评价,“律师胡莉亚是为了帮助雷蒙打官司而介入到后者的生活里的。然而,当她也变成残疾人后,二者的关系就迅速演变成同病相怜的伙伴,进而衍生出复杂的情感……电台DJ罗莎原本是以一种热心开导的心态去接近雷蒙。可随着交流的深入,她逐渐认可了雷蒙的选择,并最终协助他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也可以这么说,胡莉亚是编导为观众设立的一道命题,而罗莎则是解开这道命题的一把钥匙。”胡丽亚免费为雷蒙打官司,个人动机恰恰是由于早就身染重疾,甚至可以理解为希望在雷蒙身上找到生与死之间的“正确”抉择,原因是她相对于雷蒙的优势,是自己还有能力用各种方法去寻死,关键只在于自己的选择和决心。而雷蒙却连这个选择的能力都没有。所以,看过此片后,如果有人用恶毒的语言骂“你去死吧!”,你在生气之余,却还可以偷偷的庆幸,自己尚有自杀的能力。而罗莎也是一个自觉,不自觉的失落人士来找个精神上的垫背者,她的所谓的开导,其实还是有很大的私心的,而最后成为关键人物,显得有点突兀,在这里,我同意关于她是编导内心影子的解释。


而片中雷蒙爱开男女玩笑,保持脸部微笑,善于自嘲,设计各种器械帮助生活和写作……这些也正从另一角落表达了他对生命权利和生存责任的尊重。


影片中有一情节,雷蒙在电视上表达自己的求死的欲望,我始终认为勇于将这种要求放在公众舆论前的人,应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上的强者,如果这是一部美国电影,就会演变成一场社会性的大讨论,涉及到各方面的公众,观点……然而欧洲文艺片是不屑于这么做的,他们宁肯局限于个人空间中,外来力量也只是以个人身份出现,花大量的镜头语言,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我始终认为这样的风格与安乐死这个公共话题是有冲突的。而且联系到雷蒙的诗歌,我个人认为一个乐于向公众表达的作者,身处如此的困境中,杂文式的语言应该是最直接,有效的工具,而雷蒙偏偏选择抽象,纯内心表达的诗歌,也和以上的冲突一样,对应着欧洲社会中文化,习俗,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上是和极品影虫的讨论。出海》的评论 href="http://bbs6.netease.com/ent/readthread.php?forumcode=18&postid=112362&pageid=1" target=_self>http://bbs6.netease.com/ent/readthread.php?forumcode=18&postid=112362&pageid=1 影虫评论地址


 


 


看完《出海》后,我搜了一些关于安乐死的资料。 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有人开始要求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并由此引发了安乐死应否合法化的大论战。从30年代到50年代,尽管英国,美国,瑞典等一些国家有人发起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或向国会提出允许安乐死的议案。但是,由于对安乐死问题的认识不清,并且担心被人利用而导致“合法杀人”,社会上绝大部分民众反对安乐死。二战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赞成安乐死的观点开始呈上升趋势,有关安乐死的民间运动和立法运动也日益增多。1967年美国建立了安乐死教育学会。1969年英国国会辩论安乐死立法法案。1976年日本举行了“国际安乐死的讨论会”,宣称要尊重人“尊严的死”的权利。1993年2月,荷兰通过了一项关于“没有希望治愈的病人有权要求结束自己生命”的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的国家。其后两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也通过了类似法案,该法律规定:按要求申请安乐死者必须年满18周岁,经多方确诊患有不治之症,无法忍受痛苦,并要递交有本人亲笔签字的申请书。同时也严格限制医生,实施时应有两名医生和一名心理医生签字同意,三位医生中至少要有一位曾参与该病人的治疗等。。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进入90年代,美、法两国支持安乐死的比率分别为90%和85%。荷兰立下患致命疾病时授权医生实施安乐死遗嘱的已有10万人。而日本,瑞士等国家支持安乐死合法化的人也与日俱增。2000年10月26日,瑞士苏黎世市政府通过决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允许为养老院中选择以“安乐死”方式自行结束生命的老人提供协助。管这一规定本身所涉及的只是苏黎世二三十家养老院。


而在中国,1986年,陕西汉中人王明成不忍心母亲继续忍受肝病晚期的痛苦折磨,请求医生对母亲实施了“安乐死”。之后,王明成和执行医生蒲连升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捕。6年后,由于其母直接死因并非安乐死所为,最高人民法院宣告他们无罪。此案被称为中国首例“安乐死”案件。


