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星战》传奇的终结
卢卡斯先生说过:“我只有两种情况下会拍星战,一是当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二是当孩子们长大的时候”。
15年前,星战走进了我的童年。
15年后,我见证了传奇的终结。
在中国大多数人是没有星战情结的,特别是在成都。首映日当晚,除了我和同学,只有几个人稀稀疏疏的鼓掌,更不要说是起立了。
影片正如想象的那样,随着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曾经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绝地大师们一个个极其窝囊地客死他乡,堕入远离黑暗面的阿纳金挥剑斩向了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梦想做绝地大师的孩子们……当惨叫、死亡、绝望和叹息伴随着音乐的最高潮向我涌来时,我只有瘫坐着,甚至在咒骂卢卡斯,一部伟大的影片为何如此收场。
“你觉得星战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这是记者问我的一个问题,当时我竟然答不上来,想了一下,“也许是可以给人提供一个梦想吧。”梦想,好玄的词汇,那个记者笑笑,一副不解的表情和语调。
其实不只那个记者,那天那些成双成对的情侣们,还有后来那些铺天盖地的评论作家,都是那种不解。
我不知道那些情侣们有几个看懂了片子的,也不想听那些影评人关于星战的一些鬼话。星战本来就是百分之百的小男孩影片,这里没有暴力血腥,没有淫秽色情,没有尔虞我诈,只有骑士和公主,只有战舰和飞船,只有机器人和激光剑,它承载着一个梦想,每一个想当英雄,想驰骋宇宙的小男孩的梦想。
伴随着这段梦想,我渐渐长大。小时候被视为珍宝的东西,慢慢变得一文不值,童年喜欢的东西,现在一点兴趣都没了。我还是自己么?我也不知道。现在这么多腐朽的爱好中,只有那场没有完结的星战梦让我看到一丝丝童年的痕迹。而现在,这段梦想就将消失,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恐怖。
很难受,从未这么难受过。那天晚上,我竟然在被子里哭得稀里哗啦。
为什么,我必须长大,必须成熟?
这一切是不是必须要残忍地牺牲本来的自我为代价?
为什么……
恐惧导致愤怒,愤怒导致仇恨,仇恨导致堕落。阿纳金从小是立志做最伟大的绝地的,而他的目标就是解救她的母亲,可现实狠狠的打击了他。当梦想和现实冲突的时候,哪怕再强大的人也如此的脆弱。可爱的安尼对现实妥协了,他变得不安、烦躁、急功近利,绝地的戒条统统打破,童年的志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变成了一个当年自己最恨的人。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多么的像以前的我自己,一次次的被当年落榜浙大和发誓自己要大展宏图的噩梦所惊醒,一个人越害怕失去一个东西,反而更容易失去,上天就是这样捉弄人。只有在堕落中消耗自己,试图忘记一切,可换来的,却是身心上更多的痛苦。
要懂得放弃,尤达大师告诉我。
世界上的任何事和原力一样,都是平衡的。为了得到某样东西,那必定会失去一样东西,得到的东西越贵重,付出的代价也就越惨重。在梦想和现实的搏斗中,如果不把现实踩在脚下,那就是被现实挫败。为了梦想的实现,我们会失去,会痛苦,甚至狼狈不堪。但就像尤达告诉卢克的一样,“忍耐,忍耐,你必须忍耐。想象你就是大风中的一棵树,不管风吹得多大,你就是不能倒下去。”我们可以辜负自己,但不能背弃理想,更不能让那些关心自己的人们扼腕叹息。
《
再见,我的星战;再见,我的童年。
这一次,我孤独地起立,热烈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