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警惕DV的“导演现象”

2005-5-18 11:10  来源:中国记录片 作者:冷冶夫    感谢 fanhallfilm 的投递

据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的调查,2000年以后这些学校的学生实习作业,99%以上都是DV机拍摄的。以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学院为例,他们专门为学生实习配备的摄像机多达几十台,其中有30台以上的SONY150DV机,还有数量不等的佳能和松下,学生们的实习也越来越方便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由于学生们的实习往往对机器的使用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有的3天,有的7天,最高的没有超过10天(情节剧除外),所以学生们在拍摄作业的时候,往往要“争分夺秒”。一部纪录片的拍摄,必须在几天内完成。这就使一些使用DV的作者,开始考虑和使用“导演”的方法来制作纪录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导演故事


近年来,“纪录片要讲故事”的创作手法,已经成了课堂上老师讲纪录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纪录片创作常用的一个手法。可是有些学生或DV爱好者为了争取时间,或者急需要拍到故事,所以就干脆编造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让被纪录人去(根据需要)进行扮演,这样拍摄的时间是缩短了,可是拍出来的作品却“假”了。有一名同学,为了把片子拍的有“矛盾冲突”,他提前在宿舍里“导戏”:两名同学因为宿舍内打水的事发生了“口角”,班长为此进行调解……还有一个DV爱好者在拍摄《垂钓张》(主人公姓张)的时候,由于张先生连续几天都没有钓到作者理想中的3斤以上的大鱼,所以创作者干脆就在市场上买了几条大鱼,挂在张先生的渔杆上拍摄……


纪录片的确是“功夫片”,没有一定的时间功夫是拍不到好看的故事的。由于拍摄时间紧,就去“创作”故事“编”故事,这样只能破坏纪录的真实。虽然这样的节目也能看能播,但它从本质上亵渎了纪录片的真实特性,给广大观众看到的是“虚假”的外界。作为DV爱好者或者纪录片创作者来说,这是绝不应该有的。


纪录片要讲故事,这种故事只能是对生活中的故事进行忠实的纪录,实际上有的故事就是“等”来的。这样讲并不是说编导对被拍摄的人或事只能机械、被动地拍摄。恰恰相反,纪录片的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电视所特有的各种手段,发挥主观创作能力,拍摄出尽可能完美的电视作品,以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但绝不是“以假乱真”。对于真实类节目而言,它的美感和它的艺术性,往往就是通过“真实” 和“信任感”所最终体现的。这也正是许多DV爱好者和纪录片创作者们苦苦追求的真正动力。


 2.导演场景。


我们知道影视艺术是时空的艺术,因此空间的真实是纪实性电视节目的根本要求。场景对电视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它是电视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拍摄电视纪录片最伤脑筋的是没有场景或场景不理想,为此有些“急于求成”的DV人就开始捉摸设计制造场景。有几个DV爱好者,跟拍一名正在找工作的表演系的毕业生,可是连续跟了4天都没有拍到想要的故事。于是,哥几个找来了几位老师模样的人,借了一间教室,布置了一个“考场”,让这名毕业生到这里来“应考”……结果“故事”出来了,“矛盾”也出来了,可是看着就是不舒服,明明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节目却告诉人们,她在“坚忍不拔的寻找工作中”,被某单位入取了……。用这样的方法完成的节目,脱离了真实类节目不能“虚构”的底线,再好看,再有故事,也是虚假的。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导演场景的情况并不多,绝大多数的DV爱好者,还都是真实纪录。上面所提到的那几个DV爱好者,也不都是这样拍片,只是时间来不及了,因为学校只给了他们5天的机器使用时间。但这样做,实在是有违于纪实的本质,初学习纪录片创作的DV爱好者,千万不能这样做。当然了,国外有一种用“再现”、“重演”的方法纪录人和事,要知道他们“再现和重演”的事情也都是过去有过的故事,并不是无中生有,而“再现重演”的内容也多以“过去时”为准。我们千万不能把这种创作方式,搬到“现在进行时”的创作中。


3.导演采访。


采访是纪实性电视节目一个很重要的创作和表现手段。他是通过“主观”的提问,达到对“客观”的挖掘。从根本上来说(就纪录片而言),被采访对象的回答是不应该受到提问者的故意引导和安排的。但是现在的确有个别的DV爱好者,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有意图地安排被访者说什么、怎么说、说多长……。我在拍摄现场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名卖水果的摊贩,正在接受一个DV创作者的采访:


问:你每天去了成本,能剩多少钱?


答:有30多块钱吧。


问:这样,月收入应该是900多,这些钱你做什么用?


答:租房子,还要每天进货。


问:你不是还有2个孩子和在河南的老母亲要你养活吗?


答:孩子都大了,都工作了,我母亲有我哥哥弟弟管。


问:不行,你在北京漂着,起早晚归地挣钱,就是要养活全家,你要按我们的意思说……


由于拍摄者买了这个摊贩5斤香蕉,所以被访者不好意思拒绝,只好按照拍摄者的意图说了几遍。


还有一种“导演采访”的情况:就是有的采访对象文化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回答问题往往“跑题”或辞不达意,于是作者为了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就出面去教,有的甚至把被采访者需要说什么或回答什么全部设计好,写成书面文字,让被采访者熟记硬背,然后在开始正式采访拍摄。


这样做的确从画面上看工整,一问一答也显得默契到位,但是损失的却是采访本身的真实性,和电视纪实的独特魅力。


“导演现象”在DV人和纪录片创作者中并不多见,多见的是节目中的“部分导演现象”。也就是说,在一部纪录片中,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段落是导拍的,所以有的节目看上去,整体是真实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讲的“时间紧”的因素外,还有对“真实性”的理解。有人认为:即将发生的和预测发生的都是可以导拍的。以前面提到的那个毕业生找工作为例,这名DV拍摄者就认为,这个毕业生那么优秀,早晚都会被某单位录取,于是就用导拍的方式“纪录了毕业生的录取过程”。


这样做是对是错,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纪实的魅力而言,“导拍”的作品会大打折扣的。


纪录片是什么?各国不同时期的纪录片工作者都为它下过各种定义,但有一种定义是得到一致赞同的:纪录片不是虚构文学,而是一种“非虚构性”的电视作品。它纪录的是在真实的环境里,真实的时间内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这就告诉我们,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也可以说,真实本身就是纪录片最高的美学追求。当我们分析了国际国内优秀纪录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仅仅因为它展现了生活中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的真实美。而这也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DV纪录片发展到今天,迫切呼唤精品,呼唤力作。我想,DV精品不但要有好看的故事,更要真实。这不仅仅是对DV爱好者和纪录片创作者提出的挑战,更是对纪实作品的尊重,对人(人情人性)的尊重!


切记:纪实性节目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灵魂。
 


相关链接: 明明 DV 4

网友评论...

(尚无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注册登录后发表评论