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英国制造来北京

2005-5-26 9:02  来源:光明网-新京报 作者:江海蓝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英国制造漂洋过海来北京 带着积极的市场态度

英国音乐界从上周起在北京的办事处开始运作,向独立音乐制作机构提供如何打进中国音乐市场的咨询服务。
  这个桥头堡是由英国独立音乐协会和英国贸易投资署成立的。从现在开始,英国音乐家在中国音乐市场淘金将获得政府的帮助。
  对于英国的音乐从业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因为英国是有着深厚音乐传统和完整音乐产业的国家,即使处于音乐产业的互联网时代。你也许难以想象,例如韩国SK电信公司向手机铃声用户收取的价格为每首铃音20美分,而英国沃达丰公司的铃音售价则是2.75美元。英国的音乐产业是该国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历届英国政府都对音乐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如政府对音乐产业中的唱片销售增收17.5%的增值税,而对于音乐出版物则不收增值税等等。而英国的利物浦大学甚至还拥有世界上惟一的音乐产业课程。
  对于中国的音乐产业从业者来说,这也并非一个威胁性质的消息,因为中国的音乐市场并不是全球化程度很高的市场,这意味着进入这个市场分享利益需要遵守相当本土化的游戏规则,例如面对疯狂的盗版。
  对于中国的音乐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他们期盼拥有无数超级巨星的英伦音乐,能够经由这个办事处,更快更多地涌进自己的耳朵。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传统音乐产业面临重大危机,英国的音乐工业出口产值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本国的消费市场有限,而相关利润却是巨大,这是英国人急切地想从中国———这块未来举足轻重的音乐消费乐园获得一席之地的原因。愿望是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好比帮助建立这个办事处的中国音乐人沈黎晖所说的那样,这件从去年就开始筹备的“生意”操作过程中,他所做的一大部分工作就是“泼冷水”,并且直言不讳这个办事处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
  深受盗版困扰的中国音乐产业一直是毛病多多且波诡云谲。一方面业内人士都知道现在做唱片基本不赚钱,一方面又表现出唱片业虚火旺盛,每年的垃圾唱片数目还不小,游戏潜规则还处于很低的行业竞争水平上,从业人员进入门坎不高,从业素质待商榷,相关音乐产业的发展也颇受冷落。
  其实,世界音乐产业一直致力于对付音乐产品的非法网络下载,利润率节节败退,一副苦哈哈的样子。这也往往是公众传播领域,人们对音乐产业沦为所谓的“夕阳产业”所持的最强硬证据之一。只是,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音乐的载体已经从古老的pianorolls(一种录制音乐机器)到网络横行的今天开始运用数码发行,进步从未间断。你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的人们不需要购买有形的唱片,但是人类永远需要购买音乐……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换一个角度,音乐产业模式成型、更新之后,这将是音乐产业的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基于这个并不像有些人描绘的那么糟糕的未来,发达、完善的英国音乐行界在北京办事处的设立,更加显现出英国音乐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嗅觉和前瞻性。
  因此,漂洋过海来北京的英国音乐市场开拓先锋分子,更多地成为一种象征,开拓进取的象征,这本身所蕴藏的积极市场态度正是内地的音乐界所罕有的。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