其实仅凭文字,甚至影像,都不可能给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在这里,我觉得大部分的观众都在不自觉的扮演一种伪善的角色。我想到以前一部电影中,一个人在医院里坐在轮椅上玩,然后别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想感觉一下瘫痪病人的痛苦,旁人说,你不可能感觉得到,的确,要想进入一个追求安乐死的人的内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我还是很欣赏西方国家将这种极度边缘人物的生存还是死亡,作为一个公共话题进行讨论。我想在东方社会,至少在我印象中,虽然政治,军事能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个人生活,不过,与此相对应的,个人家庭生活中还是封闭了很多社会力量所无法进入的领域,也可以称之为一种逆反心理吧。而在文学艺术上,又倾向于这种痛苦描绘得颇具吸引力,让平日里太平无聊的人竟然有点变态的亲和,也算是诗歌等形式和死亡有着不解之缘。


当然,以我现在的心态,要用文字,甚至是诗句来描述《出海》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我觉得非常牵强,甚至可以说是亵渎。不过,我本人也曾有过心理崩溃,欲寻短见的冲动,就这一点而言,算是最靠近的状态。亚力桑德罗阿曼巴塑造了一个有点不同于以往的瘫痪病人,不是那种歇斯底里,说话刻薄的家伙,也不是纯粹的积极向上,为上层建筑所塑造出来的励志典型,雷蒙在床上躺了三十年,你不能说在这三十年里,他没有做过努力,床边的用于通讯,写作的小装置就是很好的正面证据,而且他乐于自嘲,也喜欢开男女之间的玩笑,当然,有的时候可能不太会把握玩笑的分寸。在这一点上,我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当你重新面对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一切的一切都得重新适应,其中也包括说话的方式,我相信这同样是雷蒙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既娱乐了对方,又能使自己舒解压力的方式,这个摸索的过程,包括开始时的不说话,或者是歇斯底里,接下来,他可能有点慢慢的接受,重新调整自己的待人接物,此时,幽默成了驱逐寂寞的法宝。从开始时的别扭,认为自己是博人一笑的小丑,而后,这种性格特征才会在他原来的人格特质中固定下来,并且兼容。那我觉得,这种转变,其实对交待主人公性格,以及对生命终结的选择也是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闪回中运用,也不会浪费太多的胶片,完全是惠而不费的做法。


而另一角色,胡里亚的设计,我认为有其独到之处,其他很多影片,包括一些美国的经典电影中的同类型角色,好象都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感觉,带着神授的的使命,来拯救世人,这可能是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作祟,然而胡里亚不是这种圣徒,她有着很清晰的动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导演拍过《小岛惊魂》这样的电影,所以这部电影不同于一般欧洲电影呆板的画面,和阿尔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一样,用了一些电脑特技来丰富画面的质感,我很欣赏这样的结合,有点米拉麦克斯的感觉。当然,特别是可能看过的人都会提到的梦想飞出窗口的镜头,我觉得如果用传统的拍摄方法,就不会有这样的震撼力,相信这一段会成为若干年后,还会被经常提起的经典镜头。


影片中还出现了几处吸烟的场景,我觉得是有一定的喻义,正如雷蒙对胡里亚所说,你的未来也是死亡,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那么从科学的观点来说,世人吸烟也是在有意的安乐死,区别只是在时间的长短上。一个躺在床上三十年的人,而且有的是时间来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想他已经构成了一个思想体系,而局外人想从外部去攻破它,确实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我相信雷蒙在同别人争论时,更多的动机,不是要别人打破这个体系,而恰恰相反,是要不自觉的巩固,痛苦的巩固。当然,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他可能会喜欢看到生活中其他外部条件比自己好不知道多少倍的人,却被压力所打败,但这种精神上的愉悦也只是暂时的。罗莎在本片中,好象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我不知道真实故事中,是否有这样一个角色,不过,与胡里亚相比,她显得突兀得很多,到最后却是最终解决方案的执行人,在这里似乎更多的是浪漫主义的情结。


欧洲导演毕竟有别于美国导演,阿曼巴也是如此,美国人很热衷于在银幕上把一场思想浪潮推广到整个社会的范畴,像《天生杀人狂》这样的电影,甚至于波及到银幕之外,而欧洲电影可能更喜欢把范围缩小化,即使是这种在现实生活中都引起过全民反响的真实事件,把更多的笔触用来关怀人的内心,同时也有把这种情结诗意化的倾向,当然两者的孰高孰低,也是见仁见智的。


 


 


 


 


相关链接: 文章 米拉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